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自动化的供配电节能控制研究
潘军
132425197105084872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电气工程自动化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然而,电气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电能,供配电环节存在能源浪费现象。据相关数据显示,工业领域中供配电系统的能耗约占总能耗的 60% ,部分老旧建筑的供配电能耗也居高不下。在能源日益紧张、环保要求愈发严格的今天,开展电气工程自动化的供配电节能控制研究具有紧迫性与现实意义,这不仅有助于降低能源消耗、减少运营成本,还能推动电力行业及相关产业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
1 电气工程自动化供配电系统现存问题
1.1 能耗过高
1.1.1 设备老化与低效
部分企业和建筑的供配电设备使用年限较长,设备老化严重。例如,一些老旧变压器的铁芯损耗和绕组损耗较大,其空载损耗和负载损耗比新型节能变压器高出 30%-50% 。同时,部分电动机、风机、水泵等设备效率低下,运行时消耗大量电能。在工业生产中,一些低效率的电机仍在使用,其电能转换效率比高效节能电机低 10%-20% ,导致整个供配电系统能耗居高不下。
1.1.2 不合理的系统设计
在供配电系统设计阶段,存在设计不合理的情况。例如,导线截面积选择过小,导致线路电阻增大,电能在传输过程中损耗增加;变压器容量选择不当,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节能。当变压器容量过大,处于轻载运行状态时,其空载损耗相对较大;容量过小,则会因过载运行增加损耗。此外,供配电系统的布局不合理,供电半径过长,也会导致线路损耗增大。
1.2 谐波污染严重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大量非线性用电设备如变频器、整流器、电弧炉等接入供配电系统。这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谐波电流,导致电压波形畸变。例如,变频器在工作时,其内部的电力电子器件会进行高频开关动作,使输入电流呈现非正弦波,产生丰富的谐波。据统计,在一些工业企业中,因非线性用电设备产生的谐波电流可使电网电压总谐波畸变率超过 10% ,严重影响电能质量。
1.3 自动化程度低
部分供配电系统缺乏先进的监测与控制设备,无法实时准确地掌握系统的运行状态。例如,一些老旧小区的配电室仍采用人工巡检方式,不能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和异常能耗情况。同时,供配电系统的控制方式较为传统,多为手动控制或简单的定时控制,无法根据用电负荷的实时变化进行动态调整,难以实现节能优化运行。
2 电气工程自动化的供配电节能控制技术
2.1 变压器节能技术
2.1.1 合理选择变压器容量与类型
根据供配电系统的实际用电负荷需求,准确计算变压器的容量,避免容量过大或过小。优先选用节能型变压器,如非晶合金变压器,其空载损耗比传统硅钢片变压器降低 70%-80% 。在负荷波动较大的场所,可采用有载调压变压器,根据负荷变化自动调整电压,提高变压器的运行效率。例如,在商业综合体中,用电负荷在不同时段变化较大,采用有载调压变压器能够根据实际负荷及时调整电压,减少变压器的损耗。
2.1.2 变压器经济运行控制
通过监测变压器的负荷率,合理调整变压器的运行台数。当负荷较低时,可停运部分变压器,使运行的变压器处于经济运行区间,降低变压器的总损耗。例如,在一些季节性用电明显的企业,在用电淡季可停运部分变压器,仅保留一台或少量变压器运行,提高变压器的负载率,降低能耗。同时,可采用智能控制系统,根据实时负荷情况自动切换变压器的运行状态,实现变压器的经济运行。
2.2 无功补偿技术
2.2.1 无功功率的影响及补偿原理
无功功率会导致电流增大,增加线路损耗,降低功率因数,影响电能质量。无功补偿的原理是通过在供配电系统中接入电容器、电抗器等无功补偿设备,产生与感性或容性无功功率相反的无功功率,进行相互抵消,从而提高功率因数,降低线路电流,减少电能损耗。例如,在工业企业中,大量的电动机等感性负载会消耗大量无功功率,通过在其附近安装电容器进行就地无功补偿,可有效提高功率因数,降低线路损耗。
2.2.2 无功补偿方式的选择
无功补偿方式有集中补偿、分散补偿和就地补偿。集中补偿是将无功补偿装置安装在变电站或配电室,对整个供配电系统进行无功补偿,适用于负荷较为集中的场所;分散补偿是将无功补偿装置安装在车间或配电箱等位置,对局部区域进行无功补偿;就地补偿是将无功补偿装置直接安装在用电设备附近,对单个设备进行无功补偿,补偿效果最佳。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供配电系统的具体情况,综合采用多种补偿方式,以达到最佳的无功补偿效果。例如,在大型工厂中,可在配电室进行集中补偿,在车间内进行分散补偿,对大型电动机等设备进行就地补偿,全面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
2.3 谐波治理技术
2.3.1 无源滤波器的应用
无源滤波器由电容器、电抗器和电阻器组成,通过调谐到特定的谐波频率,对谐波电流进行滤波。无源滤波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在谐波治理中应用广泛。例如,在一些谐波源较为单一、谐波频率固定的场所,如中频炉供电系统,可采用无源滤波器对特定频率的谐波进行有效抑制。但无源滤波器的滤波效果受系统参数变化影响较大,且可能与系统发生谐振。
2.3.2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优势与应用
有源电力滤波器通过实时检测谐波电流,产生与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补偿电流,对谐波进行抵消。与无源滤波器相比,有源电力滤波器具有响应速度快、滤波效果好、能适应系统参数变化等优势,可对多种频率的谐波进行治理。在一些对电能质量要求较高的场所,如数据中心、医院等,有源电力滤波器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在数据中心中,由于存在大量的服务器等非线性设备,谐波污染严重,采用有源电力滤波器能够有效消除谐波,保障数据中心设备的稳定运行。
3 结论
综上所述,电气工程自动化的供配电节能控制是实现能源高效利用、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尽管当前供配电系统存在能耗高、谐波污染、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但通过采用变压器节能、无功补偿、谐波治理等技术,结合优化系统设计、实施智能化监控与管理、加强人员培训与管理等应用策略,能够有效提升供配电系统的节能水平。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节能技术与理念将不断涌现,需持续关注并积极应用,进一步挖掘供配电节能潜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高效、绿色的电力保障,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构建美丽低碳的能源新生态。
参考文献
[1] 熊亮 . 电气工程自动化的供配电节能控制探讨 [J]. 中国设备工程 ,2025,(07):247-249.
[2] 赵连虎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供配电系统节能控制分析 [J]. 全面腐蚀控制 ,2025,39(03):118-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