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安全观视域下新工科高校国家安全教育路径研究
孙彦 席秋红 李理
沈阳建筑大学理学部;沈阳建筑大学管理学院
1. 沈阳建筑大学理学部
2. 沈阳建筑大学管理学院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由于大学生缺乏足够的国家安全观念素养,在社会实践和应对安全问题上缺乏基本的认知和能力,国家安全意识淡薄,尤其是新工科院校在对外交流和科研实践等方面的安全风险和问题显著高发。新工科院校的大学生群体在国家安全教育上的需求更为迫切,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路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总体国家安全观概述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在我国奋力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道路上,面临复杂国际国内形势下提出的战略框架,旨在应对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安全挑战,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充分体现了对国家安全内涵的拓展和深化。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一个以人民为中心、覆盖多领域、统筹内外、注重合作的综合性安全战略,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安全保障。
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当代大学生不是“局外人”,更不能做“旁观者”。
二、新工科高校国家安全教育教育路径
(1)新工科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课程育人
高校开设“国家安全教育”课程,选择和培养骨干教师队伍。着力落实集体备课环境,优化教学内容,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统领,以慕课教学与线下国家安全教育活动相结合。能够增强国家安全课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提高国家安全教育的感染力和针对性,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总体安全观的理解和认同。
一是融入课程体系,强化内容设计。将国家安全教育课程设计涵盖政治安全、国土安全、信息安全、技术安全、环境安全、经济安全等内容全面的教学模块。通过案例分析、热点事件讨论等形式,使内容贴近实际、生动鲜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同感。
二是创新教学方法,提升育人效果。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当前国际国内热点问题剖析、案例情景模拟、专题讲座、实地参观等,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国家安全相关的视频、数据图表等,增强直观感受。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项目研究,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加强师资培养,提升价值引领。增强教师的国家安全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形成优质教育课程库,聘任具有专业背景的兼职专家,确保其在课堂上能够准确传递总体国家安全观。教师应注重言传身教,通过自身爱国情怀和责任感引导学生,强化课程的育人导向。
(2)新工科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实践育人
社会实践是实现教育和自我教育有机统一的重要形式,高校可以以总体安全观为引领,贴近学生实际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将安全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机融合探索强认知、促实践、重预防的国家安全教育模式。
一是完善实践活动,深化教育体验。组织国家安全主题的实践活动,如参观国家安全教育基地、邀请国安公安和军队相关专家现场教育、走访本地区政治经济核心区、开展社会志愿服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国家安全的现实意义。结合“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节点,开展主题班会或校园宣传,强化教育效果。
二是加强校地合作,拓展实践资源。与地方政府、军队、公安等部门合作,邀请专家开展讲座或组织实地考察,让学生接触真实的国家安全工作场景。借助地方资源,开发实践课程或实习机会,增强教育的现实感和感染力。
三是注重学生主体性,激发内生动力。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学习和生活实践,自主思考和探究国家安全议题,引导其将国家安全意识内化为个人信念和行为素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因材施教,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新工科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文化育人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有效载体。紧紧聚焦大安全理念,充分运用媒体平台开展国家安全教育主题宣传,围绕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国家安全教育活动,营造共筑国家安全坚实屏障的浓厚氛围。
一是营造国家安全文化氛围。利用校园宣传栏、电子屏、校报校刊等媒介,定期推送国家安全知识、典型案例及相关政策,增强学生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认知。结合“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举办主题文化周,开展海报设计、标语征集等活动。
二是融入校园文化活动。将国家安全元素融入校园文化节、文艺汇演等活动,如组织安全主题话剧、歌曲创作、短视频比赛等,通过艺术形式传递国家安全理念。举办安全知识竞答、辩论赛等活动,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兴趣与参与感。
三是借助新媒体平台拓展影响。利用校园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学生论坛等,推送国家安全相关内容,如动画科普、热点解读或英雄事迹短片,贴近学生喜好。鼓励学生创作并分享与国家安全相关的文化作品,增强传播力与感染力。
四是建设校园安全文化阵地。建立国家安全教育主题园地或展览室,展示国家安全成就、典型案例及相关法律法规,供学生日常参观学习。利用图书馆资源,设立国家安全专题书架或电子阅览区,丰富文化供给。
五是强化仪式教育与价值引领。在开学典礼、国庆节等重要节点,融入国家安全教育元素,如邀请专家开展专题讲座或组织升旗仪式,强化学生的爱国信念,表彰优秀大学生士兵,树立榜样,增强文化认同。
结语
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是新时代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举措,对于肩负国家建设重任的当代青年意义深远。新工科院校大学生在对外交流和科研实践中安全风险突出,加强其国家安全教育刻不容缓。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三位一体的教育路径,为新工科高校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提供了有效方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与安全支撑 。
参考文献:
[1] 杨军; 孙长江; 陈泉杉 高校《国家安全教育》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研究 [J].《中国军转民》- 2024-01-30
[2] 杨思捷 新时代高校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J].《教书育人 ( 高教论坛 )》- 2022-05-20
此论文为2025 年度沈阳市全民国防教育研究课题
(编号:2025SNDERA-18)阶段成果
姓名 孙彦 出生年月 198605 性别 女 民族 汉 籍贯吉林 邮编 单位( 学校) 沈阳建筑大学 学历研究生 职称 研究方向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