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香山资源与其文化底蕴赋能幼儿园亲子体验活动的实践探索

作者

承小霞

江苏省张家港市南沙幼儿园 215631

我园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与国家 4A 级旅游香山景区仅一马路之隔。香山脚下有革命烈士陵园、成片的竹林、香山公园和大片果林,山上景点众多,其中“十八景”最为出名。这是一座自然和人文宝库,更是一个教育资源百宝箱。幼儿园亲子体验活动是家园共育的重要形式,对孩子成长极为重要。下面就香山资源赋能幼儿园亲子体验活动,谈谈我们开展的实践探索。

一、借助节日主题,开展红色文化亲子活动

香山红色文化最数为香山烈士陵园。香山烈士陵园与我园仅隔一条马路。每年清明节前,我们会组织家长开展家长进园“瞻仰和祭奠英烈”的亲子活动。家长和孩子排着整齐地队伍过马路,进入陵园。烈士陵园的导游向孩子们详细介绍纪念碑代表的意义:是纪念我们这里革命先辈们流血牺牲而建的,上面写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有的孩子问什么意思?家长们也纷纷低头轻声告诉孩子:要永远记住为我们生活美好的爷爷先辈们。“这个雕塑人物叫毛学勤,孙逊群烈士,他们是我们这里的早起革命领导人,后来被敌人杀害了,这叫农民暴动英勇起义纪念群雕”,“那是双山渡江战役烈士纪念碑,这些字是记录解放军渡江的过程,牺牲了 11 名战士”,当导游告诉家长和孩子们这些人物都是农民,手里拿着武器,反抗旧社会时,孩子们在肃穆的氛围下也变得凝重和稳端。最后,所有人站好队,在纪念碑下进行“祭奠”仪式。扫墓亲子活动让孩子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到“革命先烈永垂不朽”的真正含义,进一步培养了孩子们的爱家乡、爱祖国、爱人民的爱国情怀。

二、借助家长讲座,开展亲子搭建活动

我园很多家长属于新市民,他们不一定全方位了解香山。在家长开放日时,老师们会给班级家长做一个香山的自然形成、人文典故、自然景观等方面的全方位介绍,增加家长对我园周边地理环境的了解,让大家喜欢上他们的“新家”。香山资源的园本课程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孩子们一听“聆风塔”是“镇山之宝”“山中之魂”就感兴趣,尤其是教师出示图片,视频播放,就如自己亲自在塔下看的一模一样,听得津津有味,看得仔仔细细。家长开放日时,轮到户外游戏建构的班级还会开展“亲子搭建聆风塔”的活动。为了方便家长和孩子搭建,教师会为大家提供“搭建流程图”,帮助孩子了解其构造和搭建过程,还会引导亲子先做搭建计划,接着孩子与家长根据自己的搭建计划进行建构“聆风塔”游戏活动。老师还为建构游戏提供了丰富的香山自然材料,有:鹅软石、树枝、木片、树叶、松果等,孩子和家长找到合适的清水积木,建构底部,再慢慢垒高,最后用香山自然资源来装饰,建构时也会出现许多问题,家长和孩子或观察图片,或讨论和思考,或问询其他家长。在亲子合作下,“香山聆风塔”搭得有模有样,孩子们和家长高兴地围着塔转,拍手点赞。老师也参与其中,问问小朋友塔搭建有几层?什么时候去看过香山那座塔?你喜欢这次活动吗?为什么?有的家长还鼓励孩子再次装饰宝塔,用树枝、花朵分别挂在“聆风塔”四角尖上,当作铃铛。在这样的沉浸式体验香山资源的活动中,孩子们完全沉浸其中,游戏体验质量高。

三、借助毛竹资源,开展亲子生活体验

成片的竹林是香山一大自然资源。户外体验活动时,师幼和家们一起走进香山脚下的竹林。踏入竹林深处,家长和孩子们看看到成片又高又粗的竹子都很惊奇和兴奋,他们观赏着刚破土而出的竹笋和已经出土的竹笋,用手触摸,感觉新竹毛茸茸的可爱;有的抱住竹子,抬头望着高直的竹子;有的聆听脚踩竹子落叶的那种“嚓嚓”的声音;还有的捡拾掉落在地上的笋壳;竹林管理员还给孩子们和家长介绍竹子的用途和作用,通过交流大家知道了竹子不是树,笋壳还可以做鞋子、斗笠、刷子……。经过管理员同意,亲子还体验了“竹林闯关、拔竹笋、做竹筒饭、做竹筒风铃”等亲子活动。家长和幼儿一起轮流拉锯,孩子们“哎呦、哎呦”哼唱起来,把竹子锯成大小不一的竹节。在教师和家长指导下,孩子们将锯下的一节一节的竹筒,用来做成笔筒、竹筒风铃。活动结束,我们还把多余的竹子带回幼儿园,体育游戏时,孩子们开展了竹篾套住竹筒在地上跑着游戏活动,操场上“哗哗”竹筒滚动声和孩子的欢声笑语声形成一片;户外游戏“爱乐趣”里,有的孩子用竹片制作打击乐器的竹板,两块小竹板用绳子串起来,一合一放,发出声响;专用室“编制坊”中,有的孩子和家长进行竹篾编织竹垫子,小竹篮子的手工活动。香山资源与其文化底蕴的赋能,让家长和孩子们都得到很好的活动体验,这不仅加强了亲子联系,还激发了孩子们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四、借助香山公园,开展亲子游园活动

五月是赏花的好时候,我们开展了家长和幼儿香山脚下游园游戏活动:游梅园、樱花园,观香山湖,以此促进幼儿语言和社会能力的发展。教师把幼儿语言训练分散在游园的各项活动中,教师、家长和孩子们来到山坡上的樱花园,看见团花似锦的桃花和樱花,个个欢呼雀跃。“这些花真好看,叫什么花?“这叫樱花、郁金香,那是梨花、海棠花”“小蜜蜂在这桃花上跳舞呢,樱花一团团像雪球”家长们和孩子交流着。一会儿来到了草坪,“这是不是蝴蝶?怎么有那么大的翅膀?“蜜蜂嗡嗡地叫像什么?像爸爸和我玩的无人机一样”“蜜蜂发出的声音是它的翅膀振动发出的”。来到湖边,家长一边提醒孩子要注意安全,一边交流,“这是荷叶,那是莲叶”“莲叶漂浮在水上,荷叶可以长得很高”“水好清啊,有好多鱼”“湖水清澈像镜子”。游园结束后,师幼和家长们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大家戴上口罩和手套,捡拾垃圾。有的弯下腰来仔细寻找,有的捡到了碎玻璃片;有的捡到了隐藏在草坪里的糖果纸、零食包装袋;有的捡到了牛奶盒、苹果核、废纸、空瓶子等。最后,我们对捡到的垃圾还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孩子们了解什么是垃圾,怎样进行垃圾分类。整个游园活动激发小朋友关注自然,懂得保护环境,热爱家园、香山公园的意识。

总之,《纲要》和《指南》为幼儿园开展家园协同育人指明了方向。我园高度重视家园协同育人,以上是我们教师利用香山资源与其文化底蕴赋能幼儿园两天半的亲子体验活动的一些实践探索做法。实践表明:家长和孩子更加了解了香山,丰富了幼儿园的教育内容,进一步让教育从单向输出变为多维对话,家园教育更加紧密了,幼儿得到了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01 年 7 月教育部颁布,同年 9 月全国正式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