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及铜合金着色工艺进展研究
刘志远
安徽鸣楚新材料有限公司
1 铜及铜合金着色工艺概述
铜及铜合金因导电、导热性好,加工成型能力出色,耐腐蚀且色泽独特,成为建筑装潢、电子电器等多领域关键材料。随着消费水平提高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单一金属色泽难满足审美多元化与功能集成化需求。着色工艺对铜合金表面进行化学或电化学处理,形成化合物薄膜,能呈现丰富持久且具美感的色彩,还可增强材料表面耐候性等,甚至赋予特殊功能。该工艺是推动铜合金产品差异化竞争、提高附加值、延长寿命的关键技术,对相关产业绿色升级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传统铜合金着色工艺有环境污染风险高、色牢度欠佳、工艺稳定性差、色彩可控性低等局限。近年来,随环保法规严格和消费需求升级,铜合金着色技术研究爆发式增长,研究热点聚焦于研发环境友好型着色配方、探寻节能新工艺、提高色彩均匀性与耐久性、结合智能化控制精准显色、开发多功能复合着色层,推动该领域向绿色化、精准化、功能化迅速发展。
2 铜及铜合金着色机理与基础理论
铜及铜合金的着色本质是在其表面可控地构建一层具备特定光学性质的薄膜。其显色主要归因于薄膜干涉效应和化合物自身选择性吸收这两个物理效应,实际着色过程通常是多种化合物形成与光学效应协同作用的结果。
铜及铜合金着色的色彩控制的关键在于精准调控着色膜的成分、厚度、微观结构以及均匀性。通过精确控制反应时间、温度、电流密度或氧化剂浓度以调控膜厚,能够实现对膜厚的纳米级精准调控,进而获取目标干涉色;亦可通过成分控制,调节着色液配方、pH 值、氧化还原电位,或引入添加剂,定向诱导生成特定化合物,从而获得相应的吸收色。此外,还可对微观结构与均匀性进行调整,预处理、着色过程参数以及后处理会直接影响膜的致密性、晶粒大小和表面形貌,进而对色彩饱和度、均匀度、光泽度以及耐久性产生影响。
3 主流着色工艺方法研究
当前,工业应用与研究领域中,铜合金着色的主流工艺主要涵盖化学着色法、高温热着色法以及电解着色法。化学着色法是将工件置于特定化学溶液中,借助化学置换、氧化还原或络合反应,于工件表面沉积化合物以实现显色。高温热着色法是在可控气氛条件下,将铜合金加热至特定温度,促使其表面发生氧化,进而形成不同价态铜的氧化物层,此过程可通过精确控制温度、时间、气氛组成及流速来达成。另外,电解着色法是在特定电解液里,将铜合金工件作为阳极或阴极,施加电流以进行电解氧化或还原沉积反应,从而在工件表面形成着色膜。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增强和技术进步,铜及铜合金主流着色工艺不断发展。无铬着色工艺因环保受关注,它用非铬酸盐化合物作着色剂,避免传统铬酸盐工艺污染问题。此外,新兴着色工艺不断涌现,如激光着色工艺,通过激光束对铜及铜合金表面快速加热与冷却形成独特色彩效果,具有色彩丰富、图案精细、环保无污染等优势,在艺术品制作和个性化定制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4 着色技术的优化创新研究
面对环保压力与产业升级需求,着色技术创新集中在绿色环保工艺开发、智能化过程控制及多功能复合化等领域。首先,在环保工艺创新上,采用无铬、无氰配方替代传统着色液,摒弃剧毒物质;开发低温/ 室温工艺中使用强络合剂或高效催化剂体系降低能耗;通过集成膜分离等技术实现废水处理与资源回收,减轻环境负担。其次,在智能化应用创新方面,在线监测与闭环控制中,利用光谱仪等实时监测,结合 PLC/SCADA 系统自动调节参数,确保色彩稳定;引入机器视觉系统识别工件情况,AI 算法优化工艺配方和参数,提升效率与良品率;通过建立模型进行数字化工艺仿真,缩短研发周期、降低成本。最后,在多功能复合着色创新上,通过引入功能性纳米粒子等或设计特定微纳结构着色层,增强着色能力。
5 铜及铜合金着色工艺的工业应用领域研究
铜及铜合金着色工艺因其色彩丰富、耐候性好、环境友好等特点,在多个工业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在建筑装饰领域,着色铜及铜合金因其独特的装饰效果和良好的耐腐蚀性,被广泛应用于内外墙装饰、屋顶、幕墙及艺术雕塑等,提升了建筑物的美观性和耐久性。在电子电气领域,着色铜及铜合金因其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以及独特的色彩效果,被用于制造电子产品的外壳、散热器及连接器等部件,满足了电子产品对美观性和功能性的双重需求。此外,在汽车零部件、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领域,着色铜及铜合金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用于制造汽车内饰件、飞机零部件的装饰件、医疗器械的外观部件等,展现了其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着色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铜及铜合金着色工艺将在更多工业领域得到推广和应用,为产业升级和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6 铜及铜合金着色工艺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尽管铜合金着色技术研究进展显著,但仍有诸多瓶颈待突破。大型或复杂构件着色均匀性欠佳、高导热及高合金化铜材着色难,传统工艺参数不适用、极端环境下保障色彩稳定性对膜层设计及后处理技术要求高、绿色工艺大规模生产面临成本与效率平衡的经济性难题,这些问题仍制约着该领域发展。
不过,随着科技进步和审美需求提高,铜合金着色工艺将持续发展。未来需在以下方面创新:一是融合纳米科技,研发新型显色材料与结构色调控技术;二是结合智能制造,实现全流程智能化、数字化与网络化,提升生产柔性、效率和品质一致性;三是加强多功能一体化集成,使单一着色层具备多种功能,满足新兴领域复合需求;四是贯穿可持续发展理念,设计绿色着色化学体系,研发低能耗工艺,强化废弃物回收利用,探索生物基着色剂,实现环境友好与资源节约。
7 结论
铜及铜合金着色工艺已由传统技艺逐步演变为融合材料科学、电化学、光学、表面工程以及智能控制等多学科的前沿技术领域。在不断攻克传统工艺所面临的污染、色牢度等难题的同时,绿色环保工艺、智能化精准控制以及多功能复合着色成为其主要发展趋向。尽管在大型件着色均匀性、特殊合金着色以及长效服役保障等方面仍存在挑战,但随着纳米技术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以及对可持续发展的持续追求,铜合金着色技术必将朝着更环保、更智能、功能更强大、应用更广泛的方向发展,为提高铜合金产品的美学价值、功能附加值以及市场竞争力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