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视域下电力基尼系数的测度与多维应用研究
罗诗宜 徐晨莹 钟琳俐 徐奕可
嘉兴大学 经济学院 浙江嘉兴 314001
关键字:共同富裕;电力基尼系数;测度方法;均衡性;协调性
一、共同富裕及现有测度评价体系的文献回顾
(一)共同富裕的定义
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其核心内涵由紧密契合的“富裕”和“共同”两个维度构成,“富裕”维度把高水平生产力发展当作根本前提,首先体现为物质生活的充裕,但其内涵远超出了这个范畴,更包含了文化、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社会跟个体全面发展的综合态势。它既体现为国家与地区的整体繁盛,也体现为个体的发展水平高低,具体在经济维度展现出较高的收入及财富的积累,以及通过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组合达成的合理收入分配格局,实现富裕的根本途径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一直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充分挖掘全体人民的劳动创造潜能,依靠勤劳工作一起共创美好生活。[1]
“共同”维度着重强调该维度的普惠性与协调性,是惠及全体民众、包含每一个个体的富裕,不是少数群体所拥有的,也不是简单平均数意义上的富裕,从空间覆盖的范围看,是涵盖城乡以及东中西部全部区域的共同发展,在力求各地区实现相应发展水平的同时,着力逐步拉近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以实现总体均衡状态为追求,承认且准许发展程度与进程间存在合理差别,从达成的实现机制看,核心要点是共建且共享,也就是全体人民一起努力“把蛋糕做大”是基础,同时必须保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分好蛋糕”是保障。
共同富裕的本质是全体百姓借助辛勤劳动与相互协作,实现人的全面拓展与社会全面跃升,最终实现国家繁荣昌盛与社会高度发达,其明显的标志是城乡、区域及个体之间的发展差距维持在合理区间,人民的物质文化等诸多方面需求被较好地满足,全体成员共同享有社会发展成就与幸福快乐生活。[2]
(二)共同富裕评价体系的相关文献
随着共同富裕战略地位呈上升态势,相关评价体系的研究出现显著进展,现有研究一般从经济、社会、民生和精神四个维度来构建评价的框架:
经济维度聚焦于居民收入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分配公平状况(基尼系数)以及产业结构(第三产业占比)等核心指标,既衡量“宽裕”的程度,还考察反映“共同”的特征要点,社会维度着重去评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涵盖教育资源分配的均衡状况如何、就业机会的公平性怎样、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大小和医疗服务的质量高低等关键要素,民生方面聚焦居住条件、消费结构以及环境质量等生活质量相关指标,精神维度凭借文化活动参与度、社会文明风尚等反映精神富足的水平。
就研究方法而言,学界大多采用两类分析模式:一是依据 TOPSIS 熵值法的综合评价模型,采用指标赋权的方式测算区域共同富裕指数;二是作出改进的收敛性分析途径,主要研究地区差距、收入差距和城乡差距的变动趋势及其驱动根源。
目前的研究依旧存在显著局限:三大差距测量数据及方法体系尚不完备,有数据可获取性与准确性方面的问题;缺少可系统分析“共同”与“富裕”互动关系的理论框架,现存研究多只是做区域间的横向比较,难以搞明白两者的内在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存在“看重富裕、忽视共同”的倾向,对共同富裕协同发展特性的把握存在短板。
二.电力基尼系数的内涵及测度方法
(一)电力基尼系数的定义
20 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推出了基尼系数,该系数能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电力基尼系数是从基尼系数衍生而来,借助收集、计算居民生活用电数据,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共同富裕程度的指标,以居民生活用电数据替代居民收入作为分析对象,量化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用电量差异、电力消费能力差异,进而反映不同地区共同富裕情况的不同。[3]
(二)电力基尼系数的测度方法
电力基尼系数可利用生活用电的分组资料开展计算,其运用的计算公式为:在该公式而言,Wi 是按生活用电分组完毕后,各组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重;Yi 是依据用电量进行分组后,各组人口所拥有收入占总收入额的比重;Vi 是从
起累加到 i的累计值,Vi 等于把Y1、Y2、Y3 一直加到Yi 所得的值。
求解基尼系数,可以采用个人电力消费分组数据开展计算,也可采用分户数据加以计算,但得留意的是,无论采用分组计算还是分户计算,都要先把数据按照收入由低到高进行排序,做分组计算的阶段,一般需使分组的组距维持相等。
具体测算采用两种计算方法,一种途径是按照各户用电量排序,按每一户计算基尼系数,Yi 是每户用电量在总用电量里的占比数值,Wi 可定义为调查户数的倒数;
另一种计算途径是依照各户家庭的人均用电量排列顺序,Yi 为每户人口占所有人口的比例,Wi 为本户人均用电在全部人均用电总和里的占比情况。
两种存在差异的计算途径,结果呈现差异,人均计算得出的基尼系数比按户计算的基尼数据要大,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期收入差距开展比较时,应重视计算方法的一致性,采用不同计算方法获得的基尼系数没有可比性。[4]
