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中强电施工技术分析
周兴润
130638198901053538
引言
在现代社会,电力已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能源。电气工程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民用建筑等各个领域,强电施工则是保障电力供应稳定、安全的基础。强电施工涵盖了从变配电设备安装、电缆敷设到各类电气设备连接等众多复杂环节,任一环节出现技术问题,都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如电气火灾、触电伤亡等,不仅会造成财产损失,还可能危及生命安全。此外,技术应用不当也会导致电气系统运行效率低下、能耗增加等问题,影响建筑物的使用性能和经济效益。因此,深入研究强电施工技术,对于提高电气工程质量、保障社会生产生活正常运转具有重要意义。
1 施工前期准备
在强电施工正式开展前,需进行全面且细致的准备工作。首先,施工团队要深入研究施工图纸,充分理解设计意图,明确各个电气设备的安装位置、线路走向以及系统布局等关键信息。同时,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如建筑物结构、空间布局、周边环境等,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调整,确保方案具有良好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其次,依据施工方案,精准采购施工所需的各类材料与设备,如电缆、配电箱、配电柜、电气开关、插座等。采购过程中,要严格把控材料设备质量,选择具有良好信誉、资质齐全的供应商,确保所采购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与设计要求。对进场的材料设备进行严格检验,检查其外观是否存在破损、变形,规格型号是否正确,性能是否达标等,并妥善保存产品质量证明文件、检测报告等资料。此外,还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与安全培训,使其熟悉施工流程、技术要点以及安全注意事项,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与安全意识,为后续施工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2 预留预埋工作
预留预埋是强电施工的重要前期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后续电气设备安装与线路敷设。在建筑物主体施工阶段,施工人员需根据设计图纸,在混凝土浇筑前准确设置电气管线、接线盒、预留孔洞等预埋件。对于钢管暗配,在恶劣环境(如潮湿、多尘场所)下,要确保电线管路连接时管口密封良好,电线保护管整齐排列,管口与表面保持约 50mm 的距离。地下电线管道应尽量避免穿越大型设备基础,若因施工需求必须穿越,需提前制定详细的保护措施。连接管与盒时,要保证电线管通道与管口准确对应,管入盒内长度控制在 3-5mm ,连接管与盒外壁采用角焊连接,焊接长度不小于管外壁周长的 1/3。对于 PVC 电线管暗敷设,由于其具有一定耐腐蚀性但机械强度较低、易变形老化的特点,在实际铺设时应尽量减少弯头数量,选择最短线路以保证穿线畅通。弯曲半径一般要求不小于管外径的6 倍,当埋于地下时,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管外径的 10 倍。同时,要确保没有线管进入的盒面开孔完整无损,避免杂物进入影响后续施工。
3 变配电设备安装
变配电设备是强电系统的核心部分,其安装质量关乎整个电气系统的运行稳定性与可靠性。安装前,需对基础型钢进行制作与安装,基础型钢应根据变配电设备实际尺寸下料制作,确保长、宽与柜体底部框架适配,且型钢要先进行调直处理,防止扭曲变形。在安装找平过程中,如需使用垫片,垫片数量最多不超过三片。设备运输就位时,要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防止碰撞损坏柜体及内部电器元件。配电柜等设备安装在基础型钢上后,其金属框架必须可靠接地,活动门和框架的接地端子应用镀锡编织铜线相连,并做好明显标识。对于配电箱安装,明装时,在混凝土墙上可采用金属膨胀螺栓固定,根据弹线定位确定准确固定点,钻孔孔径要适配膨胀螺栓胀管。在陶粒砖砌筑墙体或轻钢龙骨隔墙上安装时,需在深化设计阶段准确定位,并采取相应加固或配合措施。暗装时,在轻钢龙骨隔墙上要注意箱体厚度不能超过墙体尺寸,且要与装修专业密切配合,做好成品保护。配电箱安装位置应准确,部件齐全,箱盖与开关操作灵活,开口大小合适,切口无毛刺,回路编号清晰明确,安装过程中严禁使用电气焊打孔。
4 电缆敷设与管内穿线
电缆敷设前,要依据设计要求与相关标准,仔细选择电缆型号、规格及材质,确保电缆性能满足实际使用需求。同时,对电缆进行全面检查,包括绝缘性能测试、外观检查等,在潮湿环境下还需进行特殊防潮测试。敷设过程中,要保证电缆排列整齐,避免交叉,必要时对电缆进行有效标记。根据不同敷设方式与场所要求,合理控制电缆敷设层数,如普通支架上一般只敷设一层,桥架上可敷设三层,但交流三芯电缆在普通支架上只能敷设一层。电缆固定要牢固可靠,防止敷设后电缆移位。管内穿线前,必须对管路进行彻底清扫,可将吸水性强的布料捆绑在细钢丝上,插入管内来回拉动,清除管内垃圾与脏水。为降低穿线时的摩擦力,可在管内适量涂抹滑石粉。穿线时要严格按照技术规范与用电负荷情况,区分导线相序与颜色,不同相序采用不同颜色导线,以方便后续检修与维护。同时,要确保导线在管内顺畅,无扭曲、打结现象,导线连接紧密,不伤芯线,不断股。
5 电气设备接线与调试
完成电缆敷设与管内穿线后,进行电气设备接线工作。接线时,要保证接线牢固可靠,接触良好,避免出现虚接、松动等情况。导线连接应符合规范要求,同一端子上导线连接一般不多于 2 根,且垫圈下螺丝两侧压的导线截面积相同,防松垫圈等零件齐全。配电箱、配电柜等设备内配线应整齐美观,绑扎成束,无绞接现象,在活动部位应用长钉固定,盘面引出及引进导线应预留适当余度,便于后续检修。照明箱内要分别设置零线(N)和保护地线(PE)汇流排,零线和保护地线经汇流排配出。接线完成后,对整个强电系统进行全面调试。调试前,制定详细调试方案,明确调试步骤、方法以及安全注意事项。调试过程中,严格按照方案操作,先进行局部调试,如单个电气设备的启动、运行测试,检查其性能是否正常;再进行系统整体调试,测试整个强电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可靠性,检查各电气设备之间的联动控制是否正常,电压、电流等参数是否在规定范围内。对调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并进行整改,直至整个强电系统调试合格。
6 结论
综上所述,强电施工技术是电气工程建设中的核心要素,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与建筑物的使用功能。通过系统梳理施工前期准备、预留预埋、设备安装、电缆敷设、接线调试及系统验收等全流程环节可知。为优化强电施工质量,施工单位需严格把控施工各环节质量,认真落实各技术措施,才能切实提升强电施工技术水平,保障电气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与经济性,为社会生产生活提供坚实的电力保障。未来,随着智能电网、绿色建筑等技术的发展,强电施工技术也需持续创新升级,以适应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 刘鸿杰 . 电气工程中强电设计与施工技术分析 [J]. 家电维修 ,2023,(11):40-43.
[2] 杜小康 . 电气工程中强电设计与施工技术分析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电子版 ),2025,(02):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