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双创”背景的职业学院学生就业创业机制的优化研究

作者

张爱兵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创新创业(“双创”)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职业学院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其就业与创业教育体系直接影响学生的职业发展。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传统的就业模式和创业路径面临挑战,如何优化职业学院的就业创业机制,使其更好地适应“双创”背景下的人才需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职业学院;“双创”背景;就业机制;创业教育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双创”,鼓励高校毕业生以创新带动创业,以创业促进就业。然而,职业学院的学生在就业和创业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如企业需求与人才培养的匹配度不高、创业意识和能力不足、政策扶持体系不完善等。优化职业学院学生就业创业机制,不仅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还能有效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一、职业学院学生就业创业现状分析

(一)就业现状分析

近年来,职业学院学生的就业率总体保持稳定,但就业质量仍需提升。许多毕业生虽然成功就业,但与所学专业的匹配度较低,存在“有业不匹配”的问题。许多学生进入了传统行业,如制造业和服务业,较少涉及新兴产业,职业发展空间受到限制。虽然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逐渐增加,但由于职业学院的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部分学生难以迅速适应岗位要求[1]。总体而言,学生的就业质量、职业发展和岗位匹配度方面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二)创业现状分析

目前,职业学院学生的创业比例较低,创业成功率也相对较低。部分学生缺乏创业意识和相关技能,导致创业初期的困难较多。尽管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多项支持政策,但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仍面临资金不足、创业经验欠缺以及市场资源获取困难等问题。与此同时,创业教育的实践性不强,课程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缺乏系统的创业训练和实践平台。总体来看,职业学院学生的创业环境尚不完善,创业扶持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二、职业学院学生就业创业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与市场需求对接不足

职业学院的课程体系与市场需求对接不足,是影响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重要因素。部分院校的专业课程内容偏向传统知识传授,缺乏与当今市场需求密切相关的创新性和实用性课程。尤其是在新兴行业和技术领域,课程内容未能及时更新,导致学生毕业后难以满足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部分课程设置重视理论教学,忽视了实践操作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适应能力不足。课程体系的滞后性与市场的快速发展之间存在较大脱节,影响了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二)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缺乏创业实践机会

许多职业学院的实践教学环节较为薄弱,创业实践机会尤为匮乏。虽然有部分课程涉及创业教育,但大多数仍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具体的项目实践和操作性较强的创业训练。学生在校期间很少接触真实的创业项目,导致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之间存在较大鸿沟。创业课程缺乏真实的商业模拟和市场环境,学生在毕业后往往缺乏创业所需的实际经验,导致创业初期的困难重重。实践环节的不足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也影响了其在创业领域的成功率。

三、基于“双创”背景的职业学院学生就业创业机制优化策略

(一)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创新创业教育

在“双创”背景下,优化职业学院的课程体系,强化创新创业教育至关重要。首先,应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课程内容,增加与新兴产业相关的课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提升学生的技术适应能力。其次,课程应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例如开设创业管理、商业模式设计等实践课程。应推动校内外资源整合,增加企业参与教学,提供真实的项目案例和创业实践机会,帮助学生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和创业成功率。

(二)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在“双创”背景下,职业学院应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要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将企业实际需求引入课程,增加学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的实践机会,提升其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开设更多与创业相关的实训项目,如创业计划书撰写、市场调研、产品开发等,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升创业意识和能力[2]。职业学院还应建立创业孵化基地,提供创业资源支持和导师辅导,鼓励学生参与创业实践,帮助其从零开始发展创业项目。

(三)健全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

在“双创”背景下,职业学院需全面健全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以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通过建立专门的就业创业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信息查询、职业规划、企业对接等服务,确保学生获取准确的就业信息。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定期组织校外实习、企业讲座和招聘会,帮助学生提前了解行业需求。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培训,提升学生的求职技巧和创业知识。针对创业学生,提供导师指导和资金支持,推动创业实践的顺利开展,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创业成功创造有利条件。

(四)完善创业扶持政策,优化孵化环境

在“双创”背景下,职业学院应完善创业扶持政策,优化孵化环境,助力学生创业。通过提供资金支持、税收优惠和政策引导等措施,降低学生创业的初期成本与风险。学院可建立创业孵化平台,提供办公空间、设备和技术支持,帮助学生实现创业想法。加强与政府、行业协会等外部资源的对接,为创业学生提供更多政策解读、融资渠道和市场拓展机会。通过创建良好的创业生态环境,促进学生创业项目的孵化和成长,提高其创业成功率。

结论:通过对“双创”背景下职业学院学生就业创业机制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优化该机制对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创业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职业学院需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强化教育体系的改革和创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完善的课程设置、实践平台建设、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等多方面措施,学生能够更好地在就业市场中立足并实现创业梦想。总之,职业学院在“双创”背景下的机制优化,必将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社会的经济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参考文献:

[1]戴春.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优化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22,32(1):5.

[2]冯晨.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优化研究[J].教育,202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