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中 “评价语言”的艺术

作者

邓杨春

广东省惠州市中洲实验小学 广东惠州 516001

   

美术是一门艺术性很强的学科,可以激发和发掘小学生身上的艺术灵感和天赋,提升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小学生美术素养的发展。教学过程中教师评价性的语言,对小学生学习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教师的评价方法和语言表达形式,也是一种艺术,必须要深入研究,精巧设计。

一、真诚的评价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小学生由于自身的特点和年龄限制,学习过程中始终对教师心存敬畏,教师的言行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效果,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中,很可能会对学生美术学习有着一些不可逆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善用“期待效应”,多用真诚的评价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调动,并始终保持着积极的学习状态,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真诚的评价不仅仅是一句“你真棒”的套话,而是真实的有明确指向的评价,要善于和当前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这样,评价的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自己的长处与优势。例如:“我很喜欢你流畅的线条”、“你画面的色彩让我感觉到了温暖”、“哇!你画的人物表情很生动,我仿佛也感受到了他的快乐”……

相信,不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的学生,在听到教师这样真诚的评价后,一定会更加有动力、有激情,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美术学习中去,从而为课堂教学创造良好的氛围。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关注每一个孩子的表现,更加关注创作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创作的结果,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及时进行评价,评价的契机同样很重要,时过境迁,评价就可能失去应有的意义。

二、赞美的评价语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记得在一节《夸张的头发》美术课中,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提问学生画面表现的是谁时,学生回答画的是自己的哥哥、同学、妈妈……于是教师立刻提问:“我看到大家都没有画自己,为什么你们都不敢画自己呢?”还沉浸在自己的快乐中的学生一下子哑口无言,甚至有些学生表现出了疑惑。这位授课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已经在给学生贴标签:“不敢画自己”,这是对学生进行自信心的误解和打击。然而,作为听课教师,我能深深地理解学生为什么没有画自己,他们都在画和自己亲近的人,这是他们表达情感的方式。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赞美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和勇气。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赞美学生:“你画哥哥,那你和哥哥的感情一定很好,老师真为你感到高兴!”“你画的是你的妈妈,相信妈妈看到这张画一定会非常开心。”“好羡慕你有这样一个好朋友啊!”如此无痕地引导小学生爱家人爱同学,这才是评价的艺术,这样才不会让学生因为教师的不恰当评价而丧失学习美术的信心和动力,导致美术教学效果降低。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对学生的学习信心进行培养,可以在教学时对学生进行语言上的鼓励和赞美,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潜力和优势,并运用鼓励的语言让学生树立一种成就感,提升学生美术学习的体验感。

三、诙谐的评价语言,调动课堂教学气氛

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运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来调动美术课堂教学的气氛,提升美术教学的趣味性,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小学生虽然对新鲜事物兴趣较高,但同时也容易被其他事物影响注意力,面对单一固定的教学模式,小学生很容易感到枯燥和无聊,从而降低学习兴趣。而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仍采用单一死板的教学语言和表达方式,更会使整个课堂死气沉沉,使美术教学效率和质量难以提升。

在我的课堂上,对于坐姿不好的学生我是这样评价:“你的脑袋里一定装满了知识,重到都贴到桌面了”;对于绘画态度不端正,画面敷衍的学生我又是这样评价:“你真是野兽派的代表人物啊,狂野到我都不知道你在画什么了”,往往学生听到都会不好意思地做出自我调整。对于表现好的学生我也会夸张地说:“我真嫌弃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稚嫩却很优秀的手”、“好想把你的画带回家”、“我都想叫你一声师傅”……幽默诙谐的评价语言,使教学过程达到师生和谐、充满情趣的美好境界,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美术的劲头就更足了。

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善于对自己的教学语言进行创新和优化,提升教学语言的趣味性,利用小学生感兴趣的喜爱的语言和方式进行美术教学,与之进行互动交流时,利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对小学生进行教学和评价,让课堂充盈着欢笑,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学习,能充分调动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中肯的评价语言,引导学生改正错误

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小学生很容易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而影响学习质量和效率,甚至是会产生一定的错误和偏差,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教师的评价和语言的指引就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可以说如何在保证学生自尊心的情况下,让学生正视自身的错误,进行及时改正,就是教师语言评价水平的体现。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美术作品不是很理想,教师也不能太过于简单粗暴地评价它的不好,应该中肯地给出建议和表达出你对作品的期待,例如:“虽然你的画面不是很饱满,但是如果你能把主体画大些就一定会是一幅好作品了”、“对于这幅画来说,你的色彩有些单调,尝试一下用暖色调或者冷色调来搭配可能会让你的画面更具有艺术感”……

然而,很多教师在进行评价时,忽视小学生自尊心的维护,直接对小学生进行批评,很多时候造成小学生心理承受不住,导致小学生产生自暴自弃或者逆反的心理,反而不利于小学生改正错误,甚至会从此失去对美术学习的兴趣,那就得不偿失了。因此,教师在进行错误指出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和特点,给学生一些中肯的意见,从而达到良好的美术教学目的,促进学生美术能力和水平的提升,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评价语言在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评价水平,用真诚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动力,用赞美的语言树立学生学习美术的信心,用诙谐的语言调动美术课堂的氛围,利用不同的语言评价来促进美术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元 . 高中美术课堂有效评价的方式及其应用研究 [D]. 华中师范大学 ,2018.

[2] 杨钦 . 浅谈怎样进行有效的美术教育评价 [J]. 现代阅读 ( 教育版 ),2013(10):110.

[3] 陈海强 . 浅谈如何发挥美术教育评价的积极作用 [J]. 艺术品鉴 ,2016(12):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