国际上一般采用基尼系数来判定分配的均等程度,基尼系数是介于 0 - 1 范围的数值,若基尼系数为 0,说明是绝对平等的情形;基尼系数上扬,差异度越高;要是基尼系数为1,代表绝对的不平等情形,市场经济国家所采用的衡量差距一般标准为:只要基尼系数在 0.2 以下,就是绝对平均;0. 处于 0.2 - 0.3 之间体现比较平均;0.3 - 0.4之间说明整体情况较为合理;0. 若基尼系数在 0.4-0.5 则表示差距较大;0.5 以上体现出收入差距十分显著。电力基尼系数的判定标准跟这情况类似,我们先简单把它分成两类:要是电力基尼系数计算结果大于 0.5 的话,体现出各地区间电力分配与居民用电差异明显,共同富裕的水平偏低;要是电力基尼系数计算结果小于 0.5,说明各地区电力分配上的差异和居民用电差异都较小,共同富裕呈现较高水平。
三、电力基尼系数的多维应用
电力基尼系数作为评判居民生活用电分配公平性的核心指标,在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过程中具备重要实践意义,依托其定义,其多维度的应用主要在下面这些方面有
所反映:
(一)衡量户均消费电量的均衡性
共同富裕指出全体人民在物质与精神生活中共同实现较高水平,而电力作为大家生活中的基本能源,其消费的公平分配意义重大,采用收集居民生活用电数据的方式,继而按照户用电量或者人均用电量由少到多排列,电力基尼系数可直接测定不同群体在电力资源占有和使用上的不均衡水平,若该系数低于参照的判定标准 0.5,说明户均或人均电力消费分配平衡,趋向共同占有电力资源的理想情形,展现基本生活保障维度共同富裕的较高水平;若系数比 0.5 要高,则显示出明显的用电差异,共同富裕的水平欠佳。
(二)反映地区电量消费的均衡性
实现共同富裕要兼顾各地区间的协调发展,采用以地区为单元进行分组的分组资料计算法:地区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和地区生活用电量占全部地区用电总量的比重,按照用电量占比从低到高进行排序,之后计算区域电力基尼系数,若此系数小于 0.5,说明各地区电力的供应与消费相对均衡,说明基础设施、经济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走向趋同,呈现地区共同发展态势与较高的共同富裕水平;若该系数大于 0.5,则说明地区之间用电差异明显,协调发展成效欠佳,共同富裕的水平欠佳。
(三)监测社会整体发展的协调性
共同富裕要求经济社会多方面协同配合,电力基尼系数(不管是按群体、行业也或是城乡分组)依照用电量或收入从低到高排序的严格规则,能从侧面呈现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当电力消费在各行业、群体之间合理分配的时候,系数维持在较低的数值水平,体现出社会结构发展协调一致,利于共同富裕目标达成;持续上涨的系数发出发展失衡风险警示,应防范它对共同富裕进程形成阻碍。[5]
综上所述,电力基尼系数作为衡量共同富裕进程的一项创新性指标,在理论探索和实践应用层面均展现出其独特价值。从理论维度的角度看,它明显拓宽了共同富裕的测度视角,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有评价体系在衡量地区及群体间资源分配公平状况方面的短板,为深入剖析共同富裕的丰富内涵提供了新的量化手段。从实际操作角度来看,电力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具有全面、真实、实时等优点,可以对户均用电均衡状况、地区间电量消费差别以及社会发展整体协调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及时、直白地暴露不同地区共同富裕推进进程中存在的薄弱情况,协助政策制定者依据实时监测的情况准确锁定电力资源分配不均衡的区域与特定人群,制定针对性地能够促进电力公平供给、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社会资源调配的政策手段。
当然,我们现阶段对电力基尼系数的研究与应用维度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就数据基础层面而言,当前居民生活用电数据收集的完整程度、精确程度及动态更新机制仍需强化,为保证系数测算结果真实可靠,在理论层面进一步深化,应当与各个地区的电力局展开深度合作实现数据共享,同时也要做好保密工作,防止信息泄露,影响社会安全。电力基尼系数与反映共同富裕的其他维度指标(如经济、社会、民生福祉等)之间内在关联性的研究,还存在明显不足,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钻研其协同变化规律,以求构建更为综合、立体的共同富裕测评模型。
随着我国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战略的深入实践,电力基尼系数未来有希望在更广泛的政策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和实践成效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也期待学术界同仁能共同投入这一领域的研究,不断丰富和完善共同富裕测度体系及实现路径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1]李军晶 . 共同富裕 [N].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1,(003).
[2]郁建兴, 葛佳楠, 徐越倩. 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25,(1):5-12.DOI:10.14134/j.cnki.cn33-1337/c.2025.01.001.
[3]张金良 , 李慷 , 盖姝 . 基于基尼系数的中国居民电力消费公平性研究 [J]. 北 京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2015,17,(6):54-60.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5.0607.
[4]彭妮娅. 基尼系数测度贫富差距的一种改进方法[J]. 统计与决策,2024,40,(4):12-16.DOI:10.13546/j.cnki.tjyjc.2024.04.002.
[5]张富强 , 罗慧 , 刘梅招等 . 基于基尼系数的电力网络投资分配模型及应用 [J].电力建设 ,2016,37,(1):9-14.DOI:10.3969/j.issn.1000-7229.2016.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