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科普在药学课程思政中的应用策略
黄兰雅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雅安 625000
一、引言
随着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对药学人才的要求不仅局限于专业知识和技能,更注重其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素养。课程思政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在药学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医药科普作为传播医药知识、提高公众健康意识的重要手段,与药学课程思政有着紧密的联系。将医药科普融入药学课程思政,能够丰富思政教育内容,创新思政教育方式,提高思政教育效果。
二、医药科普与药学课程思政的内在联系
(一)目标一致性
医药科普的目标是向公众传播科学、准确、实用的医药知识,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和自我保健能力,促进公众对医药行业的理解和支持。药学课程思政的目标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药学专业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两者都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目标上的一致性。
(二)内容互补性
医药科普涵盖了药物的研发、生产、使用、管理等各个环节的知识,以及常见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等方面的内容。药学课程思政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法律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医药科普可以为药学课程思政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案例,使思政教育更加生动、具体;药学课程思政可以为医药科普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和伦理规范,确保科普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两者在内容上具有互补性。
(三)方法协同性
医药科普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如科普讲座、科普展览、科普宣传册、网络科普等,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医药知识。药学课程思政也可以借鉴这些方法,结合药学专业特点,采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社会实践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政学习。两者在方法上具有协同性,可以相互借鉴、相互促进。
三、医药科普对药学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
(一)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
通过参与医药科普活动,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医药行业在保障公众健康、促进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感受到药学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增强对药学专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职业责任感。
(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医药科普直接面向公众,旨在提高公众的健康水平。学生在参与科普活动的过程中,能够亲身体验到为公众服务的快乐和成就感,从而培养关心社会、关爱他人的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观。
(三)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医药科普活动需要学生与公众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这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科普活动通常需要学生组成团队共同完成,在团队中学生需要相互协作、相互配合,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合作能力。
(四)丰富思政教育内容和形式
传统的药学课程思政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内容相对单一,形式较为枯燥。医药科普为思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如通过介绍医药领域的先进人物事迹、重大科研成果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和科学精神;通过开展科普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思政教育的内涵,提高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当前药学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
(一)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融合不够紧密
在药学专业教学中,部分教师仍然存在重专业轻思政的观念,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到专业教学中,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两张皮”的现象较为突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二)思政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吸引力
药学课程思政的内容往往比较抽象和空洞,缺乏与药学专业实际的紧密结合,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同时,思政教育形式单一,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缺乏互动性和参与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思政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
目前,药学课程思政的评价主要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教师的课堂表现为主要依据,评价方式单一,评价内容不够全面,不能准确反映学生的思政素养和教师的思政教学效果。缺乏科学合理的思政教育评价体系,不利于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四)教师思政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
部分药学专业教师缺乏思政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和认识不够深入,不知道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专业教学中。同时,教师自身的思政素养也有待提高,不能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五、医药科普在药学课程思政中的应用策略
(一)融入医药科普内容,丰富思政教育素材
在药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医药科普中的思政元素,将科普内容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例如,在讲解药物研发过程时,可以介绍科研人员为了攻克疾病难题,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在介绍合理用药知识时,可以强调药师的职业责任和使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医药领域的热点问题和社会现象,通过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拓展医药科普途径,创新思政教育方式
除了课堂教学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医药科普活动来拓展思政教育途径。例如,组织学生参加科普讲座、科普展览、科普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思政教育的内涵;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科普活动,如制作科普视频、发布科普文章等,扩大科普宣传的范围和影响力;开展科普竞赛活动,如科普知识竞赛、科普创意设计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三)创新医药科普方法,提高思政教育效果
在医药科普活动中,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科普方法,提高科普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例如,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讲述真实的医药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决策能力;采用情景模拟法,创设逼真的科普情景,让学生在模拟情景中体验和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采用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构建医药科普评价体系,保障思政教育质量
建立科学合理的医药科普评价体系,对保障思政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评价体系应包括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师的评价两个方面。对学生的评价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考试、作业、实践报告、小组评价等,全面评价学生的科普知识掌握情况、实践操作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思政素养等方面。对教师的评价可以从科普内容设计、科普方法运用、科普活动组织、思政教育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激励教师积极开展科普活动和思政教育。
六、结论
医药科普在药学课程思政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将医药科普融入药学课程思政,可以丰富思政教育内容,创新思政教育方式,提高思政教育效果,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素养。当前药学课程思政存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融合不够紧密、思政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吸引力等问题。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医药科普与药学课程思政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探索和完善应用策略,为药学人才培养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孙涛, 梅林. 药学文献检索课程促进科研育人前置的思考与实践[J]. 药学教育 , 2025, 41 (01): 111- 115.
[2] 俞书仁 , 黄卫红 , 孟春郎 , 等 . 高职药学专业“ 药物化学” 课程思政教学的探讨 [J].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 2024, (02): 147- 150.
作者简介:黄兰雅,女,1982.12汉,本科,副教授,主要从事药理学,临床药学,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