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利激励与促进创新绩效提升问题思考
王金惠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 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在知识经济时代,作为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载体,企业的创新能力对提高我国整体创新水平至关重要。企业创新活动的高投入、高风险与长周期性特征使创新活动成为一种具有高风险的行为,且现代企业制度下普遍存在的代理冲突和管理层决策短时等问题,使得作为企业代理人的高管人员往往会倾向于规避风险进而减少企业创新行为。为改善这一问题,股权激励机制作为一项重要制度安排被引入公司治理结构框架中,通过将委托人与代理人利益挂钩,使得高管站在股东利益角度考虑企业长远发展,从而激发企业创新。在这一背景下,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效应的研究成为公司治理领域的重要课题。然而目前的研究存在以下问题:
1. 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效果与实现路径问题的研究不够深入
当前已有研究主要沿着“激励 - 结果”的逻辑思路就股权激励与企业创新绩效直接关系展开讨论,其具体实现路径问题尚未得到广泛讨论。同时,已有的研究对股权激励机制发挥效应的解释视角主要集中在公司层面,但激励机制的对象是“人”,目前的研究缺乏激励对象在被实施激励机制后心理与行为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是如何反应在公司治理层面与企业创新产出的。
2. 对已有激励机制的不足尚无清晰的解决措施
通过综述已有的研究发现,股权激励发挥负面效应主要是基于“管理层防御”假说,即由于委托人的监督压力使得代理人而产生私利攫取的内在动机,往往会通过增加在职消费或者侵占股东利益等方式对企业价值造成负面影响。而如何解决“管理层防御”这一难题,目前的研究并未给出较为清晰的解决方案。
3. 缺乏深化激励机制与企业创新关联性的思考
当前关于股权激励与创新绩效关联性的已有研究主要侧重考察管理层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产出的相关影响,鲜有研究关注核心员工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问题。
我国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企业创新活动,特别是在当今国际局势错综复杂、中美贸易问题依旧严峻、企业创新动力不足的大背景下,建立起良好的激励机制是实现我国企业高质量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股权激励机制能否促进创新这一问题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1. 从“激励 -- 决策行为—创新后果”的逻辑视角分析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传统的企业创新研究通常聚焦在创新的结果而非创新过程与创新效率。然而在企业创新的过程中,由于委托者和代理人之间具有很强的异质性,而且这种异质性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治理结构、制度情景和管理层动机,最终影响企业的创新产出。关于激励机制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的研究,现有的研究较多的局限在股权激励的“利益趋同”效应视角。但本研究认为这种股权激励式的契约激励并没有使股东和管理层利益目标在企业创新的过程中做到完全趋同,即股东的目标是企业存续期内现金净流入的现值,而管理层追求的是契约期内相应现金流的现值。同时,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是分为两个阶段的:决定创新阶段与创新资源转化阶段,且管理层和股东的目标在这两个阶段内是一种动态变化的关系,委托代理问题会在不同阶段内呈现出不一样的表现形式。本文在代理理论基础上引入解释水平理论,阐释激励机制在这两个阶段内对被激励者产生的不同影响,并界定企业创新的过程,拓展企业创新的价值创造路径。
2. 在理论层面阐释构建信任机制的合理性与必要性,提出信任机制的测量方案
基于“正式控制”的激励机制也带来的较为明显的公司治理难题,例如“道德风险”、“盈余管理”等机会主义行为等,而且这些难题呈现出多重主体性与治理复杂性的特点,以“控制”目的为主的股权的激励效果也愈发受到学术界和实践界的质疑和批评。本研究基于管家理论的思想,将“信任”作为内部因素引入委托代理合同,并认为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信任关系、公司的信任氛围等有助于减少代理成本。因此,本研究所构建的“信任机制”,在结合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因素的基础上,融入对企业高层管理者的理论分析,便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代理理论原有的缺陷,也为代理人与管家角色的复合型行为选择提供了理论的支撑。此外,本研究也将在管家理论的基础上,从企业制度层、公司治理层、以及乡土文化层面提出信任机制的测量方案。
3. 核心员工纳入股权激励框架体系
随着企业竞争环境的动荡,企业间的技术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掌握核心创新技术的核心人才成为企业赢取创新竞争的关键。创新的关键在于人,为了更好地促进创新,公司应该更多地关注核心员工在创新产出中的作用。在此背景下,核心技术员工股权激励成为各企业挽留、吸引和激励核心技术员工的最佳方式,但综述现有研究,有关核心员工股权激励的作用后果的研究还尚不充分,尤其鲜有研究将管理层股权激励与核心员工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放入到统一框架内展开讨论。企业高管是创新的决策者,而核心员工是创新的执行者,那么谁是更直接的创新者呢?现有研究多关注高管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忽视了同样作为股权激励对象的非高管层核心员工在创新产出环节起到的重要作用。那些拥有专门技术、掌握核心业务、控制关键资源、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能产生重要影响的核心员工,是经验、知识和技术创造的重要主体,是企业在研发、设计、制造、营销、服务等环节上的核心竞争力的载体和执行者,从而成为提升企业价值最重要的驱动力量。将高管和核心员工的激励机制纳入同一个分析框架,考察两者实施同一种激励机制时,对企业创新是否产生差别效应。
总之,立足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结合我国企业创新活动的现状,从已有激励机制的结构体系与企业委托代理链条两方面出发,系统分析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投入及其创新产出的影响机制,一方面全面考察股权激励制度在我国资本市场的治理效应;另一方面把核心员工纳入股权激励框架,为企业通过股权激励机制设计实现对创新活动的影响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参考文献:
【1】Amabile, T . M., Hennes ey, B. A., & Gros man, B. S. (1986).Social influences on creativity: T he effects of contracted for reward. Journal of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50, 14–23.
【2】陈华东. 管理者任期、股权激励与企业创新研究[J]. 中国软科学 ,2016(08):112- 126.
【3】陈修德 , 梁彤缨 , 雷鹏 , 秦全德 . 高管薪酬激励对企业研发效率的影响效应研究 [J]. 科研管理 ,2015,36(09):26- 35.
【4】李丹蒙 , 万华林 . 股权激励契约特征与企业创新 [J]. 经济管理 ,2017,39(10):156- 172.
【5】李强 , 杨东杰 , 刘倩云 . 增长期权创造视角下高管股权激励的效果检验 [J]. 管理科学 ,2018,31(01):116- 128.
【6】唐清泉 , 徐欣 , 曹媛 . 股权激励、研发投入与企业可持续发展——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9,31(08):77-84.
【7】田轩 , 孟清扬 . 股权激励计划能促进企业创新吗 [J]. 南开管理评论 ,2018,21(03):176- 190.
【8】赵世芳 , 江旭 , 应千伟 , 霍达 . 股权激励能抑制高管的急功近利倾向吗——基于企业创新的视角 [J]. 南开管理评论 ,2020,23(06):76- 87.
【9】朱德胜. 不确定环境下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J]. 经济管理 ,2019,41(02):55- 72.
作者简介:王金惠(1966- )女 汉族 籍贯:河南安阳 本科 副教授研究方向: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