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数智时代高校思政教师数字素养提升:价值底蕴、现实困境和实践路径

作者

南苑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基金项目:陕西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2024年度课题项目:“数智化时代高校思政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编号:SGH24Y2159);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数智化时代高校思政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编号:MYZX202404)。

作者简介:南苑(1991-),女,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要:数智时代的到来推动着数智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提升高校思政教师数字素养具有顺应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战略要求,契合Z时代大学生数字化的需求和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的需要的价值底蕴,然而在实践中仍数字素养认知不全面、数字技术应用能力不足、数字化培训少且资源有限的现实困境,亟须厘清问题,探寻更加有效的高校思政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实践路径。

关键词:数智时代;高校思政教师;数字素养

前  言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速迭代发展和广泛使用,人类社会正加速进入数智时代。数字素养已成为当下公民具备的第四大基本素质和能力。高校思政教师发挥着铸魂育人的关键作用,故提升其数字素养有必要性。因此,数智时代高校思政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成为当下需要破解的重要难题。

一、数智时代高校思政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价值底蕴

(一)顺应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战略要求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提出要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2025年4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强调要以教育数字化为重要突破口,全面推进智能化,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1]在数智时代,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进步带来了教学理念、要素等数字化变革,高校思政教师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其数字素养水平高低关系到思政课数字化发展的程度。因此,在数智时代,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素养是时代发展趋势。

(二)契合Z时代大学生数字化的需求

Z时代被称为“互联网时代”“数字原住民”。“00后”大学生从小接触互联网、智能手机、社交媒体等,对数字化工具和信息获取方式高度依赖。学习动机层面,注重自主学习和探究发现;学习内容层面,需求日益个性化、多元化;学习方式层面,热衷新的学习体验,喜欢利用新型的学习媒介与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来获取知识;学习过程层面,注重教学反馈的即时化,学生渴望了解自己当堂课的学习情况,通过测验、讨论等形式得到实时教学回馈,从而明晰自己的学习成效。故契合了数智时代大学生“网络化生存”需求。

(三)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的需要

在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数字素养是增强其教学能力的关键因素。其数字素养水平影响高校思政课教学成效。提升其数字素养有利于创新思政课教学,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化资源和工具建设个性化的课程内容,运用数字技术丰富教学形式,如虚拟实验室、VR/AR教学、学习管理系统等平台工具开展实效的教学活动,这使思政课程更加生动、有趣,增强教学的互动性,充分调动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因此,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数字素养能力,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其教学能力。

二、数智时代高校思政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现实困境

(一)数字素养认知不全面

在数智时代,对思政教师的授课理念、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部分教师对教育数字化的认知不全面,由于受专业情况的影响,思政老师对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基本理论深入了解不够,同时,在观念认知上存在着明显的二元困境,一方面,盲目的“ 技术崇拜论”认识,教师的主体性和主导性将被弱化,忽略了智能技术只是辅助工具这一本质。另一方面,片面的“技术恐慌论”认识,认为过度的依赖数字工具可能导致传统教学优势流失,降低教学效果。这种认知上的不全面导致教学实践难以有效地将数字技术融入思政课。

(二)数字技术应用能力不足

数字化教学是教育数字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思政课教师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数字技术应用能力不足的问题,未能熟练掌握使用数字化工具和平台,智能化仅停留于简单的技术应用,存在使用程度不够深入,流于形式化的问题,如教学环节的应用方面,仅将数字技术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使用的范围面比较窄,形式相对单一。其他的教学环节,如教学设计、学生的管理与评价、教学反馈等方面,仍运用原有的教学方法,缺少对数字教学载体的直接应用,缺乏连贯性,从而难以将数字资源进行二次开发使用。

(三)数字化培训少且资源有限

除思政课教师内在因素外,外在方面关于思政课教师数字化培训相较少,其学习资源和设备相比较有限。当下,虽然学校层面也开展了关于数字化的培训,但是针对思政课具体数字教学技术融入真实思政课的教学场景培训相对较少。除此之外,在数字资源上,缺少数字技术和思政课相适应的数字思政教学系统;关于思政课所要使用的相关数字化教学设施的配备、思政课数字化平台等硬件化和软件化方面数字教学资源比较有限。

三、数智时代高校思政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实践路径

(一)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数字化意识

事物的发展是由内因决定的,只有激发思政课教师自主意识,从内心深处充分认识到其数字素养提升的意义,才能激发其内驱力去学习数字化技术。所以,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强化自身数字素养意识,积极主动学习,优化教育教学理念和手段;要深刻认识到数字技术对于思政课教学的作用,要因时而新,积极寻求数字技术和高校思政课契合点;积极主动参与数字教育技术培训,了解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相关理论知识;了解和遵守人工智能应用的伦理原则,从而顺应数字时代对高校思政课提出的新要求。

(二)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师数字化教学应用能力

教育数字化是时代发展的趋势,高校思政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目的是将其转化为数字化教学应用能力,这是关键环节。思政课教师要利用数字技术推进智能教室、智慧课堂评价、学情智能诊断、自适应学习等场景应用深入课堂教育全过程,将其具体应用到教学设计、教学教学实施及教学评价与反馈各阶段,改变传统教育方式,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全过程数字教育教学模式,增强教学过程的创造性与育人效应。

(三)加强数字素养培训和资源建设

高校应加大对思政课教师数字素养的培训力度,以需求为导向,采取形式多样的培训,构建科学合理的数字能力考核与评价体系,以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从而增强思政课的适应性与时代性,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等. (2025). 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1/s7048/202504/t20250416_1187476.html]. 2025年4月11日.

[2]杨新朋.数智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数据素养提升探赜[J].改革与开放,2024,(02):59-65.DOI:10.16653/j.cnki.32-1034/f.2024.002.010.

[3]王万奇,生浩玮.数智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数字能力提升的价值意蕴、主要内容和有效路径[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44(01):86-92.

[4]于淼.高校思政课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3,(06):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