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协同治理视角的医院多院区采购流程整合与效率提升研究

作者

杨传架

330327197812191995 上海市 201101

引言

在医疗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多院区已成为大型医院扩张的重要模式。然而,多院区的分散化管理使得采购流程面临诸多挑战,如资源难以统筹、流程衔接不畅等。协同治理理论为解决这一复杂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其强调多元主体通过协作实现公共事务的高效治理。本文将协同治理理论引入医院多院区采购管理领域,深入分析采购流程整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构建整合框架并提出效率提升路径,旨在为医院多院区采购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协同治理视角下医院多院区采购流程现状分析

医院多院区采购流程的现状

目前,多数医院多院区采购流程呈现出较为分散的状态。各院区往往拥有相对独立的采购部门和采购流程,在采购计划制定、供应商选择、招投标、合同签订以及物资验收等环节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作。

在采购计划制定环节,各院区根据自身的需求独立制定采购计划,没有进行整体的统筹规划,导致部分物资重复采购,而部分物资又出现短缺的情况。例如,某大型三甲医院的两个院区在同一时间段内分别采购了大量相同型号的医疗设备,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供应商选择方面,各院区各自为政,选择的供应商不同,难以形成规模采购优势,不仅增加了采购成本,也不利于对供应商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评估。在招投标环节,由于各院区的招投标流程和标准不统一,容易出现不公平竞争的现象,影响采购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合同签订环节,各院区与供应商签订的合同条款存在差异,给合同的履行和管理带来了困难。物资验收时,各院区的验收标准和流程不一致,可能导致不合格的物资进入医院,影响医疗服务的质量。

存在的问题

1. 协同性不足

各院区在采购过程中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形成了 “信息孤岛”。采购部门、使用部门、财务部门等之间的协作也不够顺畅,导致采购流程衔接不畅,效率低下。例如,采购部门制定的采购计划没有充分考虑使用部门的实际需求,使用部门在物资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也不能及时反馈给采购部门,影响了采购工作的顺利开展。

2. 资源配置不合理

由于各院区独立采购,难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部分物资在某个院区积压,而另一个院区却需要紧急采购,增加了采购成本和库存成本。同时,供应商资源也没有得到充分整合,无法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影响了采购物资的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

3. 管理成本较高

分散的采购流程导致管理成本增加。各院区需要设立独立的采购机构和人员,增加了人力成本和管理费用。同时,由于采购流程不统一,需要制定不同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增加了管理的复杂性和难度。

协同治理视角下医院多院区采购流程整合框架构建

整合目标

基于协同治理视角,医院多院区采购流程整合的目标是实现各院区采购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共享,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保证采购物资的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最终提升医院的整体运营效益和医疗服务质量。

整合原则

1. 协同合作原则

强调各院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建立有效的沟通与协作机制,形成采购管理的合力。

2. 整体优化原则

从医院整体利益出发,对采购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和优化,实现采购资源的最优配置。

3. 信息共享原则

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采购信息的实时传递和共享,消除 “信息孤岛”。

4. 权责清晰原则

明确各院区、各部门在采购流程中的职责和权限,避免出现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的现象。

整合内容

1. 组织架构整合

建立跨院区的采购协同治理委员会,由医院高层领导、各院区采购负责人、使用部门代表、财务部门代表等组成。该委员会负责制定统一的采购策略和制度,协调各院区之间的采购工作,解决采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在各院区设立采购协同小组,负责落实委员会的决策,执行具体的采购任务。

2. 流程整合

对采购计划制定、供应商选择、招投标、合同签订、物资验收等环节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整合。

在采购计划制定环节,各院区使用部门根据实际需求提出采购申请,由采购协同小组进行汇总和审核,结合医院的整体发展规划和库存情况,制定统一的采购计划。

供应商选择方面,建立统一的供应商评估和管理体系,对供应商的资质、信誉、产品质量、价格等进行综合评估,选择优质的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招投标环节,制定统一的招投标流程和标准,由采购协同治理委员会组织实施,确保招投标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

合同签订环节,采用统一的合同范本,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由采购协同治理委员会进行审核和监督。

