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练赛”一体化模式在小学足球大单元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孔维年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永和中心小学 广东清远 513227
引言:足球运动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升身体素质、塑造健全人格方面具有独特价值,然而传统小学足球教学模式长期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技能训练与比赛应用分离等问题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佳。《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 年版)》明确提出“教会、勤练、常赛”一体化要求,为小学足球教学改革指明方向,通过构建“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小学足球大单元教学新路径,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水平。
一、小学足球大单元教学中“学练赛”分离的现状调查
技术教学方面呈现明显碎片化特征,教师通常将复杂足球技术分解为孤立动作进行教学,学生虽然能够掌握技术动作但在实际比赛情境中却难以灵活运用,这种割裂式教学方式忽视足球运动整体性和连贯性特点,导致学生技能迁移能力薄弱无法形成完整技战术体系;练习环节效率低下问题同样突出,大部分课堂练习以机械重复为主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设计,学生在单调练习中逐渐失去学习热情,练习质量和效果难以保障;教师对练习强度、密度、负荷控制缺乏科学规划,导致部分学生练习不足部分学生过度疲劳,个体差异未能得到充分关注。
竞赛机会严重不足成为制约学生足球水平提升重要因素,多数学校仅在学期末举办简单比赛活动,平时教学中缺乏竞赛元素融入;学生缺少实战检验机会,无法在真实对抗环境中巩固所学技能,技战术运用能力发展滞缓;比赛组织形式单调参与面狭窄,大部分学生只能充当观众角色,真正参与比赛学生比例偏低;这些问题相互交织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学生对足球运动兴趣持续下降技能发展停滞不前,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目标难以实现,以往的教学模式下学、练、赛三个环节相互分离,缺乏有机整合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需要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加以改进。
二、小学足球大单元教学中“学练赛”一体化的实施策略
(一)教学理念与内容设计的创新
小学足球教学改革需要从理念更新开始,将“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当做核心指导思想,比赛不再是教学点缀或附加而是整个教学过程中关键环节,通过各种形式比赛情境来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基于大单元教学思路,摒弃传统碎片化教学方式,整体规划教学内容构建完整足球知识和技能体系,这种规划使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感受足球运动整体性与连贯性,从而更好地理解技战术应用价值。
每个大单元教学设计应当包含三个相互衔接阶段:技能学习阶段注重基础动作规范性,采用示范、讲解和模仿相结合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正确动作概念和感知;强化练习阶段则通过设置个人练习、双人配合等多样化练习形式,逐步提升学生技能熟练度;实战应用阶段通过设计不同形式、不同难度小场地比赛和教学比赛,让学生在真实对抗环境中运用所学技能,体验足球运动乐趣与挑战,这三个阶段不是简单线性关系而是相互渗透、螺旋上升有机整体,确保“学”“练”“赛”三者有机融合。
(二)组织形式与评价体系优化
在教学空间上应打破传统标准场地局限,充分利用操场、走廊等各类校园场所,通过合理规划与改造创设多样化练习和比赛环境;在时间安排上跨越单节课限制,采用连续课时或整周期设计,保证教学内容完整性和连贯性,避免学习碎片化;人员配置方面应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鼓励高年级或技能较好学生担任小助教,参与教学组织和管理在帮助他人同时提升自身能力。
评价应坚持过程性和终结性相结合原则,既关注学生技能掌握情况也重视参与态度、合作精神等多维度表现;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记录每位学生在不同阶段进步情况与成长轨迹,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评价主体应多元化,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有机结合,提高评价客观性和全面性;在比赛评价中不仅关注比赛结果更要重视学生在比赛中技术运用、战术意识等方面表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胜负培养健康竞争意识和体育精神。
三、小学足球大单元教学中“学练赛”一体化的完善策略
教学流程优化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调整教学节奏和内容难度,低年级学生以兴趣培养和基础动作掌握为主,通过游戏化教学方式降低学习难度提升参与积极性;中高年级学生逐步增加技战术内容比重,强化实战能力培养,每个教学单元内部,技能学习、强化练习、实战应用三个阶段时间分配需要科学规划,确保各环节充分发挥作用。师资队伍建设是模式成功实施关键保障,教师需要具备扎实足球专业技能和先进教学理念,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学校应加强教师培训力度,通过专业进修、实践反思等方式提升教师综合素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探究和改革实践,形成良好教研氛围。
设施设备配置需要满足一体化教学基本要求,除传统足球场地外应配备小场地、多功能训练器材等为不同教学环节提供硬件支撑;信息技术手段运用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通过视频分析、数据统计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和掌握技战术要点。家校合作机制建立对于模式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应加强与家长沟通交流,让家长了解足球教学价值和意义争取家庭支持;鼓励家长参与学校足球活动形成家校共育良好局面。课后服务延伸是一体化模式重要补充,通过开设足球兴趣小组、社团活动等形式为有兴趣学生提供更多练习和比赛机会;建立校际交流合作机制,组织友谊赛、联赛等活动拓展学生视野提升竞技水平;校园足球文化建设需要营造浓厚足球氛围。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学练赛”一体化模式能够有效解决以往的教学中学、练、赛分离问题,通过系统整合教学资源和优化教学流程显著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一体化模式能够激发学生足球学习兴趣提高技能掌握水平,增强体质健康水平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该模式为课后服务和校园足球文化建设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发展。然而模式实施仍面临师资不足、设施限制、评价体系不完善等挑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为学生足球发展创造更好条件。
参考文献
[1] 尹元梦 .”学练赛”一体化视域下小学足球教学模式优化策略 [J].[2025-05-28].
[2] 刘德洋 .”学练赛评”一体化在小学体育足球项目教学中的应用 [J]. 新课程研究 , 2024(24):120-122.
[3] 晁恒 .”学练赛评”教学模式在足球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J]. 体育视野 ,2022(18):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