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打击乐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生活化教学策略
夏中会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三十二学校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一、引言
民族打击乐器历史悠久、种类丰富,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与精神内涵。在小学音乐教育阶段引入民族打击乐器教学,不仅能够丰富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还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然而,当前部分小学音乐课堂在开展民族打击乐器教学时,往往局限于教材内容,教学方式较为单一,缺乏与学生日常生活的有效联结。这种脱离生活的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使得学生难以真正理解民族打击乐器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因此,探索民族打击乐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生活化教学策略,成为提升小学音乐教学质量、推动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课题。
二、民族打击乐器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现状
在小学音乐教育体系中,民族打击乐器教学虽已受到一定重视,但实际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教学价值的充分发挥。从教学内容来看,多数课堂依赖固定的教材曲目,所选曲目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关联度较低,学生难以从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找到与民族打击乐器的共鸣点,导致对乐器的认知仅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体会乐器所传递的情感与文化内涵。
从教学方法层面分析,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解、示范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和技能训练。这种教学方式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忽视了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年龄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学习积极性不高,对民族打击乐器的学习兴趣逐渐降低,进而影响教学效果。此外,教学过程中缺乏对生活元素的融入,未能将民族打击乐器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场景相结合,使得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难以实现知识的迁移与拓展。
三、民族打击乐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挖掘生活化教学素材,丰富教学内容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挖掘生活中的民族打击乐器教学素材,能够让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寻找与民族打击乐器相似的音色。例如,生活中的敲门声、水流声、风吹树叶的声音等,这些自然与生活中的声音都可以作为教学素材,帮助学生理解民族打击乐器的音色特点。同时,教师可以收集生活中具有民族特色的元素,将其融入到民族打击乐器教学中。比如,传统节日中的民俗活动,如春节的庙会、元宵节的灯会等,这些活动中往往会有民族打击乐器的演奏,教师可以将这些活动中的音乐元素整理成教学素材,让学生在了解传统节日文化的同时,感受民族打击乐器在民俗活动中的作用。此外,还可以从生活中的传统工艺品、服饰图案等方面汲取灵感,将其与民族打击乐器的历史、文化背景相结合,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乐器的过程中,更全面地了解民族文化。
(二)运用生活化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生活化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创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民族打击乐器的魅力。例如,创设“校园运动会”的情境,让学生运用民族打击乐器为运动会中的跑步、跳绳等项目伴奏,模拟运动会的热闹氛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将民族打击乐器与自己熟悉的校园生活场景相结合,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学习积极性。游戏教学法也是深受小学生喜爱的教学方法,将民族打击乐器教学与游戏相结合,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和技能。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民族打击乐器相关的游戏,如“音色猜猜猜”游戏,让学生通过听不同民族打击乐器的音色,猜测乐器的名称;或者设计“节奏传递”游戏,让学生用民族打击乐器传递不同的节奏型,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合作能力。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音乐素养。
(三)构建生活化教学评价体系,完善教学反馈
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构建生活化的教学评价体系,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学改进提供有力依据。在评价内容上,不仅要关注学生对民族打击乐器演奏技巧的掌握,还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参与度以及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例如,评价学生是否能够主动参与到生活化的教学活动中,是否能够在活动中积极与同伴合作;评价学生是否能够从生活中发现与民族打击乐器相关的元素,是否能够理解民族打击乐器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等。在评价方式上,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采用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学生自评时,让学生回顾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总结自己在民族打击乐器演奏技巧、情感体验以及文化理解等方面的进步与不足;学生互评时,引导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客观评价同伴的学习情况,提出合理的建议;教师评价时,要结合学生的自评与互评结果,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注重对学生的鼓励与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四、结语
将生活化教学策略融入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民族打击乐器教学,是提升教学质量、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通过挖掘生活化的教学素材,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让民族打击乐器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构建生活化的教学评价体系,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学改进提供支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小学音乐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生活化教学策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发展需求,优化教学过程,让民族打击乐器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为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打击乐器教学的发展提供更多有益的参考,推动小学音乐教育事业迈向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谢国刚 . 敲响学生心中的乐符——巧用打击乐器“击”活小学音乐课堂的实践与研究[J]. 广东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2022.
[2] 金恒冰 . 小学音乐生活化教学研究 [J]. 江苏省今日教育集团教育周刊电子报纸,2024.
[3] 相东 . 打开学生灵敏的耳朵聆听中国传统民乐——小学民族器乐欣赏教学策略的探究[J]. 江苏智慧教育云平台,2023.
[4] 张悦 .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国民族乐器必要性的探究[J]. 广东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2022.
[5] 陈晨 . 让民族乐器绽放璀璨光芒——民族乐器与小学音乐教学的融合策略[J]. 江苏智慧教育云平台,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