物资验收环节,制定统一的验收标准和流程,由各院区的验收小组按照标准进行验收,并将验收结果及时反馈给采购协同小组。

基于协同治理的医院多院区采购效率提升路径

建立健全协同治理机制

1. 建立沟通协调机制

定期召开采购协同治理委员会会议,加强各院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及时解决采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利用信息平台建立实时沟通渠道,方便各部门之间随时交流信息。

2. 建立利益协调机制

在采购流程整合过程中,难免会涉及到各院区的利益调整。因此,需要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平衡各院区的利益关系。例如,在采购成本分摊、物资分配等方面制定合理的方案,确保各院区的利益得到保障,提高各院区参与协同采购的积极性。

3. 建立监督评价机制

建立健全监督评价机制,对采购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和评价。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定期对采购工作进行检查,确保采购流程的规范执行。同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采购效率、采购成本、物资质量等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采购策略和流程。

加强信息共享与技术支持

1. 完善信息共享平台

不断完善采购信息管理平台,提高平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加强信息平台与医院其他信息系统的对接,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例如,将采购信息平台与医院的 HIS 系统、财务系统等对接,实现采购数据与医疗数据、财务数据的实时共享,为采购决策提供更加全面的支持。

2. 引入先进技术

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采购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为采购计划制定、供应商选择、风险预警等提供科学依据。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预测物资的需求趋势,合理制定采购计划;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供应商的信誉和履约能力进行评估,降低采购风险。

优化人力资源管理

1. 加强人员培训

定期组织采购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协同意识。培训内容包括采购专业知识、协同治理理念、信息平台操作等方面,使采购人员能够适应协同采购的工作要求。

2. 建立激励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对在协同采购工作中表现优秀的部门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将协同采购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对工作不力的部门和个人进行问责。

案例分析

以某大型三甲医院为例,该医院拥有三个院区,之前采用分散采购模式,存在采购效率低下、成本较高、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该医院基于协同治理视角,对采购流程进行了整合。

首先,成立了采购协同治理委员会,由医院院长担任主任,各院区负责人、采购部门、使用部门、财务部门等代表组成。委员会制定了统一的采购策略和制度,协调各院区之间的采购工作。

其次,对采购流程进行了整合,建立了统一的采购信息管理平台。在采购计划制定环节,各院区使用部门通过信息平台提交采购申请,采购协同治理委员会进行汇总和审核,制定统一的采购计划。在供应商选择方面,建立了供应商评估体系,对供应商进行统一评估和管理。在招投标环节,由委员会组织实施,确保公平、公正、公开。

最后,建立了沟通协调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和监督评价机制,加强了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和监督。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该医院多院区采购流程的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采购成本降低了 15% ,库存周转率提高了 20% ,物资供应的稳定性也得到了有效保障。

结论与展望

结论

本文基于协同治理视角,对医院多院区采购流程整合与效率提升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医院多院区采购流程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构建了采购流程整合框架,并提出了效率提升路径。案例分析表明,基于协同治理视角的采购流程整合能够有效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优化资源配置。

展望

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协同治理理念的深入应用,医院多院区采购管理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各院区之间的协同合作,不断完善采购流程整合框架和效率提升路径。同时,要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推动采购管理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发展,提高采购管理的水平和效率。此外,还应加强与供应商的战略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供应链体系,共同应对市场变化和风险挑战,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陈振明。公共管理学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2] 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

[3] 李瑞锋,王颖。协同治理理论在公立医院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J]. 中国医院管理,2019,39 (05):11- 13.

[4] 刘庭芳,刘勇。中国医院评审实务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5] 王虎峰,张旸。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与医院管理创新 [M].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9.

[6] 陈敏,李雪梅。医院多院区采购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J]. 中国卫生经济,2018,37 (08):89- 91.

[7] 赵宁,张艳丽。协同治理视角下的公立医院供应链管理模式研究 [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20,13 (02):56- 61.

[8] 黄葭燕,陈英耀。医院运营管理 [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9] 刘国恩。健康经济学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10] 周绿林,李绍华。卫生经济学 [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