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豫剧板胡技法训练与唱腔伴奏方法研究

作者

巩海捷

新疆建设兵团豫剧团 新疆昌吉市 831100

豫剧作为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主要流行在河南省、河北、山东等地区,也是民众喜爱的艺术类型之一。豫剧板胡属于豫剧音乐中的主奏乐器,在音色与表现力方面较独特,因而成为豫剧艺术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豫剧板胡技法和伴奏方式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并蕴藏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具有重要的传承价值。与此同时,豫剧板胡技法和伴奏方式在传承的同时也需要结合时代发展以及观众审美需求的变化而做出调整,以推动豫剧板胡在技法和伴奏方面的持续创新 [1]。基于此,本人通过查阅豫剧音乐相关的历史文献、学术期刊,并结合自身的豫剧板胡演奏实践,对豫剧板胡技法训练与唱腔伴奏方法的相关心得予以总结,以为豫剧板胡艺术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一、豫剧板胡的主要构造分析

对豫剧板胡主要构造的了解是灵活使用的基础,整体而言,豫剧板胡的组成主要有琴头、琴杆、调音杆、琴码、固定千金、琴桶、底座。通常情况下,豫剧板胡的琴杆是由檀木制作而成,长度在 76cm 左右,琴杆上部为方柱形,从上往下逐步变细。琴杆顶部下方有一上一下两个弦库,用于琴轴的安装。弦库下方为圆柱形,同样是越往下越细,上部3.5cm 左右,下部2cm 左右,并穿过瓢壳与琴托。琴轴可以是木质弦轴,也可以是金属螺旋体弦轴,上部为内弦轴,下部为外弦轴,早期多采取木质线轴,而金属螺旋体弦轴在使用中定弦准确、不容易出现跑弦,是当前使用的主要方式。外弦轴同码子之间上方 1/3 位置为千金,主要用于固定,可以是木质,也可以是固定,现阶段部分豫剧板胡使用的是能上下流动的千金,能更灵活地完成变调,满足不同豫剧音乐伴奏需要[2]。

将椰子壳切去两端可制作成琴筒,其中前口在 11cm 左右,后口在9.5cm 左右,将面板粘贴到前口,面板面积与前口大小保持一致。面板材料主要是泡桐板,厚度在 0 . 3 c m 左右。琴码在面板上下直径上端 1/4位置,其材料可以是木头、竹子,也可以是骨头,将其雕刻成桥形。音色情况、音量大小会受到琴码的影响。琴托是木制,下部为平的,上部为瓢壳形。

二、豫剧板胡技法训练要点

1. 保持豫剧板胡的正确演奏姿势

豫剧板胡的正确演奏姿势主要包括平腿式与叠腿式,平腿式中左腿向前,右腿后收并垂直落地,两个脚尖稍微向外偏,左脚尖与右脚尖之间距离保持在 3 5 -4 5 c m ,全身重心下移。叠腿式则是右腿向前,小腿后收并垂直落地,保证脚尖、膝盖与头在同一直线上,左腿自然的叠放到右大腿上,左脚处于悬空状态,演奏期间的中心在右脚跟与臀部。

演奏者在使用豫剧板胡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持琴与持弓的正确方式,演奏过程中板胡琴身需要处于端正状态,琴杆同演奏者的身体之间保持45 度角左右。持弓过程中,右手需要自然放松,通过大拇指、食指、中指等完成对弓子的控制,保证弓毛同琴弦之间有一定的角度与压力。

2. 豫剧板胡运弓技巧

豫剧板胡运弓技巧也是技法训练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需要演奏者能顺利的完成长弓、短弓、连弓、分弓等操作,以应对豫剧表演中的伴奏音乐需要。板胡运弓需要全身多个组织器官的相互配合,包括右胸、上臂、肩、前臂、肘、腕、指等,以右前臂近肘部为重心带动其他部位实现运弓。运弓过程中,右前臂近肘部首先起动,并带动右上肢各部位,通过不同部位的配合完成运弓的长短变化。运弓长要求有较大的动作幅度,而运弓短则需要有较小的动作幅度。长弓演奏期间需要平稳运弓,保证力度的均匀性,保证演奏出的旋律能保持流畅与连贯;短弓的运用则更加灵活,主要用于快速音符的演奏;如果是连弓则需要用一弓奏出多个音符,保证旋律的圆润与柔和;分弓则要求分开弓每一个音,保证发音清晰。

