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教学在幼儿园科学启蒙中的实践与探索
吴春
云南省临沧市云县县城中心幼儿园 675800
一、引言
幼儿阶段是科学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儿童对周围世界充满天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然而,传统幼儿园科学教学中存在教学形式单一、知识传授生硬等问题,难以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游戏作为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具有趣味性、互动性和自主性等特点,将游戏与科学启蒙有机结合,构建游戏化教学模式,成为提升幼儿园科学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幼儿园教育实践,对游戏化教学在科学启蒙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索,旨在为幼儿园科学教育实践提供借鉴。
二、游戏化教学在幼儿园科学启蒙中的价值
游戏化教学契合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在科学启蒙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游戏化教学将抽象的科学知识转化为具体可感的游戏活动,符合幼儿“做中学”“玩中学”的学习规律。例如,在认识植物生长的科学活动中,教师通过“种子成长记”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分别扮演种子、阳光、雨水等角色,在互动游戏中理解植物生长的条件,这种学习方式远比单纯的图片讲解更有效。
游戏化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科学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在游戏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会转化为持续的探究动力。当科学知识融入游戏情节时,幼儿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观察、提问和尝试,这种自发的探究行为是科学学习的核心要素。研究表明,在游戏化科学活动中,幼儿的专注时长明显延长,提问频率显著提高,表现出更强的学习主动性。同时,游戏化教学为幼儿提供了安全的试错空间,幼儿在游戏中可以大胆尝试、反复验证,逐步建立科学探究的信心。
此外,游戏化教学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综合科学素养。科学启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包括探究能力、思维方式和合作意识的培养。在游戏化科学活动中,幼儿需要通过观察发现问题、通过操作寻找答案、通过交流分享经验,这一过程能有效发展其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有趣的磁铁”游戏中,幼儿通过尝试不同材料与磁铁的互动,自主总结磁铁的特性,这种探究过程正是科学思维形成的基础。同时,小组合作类科学游戏还能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游戏化教学在幼儿园科学启蒙中的实践策略
(一)立足生活经验,设计游戏主题
幼儿的科学学习源于生活,游戏化教学主题应紧密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选择幼儿熟悉且感兴趣的内容。教师可从幼儿的日常生活环境中挖掘科学教育素材,如自然现象、动植物生长、常见物品特性等,将其转化为游戏主题。例如,针对幼儿对天气变化的好奇,设计“小小气象员”游戏,让幼儿通过观察记录、模拟播报等环节,了解常见天气现象及特征;结合幼儿对食物的兴趣,开展“食物旅行记”角色扮演游戏,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消化系统的工作原理。
(二)创设游戏化环境,营造科学氛围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游戏化科学启蒙需要创设富有探索性的游戏环境。幼儿园可通过室内区域设置和户外环境改造,打造全方位的科学游戏空间。室内可设置科学发现区,提供放大镜、磁铁、温度计等工具,以及各种可供探索的材料,如不同材质的积木、种子、电池等,让幼儿在自由活动中随时开展科学小游戏。户外可利用自然角、种植园等区域,开展“照顾小植物”“观察昆虫”等持续性游戏活动,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三)融合多元游戏形式,丰富探究体验
不同类型的游戏能为幼儿提供不同的科学探究体验,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合适的游戏形式,实现多元游戏的有机融合。角色游戏可用于模拟科学场景,帮助幼儿理解抽象概念;探索性游戏能为幼儿提供自主操作的机会,培养其实践能力;规则游戏可帮助幼儿理解科学规律,形成规范意识。教师可设计多层次的游戏环节,逐步引导幼儿深入探究。例如,在“神奇的不倒翁”游戏中,先让幼儿自由玩不倒翁,感受其特性;再通过“拆一拆”游戏,观察不倒翁的内部结构;最后开展“做一做”游戏,让幼儿尝试制作简易不倒翁,在动手过程中理解重心原理。这种由浅入深的游戏设计,能有效引导幼儿从感知到理解、从体验到创造,逐步深化对科学知识的认识。
四、结论与展望
游戏化教学为幼儿园科学启蒙提供了有效的实施路径,其在激发幼儿科学兴趣、培养探究能力和提升科学素养方面的作用已得到实践验证。通过立足生活经验设计游戏主题、创设游戏化环境、融合多元游戏形式和优化教师指导等策略,能够构建符合幼儿认知特点的科学启蒙模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感受科学的乐趣,形成初步的科学思维,为幼儿的科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助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M].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刘占兰 .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M]. 北京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3] 周兢 . 幼儿园游戏与教学的整合研究 [J]. 学前教育研究 ,2020(05):32-38.
[4] 王春燕 .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M]. 南京 :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5] 李季湄, 冯晓霞.《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6] 邱学青 . 幼儿游戏指导策略 [M]. 北京 :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