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肖龙
甘肃省交通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甘肃平凉 743400
引言 :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规模持续扩大,项目数量与里程不断增长,施工安全风险管理面临新的挑战。高速公路多在山区、水域等复杂环境中穿越,自然灾害风险高,安全防控难度大。因此,系统研究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科学有效的风险防控机制,对于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确保工程质量、控制建设成本、实现项目顺利推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1. 高速公路施工安全风险因素
1.1 自然环境风险因素
山区高速常遭遇滑坡、泥石流、落石等地质灾害威胁,瞬间摧毁施工现场;平原水网区域则存在地基沉降、边坡失稳等潜在隐患;季节性因素如台风、暴雨、雷电、高温酷暑、冰雪冻害也严重影响施工安全[1]。区域性气候特征如南方湿热、北方干旱、西部风沙等同样给施工带来不同挑战。昼夜温差过大导致施工条件剧变,诱发设备故障与材料性能异常。
1.2 工程技术风险因素
高速公路工程技术风险主要源于工程本身特性与技术难度。大型桥梁施工中的高空作业、深水基础、大型吊装等环节存在坠落、溺水、物体打击风险;隧道工程则面临岩爆、瓦斯、突泥涌水、塌方冒顶等地下空间特有威胁;路基施工中的高填深挖、边坡支护不当易导致大规模塌方事故。特殊工法如顶推、转体、悬臂施工等技术含量高,一旦操作不当,后果严重。
1.3 人员管理风险因素
人员管理风险是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的重要隐患源。施工队伍构成复杂,包括不同年龄、文化程度、技术水平的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参差不齐;农民工占比高,流动性大,专业培训不足,对规范操作理解有限。项目管理团队中安全管理人员配置不足,专业能力欠缺,无法有效识别现场风险;分包单位众多导致管理界面模糊,责任划分不清,互相推诿现象时有发生。
2. 高速公路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措施
2.1 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体系
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体系是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管理的基础环节,通过系统方法找出潜在风险点并进行科学评估。施工单位应在项目启动前组织专业团队开展全面风险评估,编制风险清单与评估报告;针对特殊工程如长隧道、大桥梁、高填方等关键部位,开展专项风险辨识;建立风险信息数据库,记录项目不同阶段、不同工序的风险动态变化情况。评估结果需形成直观的风险分布图,用红、橙、黄、蓝等颜色标识不同风险等级,在施工平面图上进行标注,实现风险可视化管理 [2]。该体系还应建立定期回顾与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施工进展、季节变化、工艺调整等因素,及时更新风险评估结果,确保风险识别的全面性与评估的准确性。
2.2 分级管控与责任落实机制
分级管控与责任落实机制是高速公路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核心支撑,责任落实采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模式,通过责任矩阵将风险管控责任精确分解到岗位与个人。管理层面,建立“项目部 - 工区 - 作业队”三级管控网络,每级配备专职安全员;作业层面,实行班前安全确认、交底签字、作业许可等闭环管理,确保责任传导不断链。特别是对重大风险源,实行“定人、定岗、定责”,落实专人盯控,要求做到“四个清楚”:风险点位置清楚、危害后果清楚、管控措施清楚、应急处置清楚。
2.3 专项施工方案审查制度
专项施工方案审查制度是高速公路建设项目风险管控的技术保障,该制度通过规范化流程与严格审查,确保高风险、技术复杂工序的施工安全。制度覆盖范围包括深基坑、高支模、隧道开挖、临时用电、大型吊装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对这些工序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超过一定规模的甚至需编制专家论证报告。方案编制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内容全面涵盖工程概况、施工计划、技术措施、安全保障与应急预案等方面。
审查程序设置多级把关机制: 一般专项方案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审核,公司总工批准;重大风险专项方案除内部审核外,还需提交监理审查,必要时由建设单位组织专家评审。评审专家组由 5-7 名行业资深专家构成,对方案进行全方位论证,提出修改完善意见,确保方案科学可行、风险可控。
2.4 安全教育与技能培训体系
安全教育与技能培训体系是提升高速公路施工人员安全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系统化培训,增强全员风险防范意识与应对能力。培训内容设计注重针对性与实效性,针对不同工种设置差异化课程 : 高空作业人员重点学习防坠落知识,起重机械操作人员侧重吊装安全,爆破作业人员强化爆破器材管理等 [3]。培训方法创新采用情景模拟、虚拟现实、现场观摩等互动式手段,增强培训体验感与记忆深度。建立施工人员安全技能评价机制,通过理论考试与实操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培训效果;对于特种作业人员,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证书过期必须及时复审。
考核评价环节,采用闭环管理模式 : 培训前进行需求分析,培训中进行互动评估,培训后进行效果检验,形成“计划- 实施- 评估- 改进”的完整循环。针对农民工等文化水平较低的群体,开发通俗易懂的培训材料,采用图文并茂、视频示范等直观方式,确保安全知识有效传递。
2.5 应急处置与预警响应系统
应急处置与预警响应系统作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管理的最后防线,通过系统化机制建设,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该系统基于“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理念,构建“分级响应、协同联动”的综合防控网络。预警系统覆盖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火灾爆炸、设备故障等多种风险因素,设置四级预警等级(红、橙、黄、蓝),每级对应不同响应机制;监测手段结合自动监测设备与人工巡查,实现风险早期识别。
应急保障措施全面配置,包括应急指挥系统、通信网络、救援设备、医疗物资、避险场所等硬件设施;建立专业应急救援队,配备特定技能人员如潜水员、攀岩救援、医疗急救等专业人才;与地方消防、医院、交警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形成多方协作救援体系。
结束语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风险识别、评估、防控、应急处置等多个环节构建全方位管理体系。通过持续完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必将有效提升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水平,为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推动高速公路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余林峰 .CN 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研究 [D]. 西安理工大学,2024.
[2] 刘小乐 .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安全风险管理试析 [J]. 交通科技与管理,2023,4(22):173-176.
[3] 周小丁 .J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安全风险管理研究 [D]. 云南财经大学,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