豫剧板胡运弓中需要注意“前松后稳”,即前臂与腕部肌肉保持自然放松,同时上臂保持沉稳,达到预期运弓要求,保证弓子擦弦力度能恰到好处,让演奏的音乐能清晰准确,提升乐音的饱满度。运弓动作需要满足平而直的要求,保证伴奏音乐效果,并根据乐曲的感情发展,在运弓过程中灵活的控制力度和速度[3]。

3. 豫剧板胡的指法技巧

豫剧板胡的指法包括滑音、颤音、揉音、打音、泛音等,不同指法在运用中应注意各自的技巧。滑音指的是左手手指在琴弦上滑行,通过滑音可增加伴奏音乐的韵味,根据实际情况包括上滑音、下滑音。在近距离与远距离滑音演奏方面的技巧也有不同,在近距离滑音演奏过程中,需要稳定好上臂与前臂,以支持左手,动作不宜过大,虎口夹琴杆稍松弛。对于远距离演奏慢的滑音,需要适当增加动作幅度,通过左臂带动前臂,依靠手腕动作带动手指完成上或者下滑动。

豫剧板胡在揉弦过程中通过手臂配合手腕,在原音之间滑动,包括上下滑动以及压揉滑动,在滑动或者压揉操作下让琴弦能规律的完成颤动,以产生有情感的音乐伴奏。豫剧板胡的颤音要求手指放在相应的音位并均匀颤动,形成一种轻微波动的音乐效果。

三、豫剧板胡唱腔伴奏方法分析

在豫剧板胡技法训练的基础上需要掌握唱腔伴奏方法,以便灵活的使用豫剧板胡完成唱腔伴奏内容。其一,豫剧板胡在演奏中需要随时关注演员的唱腔,以便演奏出与唱腔相吻合的旋律,实现伴奏与唱腔的有效融合,通过灵活调控音符高低、长短、强弱等,提升音乐的表现力。其二,豫剧板胡在唱腔伴奏中需要对唱腔的节奏做出判断,根据节奏速度快慢程度、节奏的松紧程度等,以更好的把握节奏和速度。慢板中需营造舒缓、抒情氛围,演奏中要稳定节奏;快板中需配合唱腔中的快速演唱,采取紧凑的节奏,呈现出激昂的伴奏情绪。其三,为了丰富豫剧板胡在演奏中的音乐色彩,需要在保证唱腔基本旋律不变的情况下,灵活的通过加花、变奏等技巧,让整个音乐伴奏感情更丰富,弥补音乐单调的不足。其四,豫剧唱腔中伴随着不同情感变化,需要演奏者能及时感受并领悟,然后通过加强弓法、加大音量、增加指法力度等方式,增强唱腔中的伴奏音乐效果,提升音乐的感染力[4]。灵活运用不同技巧时期伴奏与情感发展相吻合。如通过合理使用揉弦、滑音等能在悲伤的唱段中营造出与之相符的哀怨情绪。

结束语

豫剧板胡具有自身的特点,不同演奏者需要掌握豫剧板胡技法训练与唱腔伴奏方法技巧,然后通过逐步针对性地训练,在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具体实践提升自身的演奏水平。唱腔伴奏中需要从旋律、节奏、情感表达等方面掌握演奏技巧,以便结合豫剧中剧情发展、人物情感变化的需要,营造出与之相应的伴奏气氛,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增强豫剧的艺术表达力。

参考文献

[1] 郭琳 . 试论板胡演奏在豫剧表演中的作用 [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3,39(07):104-105.

[2] 张 晓 涵 . 论 豫 剧 板 胡 的 伴 奏 风 格 [J]. 当 代 音乐 ,2022,(02):132-134.

[3] 张 留 安 . 中 专 艺 校 的 豫 剧 板 胡 教 学 [J]. 戏 剧 之家 ,2020,(21):30.

[4] 崔院成 . 浅谈豫剧板胡及其演奏技巧 [J]. 牡丹 ,2018,(32):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