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作者

毕晓琳

辽宁省 大连市普兰店区高级中学 116200

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具有很强的逻辑性、系统性以及抽象性,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思维、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的要求都比较高。高中生的学习基础、认知程度、学习习惯以及学习兴趣之间都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一概而论、统一标准的教学模式经常忽视了这些差异,使得部分学生难以适应教学进程。另外一部分基础较好或者能力较强的同学则会陷入“吃不饱”、“消化不良”的困境,缺少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所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差异化教学十分重要。

一、分层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分层教学法是一种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进行分组教学的方法,旨在实现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核心理念是尊重每位学生的独特性。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学生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主动地建构新知识,并非信息的简单接受过程。它是学生通过与环境、他人不断发生作用,在原有认知结构上重新调整、重组,逐渐内化为自身知识体系的过程。分层教学法即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储备以及认知水平,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合的学习内容与任务,在原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不断促进学生构建新的知识体系。这种分层、分类的教学方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上,让学生在各自的知识水平上,不断产生认知的发展和变化。

(二)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人是有多种智能的,人具有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等,每个人在各方面的智能发展情况也是有差别的。在分层教学法下,教师可以按照数学能力水平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基于学生能力层次开展教学活动,丰富教学资源 [1]。分层教学就是依据这个理念,根据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能力的差异,确定各种各样的不同的目标和策略,以学生个人潜在的才能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多元智能理论给分层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启发教师要关注学生多样化的需要。

二、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科学合理的分层依据

科学合理的分层依据是高中数学分层教学能否有效实施的前提条件,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的质量这些量化的数据,全方位地剖析学生数学水平与学习能力,进而做到恰当划分学习层级。同时,教师也要留意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兴趣这些方面,不可只是依照成绩进行分层。分层还要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当学生的学习状况出现变化的时候,要立刻开展调整,保障教学工作符合性和公平性。在分层操作过程当中要顾及到每一位学生所具有的不同之处和发展需要,促使他们自主依照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层次,进而增进自身的学习信心并提高主动意识,以此达成分层教学最理想的效能。

例如,高中数学人教版《集合的基本关系》中,可以参考学生的以往的数学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的情况等。在结合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的分析的基础上,将其分为基础层、提高层、拓展层。如基础层的学生对集合的交集、并集等一些基础知识掌握不足,应该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层的学生对集合的一些运算比较熟练,但是对一些集合的性质的运用理解不透彻,需要加强对分析和归纳方面的练习。而拓展层的学生对集合的理解较好且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可以通过集合的证明及利用集合的思想迁移练习,以此达到拓展的效果。

这样进行分层,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需求。

(二)分层教学目标设定

分层教学目标设定是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核心环节,要依照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发展需求,科学制订清晰、具体、可达成的教学目标。基础层重点在于牢固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熟悉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保证学生具备必要的数学素养和应用能力,提高层在巩固基础的基础上,重视发展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增强解决比较复杂问题的能力。拓展层关注拔高和革新,重视数学思维的深入拓展和灵活应用,发展学科竞赛或者自主探究能力,恰当设置不同的目标,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推进全面开展。

例如,高中数学人教版《函数的概念及性质》中,基础学生的目标是能够准确把握函数的概念、表示方法,能够准确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能够解决简单的基本问题。提高目标是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能够进一步了解函数性质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函数性质解决一些较复杂的问题,比如函数性质与图像变化的关系。拓展是能够根据对函数概念的理解,能够灵活应用函数思想来解决较复杂的题目,或者具有创新性的题目。这样层层递进,学生能在各自层次上有效的得到提升。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分层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和方法分层是有效分层的前提。基础层面要以巩固核心概念、基本公式、常见类型题等内容为主,重点突出,方法要通俗易懂,要多进行重复练习,帮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层面需要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 , 增加一些探究性质的问题以及综合性的题目 [2]。教学方式要以启发引导、思维锻炼为主 ,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向上的能力 , 拓展层面要侧重于高难问题和创新能力 , 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法来教学 , 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新精神 , 通过内容与方法分层教学, 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去学习。

例如,高中数学人教版《任意角的概念与弧度制》中,其中基础层主要讲解任意角的概念以及熟悉了解弧度制与角度制的换算,教学方法主要是运用直观图示与实例讲授的方式,让学生对概念有初步了解。提高层讲解了与单位圆和任意角的关系,并掌握了利用弧度制的解题方法,在方法上采用启发式讲解、举例题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迁移与应用。而拓展层主要探究了弧度与函数图像的变化关系,在教学方法上更偏向于探究式和思维拓展等方法,通过提出研究性的问题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

结论:分层教学法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整体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以分层教学为核心思想 , 科学分层、因人施教、差异评价 , 使差生能扎实基础知识 , 优生能得到拔高拓展 , 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实现差异化培养。随着教育理念、信息技术的发展。未来分层教学必将更加智能、精准,给高中数学教学改革注入新的活力,使更多的学生可以更好的提升学习成绩、发展思维,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更好地适应社会。

参考文献

[1] 孙慧 . 分组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J]. 课程教育研究 ,2022(18):9.

[2] 李想 . 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3(22):26-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