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2+N 模式:生活化视角下大班自主劳动开展路径探析

作者

储胡娟

昆山开发区夏驾幼儿园 江苏昆山 215300

陶行知先生说:“要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社会中去,教学与生活融合起来。”通过利用大自然、生活中的生活化资源,实施劳动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培养其良好的劳动习惯和自我服务能力,还可以提升其合作意识、集体意识、为他人服务意识,帮助其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为其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下面将结合本园实际教学案例,对针对大班幼儿的劳动教育课程的形式和内容进行阐述。

一、引导、推动,提升劳动技能

(一)引领劳动,培养劳动技能

陶行知先生依据丰富的教育经验提出有关提问的观点认为:“教育的本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当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改变教育引导与提问的模式。”幼儿劳动教育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让其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 结合大班幼儿的劳动需求,我们创设了学习做饭、整理房间等劳动课程。课程中幼儿们需要通过观看视频资料、观察老师的操作方法、自己动手实践等途径,学习、掌握炒鸡蛋、煮面条等简单的做饭技能,及整理衣柜、布置房间等家务技能。通过学习、实践,幼儿们不仅掌握了这些技能,还在老师的夸奖中获得了满满的成就感,逐渐建立起了“我能行”的自信心。

(二)启发、支持,贡献劳动价值

陶行知在《为生活而教育》一书中,通过大量调查国内教育模式与教学理念后提出:幼儿并不具备完善的行为价值观念,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来源于他们与外界事物之间的互动。而劳动实践是丰富幼儿劳动技能,培养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等劳动品质,及服务他人意识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劳动课程中,教师应积极发掘各种契机,借此创设丰富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让幼儿通过劳动实践切实感受劳动的辛苦、劳动的宝贵价值,从而形成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及主动奉献、感恩回报等优秀品质。

二、创新、延展,丰富劳动体验

(一)创新活动,丰富体验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与生活一摩擦便立刻起教育的作用,摩擦者与被摩擦者都起了变化,便都受了教育”。幼儿教育工作不能独立于生活而存在,而是应当以生活为中心,劳动的形式和内容丰富多样,教师还可以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引导其对劳动课程进行创新,如将劳动与幼儿喜爱的游戏活动结合起来,将劳动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结合起来等。这不仅可以提升劳动课程的趣味性,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还可以让幼儿能力得到更充分的锻炼。

(二)延展活动,拓宽视野

陶行知在《为生活而教育》一书中的观点认为:幼儿思维具有抽象化与非线性的显著特征,在引导幼儿自主实施生活化劳动活动时,教师还应放宽视野,引导幼儿结合生活实际对课程内容进行不断的延展,在融入丰富多样的生活内容的过程中,让课程变得更加饱满、更加丰富、更富教育内涵。这不仅可以让幼儿感到耳目一新,还可以促进其能力、素养的不断发展。

三、联动、合作,深化教育成效

(一)积极联动,强大助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能的发展,大班幼儿的劳动需求也随之丰富,且幼小衔接的关键时期对幼儿劳动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满足这些需求、要求,仅仅依靠幼儿园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应积极联动各方力量,尤其是家庭力量,通过家园合作为幼儿劳动活动提供更为丰富的资源、环境,为幼儿劳动能力的发展提供更为充足的助力。

为了更好地满足大班幼儿的劳动需求,我们利用班级微信群、家长会、幼儿上下学等途径、时机,主动向家长传递教育部关于加强幼儿劳动教育的指导思想,并结合实际案例为家长解析幼儿参与家务劳动对于幼儿身体素质锻炼、能力发展、品质修养等的益处,取得家长的认同、支持,建立良好的家园联动“ ω2+N′′ 劳动教育环境,为后续创设、实施更为丰富的家务劳动活动做好准备工作。

(二)巧用资源,创设活动

陶行知先生说过:“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在家园联动共同创设劳动教育活动时,教师还应充分发掘、巧妙利用幼儿园、家庭所能提供的各种资源、条件,创设丰富多样的,从幼儿园延伸到家庭的劳动教育课程。这不仅可以为幼儿创造更为完善的劳动学习环境,也可以在家庭、幼儿园的共同作用下,将劳动教育渗透于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劳动品质。

在幼儿园课程中我们引导幼儿实施各种劳动活动,幼儿们都做的很好,自理能力、劳动素养都有很大的提升。但部分家长在家里很少让幼儿做这些事,于是我们发起了“今天我做主”主题活动,即每个家庭每周拿出一天时间,由幼儿负责给每个家庭成员分配家务劳动,同时自己也要亲自参与。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劳动形式和内容,也可以激发幼儿的好胜心、责任心,促使幼儿在“当家作主”、争评“最美小主人”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丰富的劳动技能、形成主动劳动的习惯、塑造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

总的来说,以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作为引导,基于 ω2+N′′ 模式创设幼儿劳动教育课程,不仅可以为幼儿提供足够丰富的劳动资源和环境,让幼儿的需求、体能得到充分的满足和锻炼,还可以让幼儿的情感、心理、人格都得到健康发展,对其身心健康发展有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可以为其后续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霜 . 幼儿园劳动教育之生活化劳动课程实施路径分析 [J].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教育),2023,(9):128-131.

[2] 杨丽彬 . 生活化课程视域下幼儿劳动教育的思考与探究 [J].天津教育,2023,(19):168-170.

[3] 谢玉香 . 新时代幼儿园生活化劳动教育实施策略初探 [J]. 成才之路,2023,(13):1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