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从共读到表达:绘本阅读促进小班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实证研究

作者

邱晔

江苏省张家港市崇真幼儿园 215630

【概要】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阶段。《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分享阅读是幼儿语言学习的重要途径,能够有效促进其倾听、表达、阅读及书写准备等核心能力的发展。本文基于小班幼儿的认知与语言发展特点,结合教育实践,探讨教师如何科学指导分享阅读活动,以优化语言学习过程,为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提供有效支持。

幼儿期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指南》将幼儿语言作为一个专门领域进行论述,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国际社会普遍认为绘本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这一观点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支持。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能够深入绘本的故事情节,理解其内容,并从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以及宝贵的知识和经验。当教师擅长并有效地引导幼儿进行绘本阅读时,能够极大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孩子们会更加专注地观察绘本中的图画,进而对绘本所描述的故事产生更多地探讨和交流机会。通过这样的分享阅读过程,孩子们的语言能力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显著提升。

一、环境赋能——构建支持性阅读环境

环境决定人的身心发展方向、水平、速度,而且它对人的影响是深刻的。为了提升小班幼儿绘本阅读效果和质量,首先优化语言环境。我们从校园、走廊、过道的环境和班级环境上入手,校园角落遍布精心设计的阅读横幅与标语,走廊过道焕然一新,挂满阅读图画,墙壁点缀儿童彩画,班级阅读角温馨舒适,走廊更添匠心独运,让幼儿仿佛步入绘本童话的梦幻之境。

二、教学探索——实施对话式绘本阅读

幼儿园绘本语言课程在设置上比较固定,而实际情况又是多变的。因此,教师要优化小班幼儿绘本阅读,将绘本阅读课程设置必学类和选学类。在必学类中,我们精心挑选了各类主题式绘本,如自然探索类的《风到哪里去了》和《一园青菜成了精》,动物植物类的《梅花朵朵开》、《树真好》及《青蛙的水坑》,亲子生活类的《我爸爸》和《听妈妈的话》,季节时令类的《田野里自然课》与《小鸡球球的春夏秋冬》,还有地理人文类的《我想去看海》和《肚子里有个火车站》等。同时,我们还将开展深入的主题式绘本阅读游戏,将绘本学习与游戏巧妙结合,既注重室内互动,也不忘户外探索的乐趣。选学类则是教师提供与主题式相关联的绘本,让幼儿自主学习,或让幼儿将绘本带回家与家长进行亲子阅读。这样,幼儿的语言学习方式得到了丰富,学习范围也得到了扩展。

三、集体阅读——优化交互式阅读互动

(一)制定分享阅读计划

分享阅读是一种有指导的早期阅读方法,教师制定相应的阅读计划表。计划表包括每周阅读安排,阅读时间,以及安排各种题材的图书阅读。在集体阅读分享活动中,教师要认真备课,设计阅读教学环节,充分考虑幼儿的各种可能反应,如“幼儿是否对这一阅读环节感兴趣;幼儿能否愿意积极响应到同伴的分享中呢?如果出现冷场,该怎么处理呢?”等问题,以便更好地做好可能的引导,并且有计划地将阅读能力强的幼儿与一般或较差的孩子分在一起,起到均衡发展作用。

(二)优化创设问题情境

人的思维总是由问题激发的,幼儿分享阅读的过程是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应巧妙地在阅读活动中设置疑问情境,如细雨润物般自然引出话题,瞬间抓住幼儿的注意力,点燃他们探索未知的热情与学习的渴望。在小班阅读《今天穿什么》的活动中,我备好阅读材料后,便抛出话题:‘小朋友们,你们觉得今天的天气如何?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呢’孩子们纷纷主动分享起自己的穿衣心得,讨论得饶有兴趣。我记录下他们的讨论结果,随后引出图本主题:‘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读《今天我们穿什么》’孩子们听后,都迫不及待地想要翻开书页了。

(三)发展幼儿“四说一应答”

分享阅读常用方式有教师讲孩子听,孩子自主阅读,孩子听他人读文本等。在这些分享阅读中教师重点培养幼儿四说一应答,即让孩子想说、敢说、喜欢说,和有机会说,并得到其他孩子积极应答,在此过程中发展孩子各种能力。以《月亮的味道》为例,我引领孩子们细致入微地探索图片中的奥秘,很快,就有孩子惊喜地发现,书中的月亮竟与我们日常所见的截然不同,充满了奇幻色彩。于是,我趁热打铁问道:‘大家仔细瞧瞧,这月亮像什么呢’孩子们纷纷举手,踊跃回答:‘我觉得它像棒棒糖’‘我觉得它更像西红柿’等等。于是,教师又提新问题:“呀,大家说得老师都馋了,那你们说,月亮究竟是什么味道呢?”孩子们的思绪如同脱缰的野马,纷纷发表奇思妙想:“我猜月亮定是草莓味的,酸酸甜甜。”“月亮嘛,就像那白白胖胖的馒头,皎洁无瑕。”甜甜小朋友欲言又止,教师温柔地鼓励她,她终于鼓起勇气,大声说道:“像豆豆!”此言一出,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教师仔细看了画,还真像啊,心里大吃一惊,孩子说的多好啊,观察多仔细啊!分享阅读的重要性不是在我会说故事了,而更多地在于孩子语言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

四、拓展延伸——发挥创造性延伸活动

(一)故事新编,给想象插上翅膀

幼儿的兴趣持久性往往较短,部分幼儿在参与阅读活动时表现不够积极。此时,通过故事新编的方式能够有效转变这一不利局面,且操作简便易行。,我们鼓励幼儿对图书文本进行续编和改编,特别是故事的结尾部分,让幼儿成为故事的主导者和展示者,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二)让阅读活动“活”起来

让幼儿参与到图书文本情景中去,将自己置身其中,帮助他们更好理解阅读内容。教师引导孩子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并配备相应的道具和服装,通过游戏或表演的形式,使阅读活动更加生动有趣。有时让孩子在家把文本讲给家长听,家长把亲子分享阅读照片发给我,教师分发小红花进行奖励,更能培养孩子积极的阅读态度;有时让幼儿做小画家,小作家,把自己喜欢的文本内容,或从废旧的图书剪下自己需要的图片或绘画,教师和幼儿,或请家长配上文字,加上封面封底,装订成图书,同伴间相互介绍、交流自己的作品,教师将优秀作品在班级,年级或家长内进行传阅,让其他孩子分享阅读成果。

总之,分享阅读是一种不以教育为明显目的,却能够为幼儿的发展带来长期巨大影响的早期教育方式。教师指导小班幼儿开展分享阅读活动,孩子们逐渐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索的阅读者,他们在无声无息中被阅读的魅力所吸引,不仅自己沉醉其中,还像小小的火种一样,点燃周围人的阅读热情,共同在阅读的海洋中遨游,不断提升各自的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从而让分享阅读,点亮自己的精彩人生。

参考文献

[1]《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 年 10 月教育部颁布 .

[2] 石红霞 , 崔冉冉 .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绘本游戏教学的运用探讨 [J].学周刊 ,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