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高校图书馆助力公共文化服务新路径
曾历博
淄博职业技术大学 山东淄博 255000
一、高校图书馆助力公共文化服务的可行性
(一)馆藏资源丰富
高校图书馆经过多年的积累以及发展,拥有极为丰富的馆藏资源。这些资源不仅仅涵盖各个学科领域,从人文社科到自然科学,从基础理论到前沿技术,应有尽有,而且形式多样,涵盖纸质图书、期刊、报纸以及电子图书、电子期刊、数据库等数字化资源。以某综合性大学图书馆为例,其纸质藏书量超过数百万册然后涵盖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法律、科学、工程等众多学科门类,能够满足不一样读者群体对各类知识需求。同时,该图书馆还订阅数千种国内外知名期刊,并且为读者供给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行业动态,在数字化资源方面,同时购买很多个大型数据库的使用权,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涵盖学术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专利标准等丰富的文献类型,为读者供给便捷的在线检索、下载服务。这种丰富的馆藏资源为高校图书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坚实的保障。一方面可以为周边社区居民、中小学生等供给阅读、学习场所,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以及追求,在寒暑假期间,高校图书馆可以面向中小学生开放同时举办阅读推广活动,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另一方面,丰富的馆藏资源也为开展文化展览、讲座等活动供给丰富的素材,高校图书馆可以结合自身的馆藏特色,举办各类主题展览,如历史文化展览、科技成果展览等然后向公众展示人类文明的辉煌成就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强化公众文化自信以及科学素养。
·(二)技术设备先进
伴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图书馆在技术设备方面也投入大量资金,拥有先进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数字化服务手段。这些先进的技术设备为高校图书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有力帮助。在硬件设施方面,高校图书馆配备高性能的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确保图书馆数字化资源的平稳存储以及快速访问。同时,图书馆内还设有很多个电子阅览室,配备先进的计算机设备、高清晰度的显示器,为读者供给舒适的上机环境。另外,一些高校图书馆还引入自助借还书机、自助查询机、智能盘点机器人等智能化设备,达成图书借还、查询、盘点等业务的自动化、智能化同时提升服务效率,减少读者等待时间。
二、高校图书馆助力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举措
(一)建立意识保障制度
要使高校图书馆更好地助力公共文化服务,首先需要建立意识保障制度,提升图书馆工作人员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认识、看重程度。高校图书馆应加大对工作人员培训、教育的力度,经过开展专题讲座、业务培训、交流研讨等活动,让工作人员深入了解公共文化服务关键程度、意义,明确自身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职责、使命。同时,高校图书馆还应树立以读者为核心服务理念,将满足读者文化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在服务过程中同时要着重与读者沟通、互动,了解读者需求以及意见,持续改进服务质量,图书馆可以设立读者意见箱、开展读者满意度调查等活动,收集读者反馈信息,并根据反馈信息调整服务策略以及服务内容。另外,高校图书馆还应加大与其他部门联手与交流的力度,形成工作合力。可以与学校的宣传部、学生处、团委等部门协作进而一道开展文化活动,扩大活动的带动力和覆盖面,同时还可以与当地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文化机构奠定协作关系,达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一道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
(二)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虽说已经出台一些与图书馆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但在高校图书馆助力公共文化服务方面,还缺乏具体的、针对性的法律法规持助的政策。所以,政府应加快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高校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地位、作用、职责,规范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行为以及服务标准。可以制定《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办法》,对高校图书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范围、内容、方法、经费保障等方面作出明确要求,为高校图书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法律依据、政策持助。同时,高校图书馆自身也应奠定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加大对服务过程监督以及管理。可以制定服务规范、工作流程、考核评价等制度,明确工作人员岗位职责以及工作要求,确保服务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以及科学化,奠定服务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定期对工作人员服务质量实行考核评价,将考核效果跟绩效工资、职称评定等挂钩,激励工作人员提升服务水平。
(三)发挥图书馆联盟统领作用
图书馆联盟是由很多个图书馆自愿组成的联合体,目的是达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参与图书馆联盟建设,发挥图书馆联盟的统领作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经过图书馆联盟,高校图书馆可以与其他成员馆实行馆藏资源共享。奠定联合目录数据库,读者可以经过该数据库查询联盟内各图书馆的馆藏信息,实行一站式检索、通借通还服务,这样不仅仅可以提升馆藏资源的利用率,还可以为读者供给更加便捷的服务。图书馆联盟还可以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以及培训项目。高校图书馆可以与其他成员馆联合举办讲座、展览、读书活动等。提高活动的带动力和覆盖面,同时还可以开展图书馆员培训、学术交流等活动,提升图书馆员专业素质、服务能力。
(四)拓展多种服务项目
一是开展阅读推广活动。阅读是获取知识、提升素养关键路径,高校图书馆可以结合不同读者群体特点、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针对中小学生,可以举办绘本阅读、亲子阅读等活动,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致、阅读能力,针对大学生可以举办读书分享会、学术讲座等活动,引导他们深入阅读经典著作然后拓宽学术视野。针对社区居民从而可以举办主题阅读活动、图书漂流活动,营造全民阅读的良好意境。二是供给文化咨询服务。高校图书馆持有丰富的馆藏资源、专业图书馆员可以为公众供给文化咨询服务,为读者供给文献检索、参考咨询、科技查新等服务,帮助他们处理在学习、工作以及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还可以开展文化调研、文化策划服务,为政府以及文化机构供给决策参考以及文化活动策划方案。
三、结语
说到底在文旅融合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助力公共文化服务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重要的现实意义。经过奠定意识保障制度、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发挥图书馆联盟统领作用、拓展多种服务项目等举措,高校图书馆可以发挥自身的资源强项以及专业能力,为公众供给更加优质、便捷、多样化的公共文化服务,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为文旅融合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曹意 . 高校图书馆助力地方公共文化服务研究 [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0,(12):116-118.
[2] 柳英 . 文旅融合 : 高校图书馆助力公共文化服务新路径 [J].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9,(04):55-58.
[3] 彭亮 . 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助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探索 [J]. 图书馆论坛 ,2019,39(06):14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