缩略图

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

作者

田忠

兰州市政施工有限公司 甘肃兰州 730300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日益扩大,市政道路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质量和使用性能备受关注。沥青混凝土以其良好的力学性能、防水性能和耐久性等优点,在市政道路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科学合理地应用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对于提高市政道路路面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一、材料选择与配比设计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材料选择是施工的基础,需要严格把控材料质量,选用优质、洁净的原材料。粗集料应选择高强度、高韧性、耐磨、抗压的石料,如玄武岩、辉绿岩等,粒径要满足级配要求;细集料宜采用优质石屑或机制砂,须洁净、干燥、无风化,泥土含量 ⩽1% ;填料可选用水泥、矿粉等,起到填充骨料间隙、增强混合料粘结力的作用,其质量对路面性能影响较大 [1] ;沥青宜选择针入度级别与施工环境相适应的优质石油沥青,如 70#、90# 等。

在选定原材料后,配比设计是沥青混凝土施工的关键,直接影响混合料和路面性能。设计时应根据道路等级、交通量、气候条件等因素选择合理的矿料级配型式,大孔隙式 SMA-13、密级配 AC-16 等在市政道路中应用广泛。通过对不同矿料级配和沥青用量的马歇尔试验,得出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使混合料的稳定度、流值、孔隙率、饱和度等指标达到规范要求,具有优良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性。同时还要考虑路面的抗滑性能,选用棱角良好、表面粗糙的集料以提高路面摩擦系数。

二、混合料拌制

拌制是影响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的又一关键环节。施工前,需对骨料进行烘干,使含水率控制在规范要求内,太湿会影响沥青与集料的粘附,太干则易老化沥青。拌和时,先将粗、细集料和填料按配比投入拌和机预拌15-20 秒,待骨料温度达到拌和要求后加入热沥青,继续拌和45-60 秒,直至混合料颜色均匀一致,确保集料表面完全裹覆沥青薄膜,混合料拌和温度控制在 150-180 C 。

拌和完成的混合料要及时装车运至施工现场,装载温度不宜低于145 C ,以免温度散失太快影响摊铺质量。运输车厢须有保温棚,四周及底部衬有隔热材料如毡板等,减少热量散失[2]。到达现场后,混合料要快速卸入摊铺机料斗,不得久置,防止温度降低、离析和板结。若发现混合料不均匀、温度偏低或离析现象,必须废弃或设法改善,如加热、人工翻拌等,否则会严重影响路面质量。

三、摊铺碾压施工

摊铺碾压是沥青混凝土路面形成的关键施工步骤,直接决定着路面的平整度、压实度和使用性能。摊铺前,要对下承层进行清扫、检查,对于基层还需洒水降温并用自卸车试铺,调整摊铺机高程。摊铺时混合料温度应控制在 140-160℃,用摊铺机进行机械化摊铺,宜采用全幅摊铺,纵向摊铺速度保持稳定,摊铺厚度一般为 4-8cm ,高杠两侧与路拱保持一致,接缝处要进行人工找平。

碾压是紧跟摊铺的工序,分初压、复压和终压。初压选用 12-14 吨双钢轮压路机静压 2 遍,温度 130-150C ;复压采用 16-18 吨双钢轮压路机或 26 吨以上胶轮压路机,温度稍低,为 100-130℃,碾压 4-6 遍,重叠0.2-0.3m ;终压温度在 80% 以下时,采用 14 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对终凝但未完全冷却的路面碾压 1-2 遍,提高路面密实度和平整度。注意碾压遍数不宜过多,否则易压碎骨料,也不能漏压,确保均匀压实。碾压完成后洒水降温至50℃时即可开放交通。

此外,摊铺碾压要尽量连续作业,避免时断时续,接缝处也要做好衔接和密实处理,确保平顺过渡。气温较低时,要适当提高混合料摊铺温度,缩短运输时间,必要时采取加热保温措施,如在摊铺机前装设红外线加热器,在新铺路面覆盖保温毡等。随时关注天气变化,遇大风、降温等不利因素及时调整施工方案或停止施工。摊铺碾压质量控制是沥青路面施工的重中之重,事关路面的使用性能和寿命。

四、接缝施工处理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接缝处理直接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密实度和行车舒适性,必须重视并规范实施。沥青路面常见的接缝有纵向施工缝、横向施工缝和日间施工缝。纵缝宜采用热接缝,施工时应保证摊铺机紧靠已铺筑层,先切除已铺筑侧 3-5cm,涂抹粘层沥青,紧接着摊铺新侧并整平碾压,确保无明显接缝痕迹 [3] ;横缝可采用斜接缝或直接摊铺碾压接缝,碾压遍数应增加1-2 遍;日间施工缝需进行斜面铣刨并涂刷粘层油,新铺层与斜面垂直铺筑,错开碾压,达到无缝密实。

接缝质量控制的要点包括:铣刨整齐,清扫干净;涂刷适量粘层油且涂匀,增强新旧层粘结;摊铺搭接宽度一致,高差不超过 3mm ;先静压 2-3遍,再振动碾压密实饱满;接缝两侧高差不大于 3mm ,表面无离析、粗糙、松散等缺陷;接缝线顺直,纵、横向接缝相交处理顺畅;弯道、交叉口等特殊部位的接缝应分段错开设置,避免集中。

总之,沥青路面接缝施工要严格控制,规范操作,精心养护。优质的热接缝可获得近似无缝的路面,良好的密实度和平整度,延长路面寿命。相比之下,接缝处理不当极易诱发车辙、裂缝、脱空等病害,造成行车颠簸,严重影响路面使用性能。因此,在沥青路面施工中,必须对接缝质量给予高度重视,精益求精,确保工程质量。

五、路面质量控制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要贯彻全过程质量控制理念。施工前做好技术交底,明确质量目标;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温度、时间等工艺参数,及时进行自检;实验室对混合料的级配、油石比、温度等进行抽检;专职质检人员对摊铺碾压的松铺度、压实度、平整度、厚度等进行检测,对不合格部位及时进行处理。同时做好各环节的资料记录,对影响质量的问题认真分析、总结经验教训。通过全面质量管理,从材料、配比、生产到摊铺碾压各工序进行过程控制,确保沥青路面施工质量。

结束语

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材料选择、配比设计到混合料拌制、摊铺碾压、接缝处理、质量控制,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把控,优化施工工艺,这对于提高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和使用性能至关重要。未来,随着材料、设备、检测等技术的不断进步,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还将不断创新发展,为城市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袁钰 . 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电子版 ),2025,(03):192-194.

[2] 徐涛 . 探究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在道路施工中的应用 [J]. 居业 ,2024,(07):52-54.

[3] 许水材 . 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在道路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J].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 ,2023,36(06):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