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灯杆在市政道路节能改造中的应用
商艳霞
辽宁清源华益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辽宁省抚顺市 113006
引言:
在如今,路灯是城市照明的载体,在城建设施中是一种密度最大、数量最多的设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城市建成区中“路通灯亮”的现象就足以表明其分布广泛、可以供电的属性,如果再新增添可以通信联网的功能,那么灯杆将会极大地促进智慧城市的建设。将普通灯杆进行由内而外的翻新,在其可以发挥照明功能的同时,还可以将供电、控制和网络集于一体。绿色减排,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一、智慧灯杆的构成与功能概述
智慧灯杆以传统照明设施为基础,集成多元智能模块,形成系统化的市政道路节能新模式。智慧灯杆结构涵盖智能照明、环境感知、通信基站及数据交互平台,其节能核心在于“智慧协同”而非单纯硬件迭代。灯杆内部搭载 LED 单灯调控模块,实现能耗精细管控与动态反馈,规避传统集中控制方式粗放式耗能的局限性。结合微基站(Micro Base Station)和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传感器布局,灯杆不仅支撑 5G 通信,还可实时感知道路人流、车流密度,进而主动优化照明策略,从机械式照明转变为自主化适应的智慧供能。灯杆融合城市治理功能,如应急广播与公共信息发布,构建起“节能 - 服务”一体化协同路径,使节能措施与市政服务在微观层面实现联动互促,突破单一功能型设备的技术桎梏,体现出显著的系统整合与创新管理特色。
二、市政道路节能改造的核心诉求与挑战
市政道路节能改造本质在于降低系统整体能耗,但当前实践中多以单一设备替换为主,忽略了综合协同效应的发挥。传统 LED 灯具替换虽取得显著节能效果,却难以突破集中统一控制带来的能效瓶颈,致使部分路段能源浪费依旧明显。运维管理的粗放模式也加剧了节能潜力的流失,故障监测滞后与能耗异常发现困难形成双重挑战。智慧灯杆虽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技术路径,但其规模化推广的前置成本较高,社会资本的参与意愿并不充分,财政支持力度亦难以稳定长期,阻碍了智慧灯杆从局部试点走向全面普及。同时,智慧灯杆部署中的数据安全风险及标准化欠缺,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其协同节能潜力的充分释放。
三、智慧灯杆在市政道路节能改造中的应用方法
(一)单灯级智能照明控制体系的部署策略
单灯控制体系的落地须从电气层与传感层协同推进。每根灯杆内应嵌入光敏、红外及微波复合感知模组,通过配置算法阈值,实现“物理触发+ 时间逻辑”双重判断机制,避免过度响应或误亮。部署初期必须依据道路等级与通行规律制定基础照度库,并将该参数写入本地控制芯片,便于离线运行。在选址阶段,应优先覆盖交通流量明显分时变化的区域,设置样本区与对照区进行时序对比测试。控制模块需兼容 DALI(数字可寻址照明接口)或 ZigBee 通信协议,确保远程可调、故障可诊。为满足突发性通行需求,可设置“高敏区域”响应子程序,避免主干道因临时车流激增出现照明盲区。
(二)边缘计算平台下的能耗数据自治系统
建设本地自治系统的关键在于边缘计算单元的选型与布点策略。建议在灯杆底部预留冗余空间,部署具备算力冗余的微型工业计算模组,推荐采用具备 Tensor 运算加速能力的 ARM 架构边缘板卡。每台设备需加载轻量级能耗监控系统,内置动态功耗基线判定机制,并通过模糊逻辑修正算法规避环境误扰。设备配置本地缓存模块用于存储最近 72 小时数据,实现断网条件下的延迟上传。能源管理平台需设定三类预警级别,结合功耗数据、频闪异常和通信中断行为综合评估故障风险等级,并通过 MQTT 协议进行轻量通信反馈。各类能耗指标须以 5 分钟为采样周期上传至市政数据中台,配合云侧大模型训练,实现“本地执行—平台学习—全网优化”的分布式控制闭环。
(三)多功能协同调度与节能模式叠加机制
在功能并发运行条件下,必须明确“主任务优先级”规则,以调度逻辑控制模块功率输出。各类附属系统(如 LED 信息发布屏、气象监测、应急广播)需分别设定独立运行时段,依据交通密度、节假日与特殊天气生成运行指令表。在调度设计层面,建议采用双表调度策略,即“固定时段表 + 动态感知表”交替运行,预设逻辑由平台下发,动态逻辑由边缘设备自动调整。以节能为核心目标,信息屏应自动识别日落时段后调暗亮度,或根据人流热度关闭;摄像模组以热成像联动,触发后短时高频采样,其余时间以延迟拍摄方式记录场景,压缩存储空间与图像处理负载。模块间的能耗分摊需同步上报至市级能源账户系统,实现每类功能单位的能效责
任归属与清晰评估。
(四)运维机制的智能转向与闭环反馈路径设计
构建智能运维体系必须以故障预判模型与实时可视平台为基础。推荐在设备层集成基于有限状态机(Finite State Machine, FSM)的运行监测逻辑,识别“低亮持久”“频繁断续”等故障前兆。平台应设定自动工单触发规则,一旦设备状态超出阈值范围,立即生成定位信息并推送至运维终端。为提升响应效率,建议按区块划分“运维响应域”,结合设备密度与故障频率配置动态响应人力资源池。在反馈闭环设计上,应启用 QR 码溯源系统,维修完成后现场人员通过移动终端上传处置记录与图像,对比平台智能推荐方案验证维修有效性,并以闭环评分机制驱动系统自主学习与优化。全过程数据形成标准事件档案,为后续维护策略修订提供明确量化支撑。
四、结语
智慧灯杆在市政道路节能改造中的关键在于构建单灯级智能响应体系,部署边缘计算平台,明确多功能协同调度模式,并形成智能运维反馈闭环。未来,应加快标准化建设与技术融合,深入研究数据安全和成本控制策略,推动智慧灯杆向规模化、高效能方向发展,使之真正成为城市节能降碳与智慧治理的重要抓手。
参考文献:
[1] 陈颖 . 智慧灯杆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 [J].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19(9):130-132.
[2] 肖辉. 多功能智慧灯杆系统研究与设计 [D]. 电子科技大学,2023.
[3] 蔡晓峰 , 卓银杰 , 朱伟凯 , 等 . 数字化改革下浙江省路灯系统建设思考 [J]. 建筑电气 ,2022,41(5):60-65.
[4] 王 涛 , 陈 玮 . “ 5G+ 智慧灯杆”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 . 市政工程 ,2023-02.
[5] 雷蕾. 基于智慧灯杆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 建筑理论,2021-08.
[6] 涂中球 , 孙存鑫 , 曹先锋 , 刘超 . 浅析智慧灯杆数据可视化在智慧城市的应用及探索. 文化科学,20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