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美术德艺融合教育实践解析

作者

李程瑶

湖北省京山市实验中学 431899

在素质教育的时代大背景之下,美术教育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技能,而且更需要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可得到全面发展,初中这个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美术课程当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德育资源,在美术教学实践过程里,借助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设计出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创设出生动且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于艺术实践当中去感悟美、创造美。这种德艺融合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可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另一方面还可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对于培育新时代青少年的核心素养有着相当关键的意义。

一、德艺融合的教学理念与价值取向

德艺融合教育于美术教学而言有着意义,把德育元素巧妙地融入美术课程里,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德艺融合并非单纯地把德育与美育相加,而是在美术教学进程中,使学生在感知美、创造美的时候培养道德情操,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峥嵘岁月——美术中的历史》单元为例,在教授“情感表达”这一课时,引领学生欣赏历史人物画作,体会画作中所蕴含的精神品质,让学生明白艺术作品背后的人文精神。德艺融合教学重视学生在实践中的情感体验,强调用美来育人、用美来感化人,这种教学理念看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培育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可掌握必要的美术知识与技能,还可以在艺术实践活动里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道德修养。德艺融合的价值取向体现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上,重视艺术技能的训练,又关注学生道德品格的塑造[1]。

二、德艺融合教学的实践路径

(一)多元教学方法的整合运用

在德艺融合的美术教学里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情境教学法于美术课堂有着意义,教师借助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运动之美——视觉传达设计》单元中“标志设计”一课而言,教学时设置了“校园文化创意设计”主题,让学生依照校园特色设计富有创意的标志,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能使学生在交流讨论中相互启发、共同进步,剖析式学习方法会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创新思维。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活跃了课堂氛围,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与创新能力,促使德育目标在美术教学中自然渗透。

(二)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美术教学里的课程资源开发要以教材为基础,贴近现实生活,融入德育相关元素,于实践当中把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引入课堂教学,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实际效果,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开发设计有地方特色的补充教学资料,像是收集整理本地传统工艺作品以及民间美术作品等,促使学生在了解本土文化之际培养文化自信。课程资源的开发还覆盖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整合运用,比如制作多媒体课件、建立教学资源库等,在课程资源开发进程中注重挖掘其中蕴含的德育价值,让艺术欣赏与道德教育有效结合,使得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里受到美的熏陶以及道德的启迪[2]。

(三)艺术实践活动的创新设计

有创新性的艺术实践活动乃是德艺融合教学的关键载体,于设计实践活动之际,需着重关注活动主题的挑选,务必要使其契合学生的认知特性,又可呈现德育价值,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时代乐章—线与色的造型》单元作为实例,设计“城市名片创作”活动,引领学生去发觉城市之美,抒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意。在活动开展进程中运用项目化学习方式,促使学生从选题、构思直至创作全程经历艺术实践历程,活动设计重视学生的参与程度和体验感受,经由小组展示、作品点评等环节,培育学生的表达能力与审美能力,有创新性的实践活动可激发学生的创作热忱,还可让学生于实践中培育责任意识与合作精神。

三、德艺融合教学的实践成效

(一)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表现

依靠德艺融合教学实践,学生于美术知识运用以及技能掌握这两方面均呈现出进步态势,于创作表现层面,学生可运用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其作品主题清晰鲜明、形式新颖独特,从作品内容给予审视,学生变得日益注重表达内心真实情感,所创作的作品兼具艺术美感,还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在课堂展示与交流环节里,学生可自信地表达创作理念,展示个人艺术见解,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较大提高,主动参与各类艺术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也得以提高,在美术基础知识的掌握方面,学生构建起系统的认知结构,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艺术素养获得全面提升[3]。

(二)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

在德艺融合教学模式当中,学生的审美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他们可以运用专业的美术语言去描述以及评价艺术作品,审美视野持续得到拓展,当欣赏艺术作品的时候,不再只是停留在表层的形式美感方面,而是可深入领会作品所传达出的精神内涵,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得以提高,可对艺术作品做出理性的分析与评价。在创作过程里,学生变得日益重视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作品主题选择更贴近生活实际,学生的审美趣味不断提升,对美的感受更为细腻,对丑的辨别更为敏锐,形成了良好的审美价值取向。

四、结语

德艺融合的美术教育实践,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将艺术创作与道德涵养相结合的成长平台,借助创新教学方法、整合教学资源以及优化实践活动等方式,激发了学生的艺术创造潜能,培育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与人文素养,在教学实践里,学生掌握了必要的美术知识和技能,而且在艺术实践中形成了正确的审美观念与价值取向。这种教学模式为美术教育改革创新贡献了有益的实践经验,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谷裕 .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美术教学中德艺融合的实践探索 [J]. 湖北画报(下半月),2024,(10):277-278.

[2] 孟培 . 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美术“德艺融合”教育模式探索[J]. 美术教育研究 ,2024,(02):162-164.

[3] 张学贞 .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美术教学实践策略探究[J]. 世纪之星—初中版 ,2021,(18):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