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实践与优化策略
陈星雨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三仓镇小学 224200
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大单元教学日益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教学组织形式。音乐学科的大单元教学突破了原有单节课教学的局限,将知识点有机整合,多维度培养学生音乐素养。优化大单元教学,成为当前小学音乐教育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为此本文拟在梳理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实践现状的基础上,探讨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期为小学音乐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1. 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实践
(一)大单元教学的概念与特点
大单元教学是一种以大主题为核心,整合相关知识点和技能点,形成完整教学单元的教学组织模式。它的主要特点包括:主题性,即大单元教学以一个总主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教学内容更加集中、紧凑;整合性,大单元教学将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整合,形成有机的知识网络;系统性,大单元教学强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的系统性,使教学过程更加完整、连贯。这些特点使大单元教学成为一种富有创新性和实效性的教学组织形式,为小学音乐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二)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的目标与内容设计
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的目标设计应该立足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全面考虑学生的音乐知识、音乐技能、音乐情感、音乐审美等方面的发展需求。具体来说,教学目标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如音高、节奏、节拍、力度等;发展音乐技能,如声音的控制、音准的把握、表情的处理等;培养音乐情感,感受音乐的美,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音乐审美能力,能够欣赏和评价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1]。在内容设计上,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应该遵循“主题引领、内容整合”的原则,以音乐主题为核心,选择富有教育意义、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音乐材料,如歌曲、乐曲、律动、音乐游戏等,还要关注内容的连贯性和递进性,合理安排教学难度,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是一个系统、动态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完善。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围绕单元主题,设计导入、探究、练习、展示、评价等教学环节,使教学过程更加流畅、有序。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恰当选择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欣赏法、创编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教师要开展多元音乐评价,采用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共评等多元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音乐学习,激发学生的进步动力。
2. 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优化策略
(一)整合精设计,单元贯通成体系
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要进一步增强单元内容的整合性和逻辑性。围绕单元主题,精心遴选音乐材料,突出重点,去蕪存菁,使单元内容前后贯通、环环相扣,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学内容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选取学生喜闻乐见的音乐元素,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音乐情境,在熟悉的旋律中感知新知,在生动的活动中体验音乐魅力。以苏少版五年级音乐上册《采莲谣》为例,教师可以将这首古老的民歌作为单元主题,围绕“认识民歌”这一核心目标,精心设计一系列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采莲谣》的旋律,感受民歌的特点;接着组织学生学唱歌曲,掌握其音高、节奏等音乐要素;再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体会民歌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最后鼓励学生尝试改编、创编民歌,提高音乐创新能力。通过这些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仅能够系统地掌握民歌的知识和技能,还能深刻地理解民歌的艺术魅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这种以单元主题为核心、整合音乐要素的教学设计,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集中、紧凑,使教学过程更加完整、连贯,从而提高音乐教学的系统性和实效性。
(二)联动多元法,艺教融合促成长
要进一步创新教学方法,增强互动性、参与性,让学生在亲历、参与中感悟音乐。如在歌曲教学中,以游戏导入旋律,在角色扮演中学唱歌词,以肢体律动表现节奏,在多感官参与中理解歌曲情绪。在鉴赏教学中,引导学生将听觉感受转化为想象画面,激发联想和创造。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营造沉浸式音乐情境,用动画、视频等直观演示音乐概念,用音乐软件辅助学生探究音乐规律。要加强音乐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实现艺术教育的协同育人,如引导学生欣赏民族器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感受民族艺术的独特魅力 [2]。让学生为音乐创编舞蹈,在肢体律动中深化对音乐节奏的理解,引导学生用美术形式表现音乐意境,在色彩和线条中探寻视觉与听觉的契合,在综合艺术活动中,学生能获得更丰富、更立体的审美体验,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也在跨学科探究中得以培养。
(三)评改双向行,多维反馈助提升
要创新评价模式,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立体化评价体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引导学生开展自评互评,在反思交流中不断完善;注重家长、社区参与评价,增强评价的开放性。评价内容要全面考查学生的音乐素养,兼顾音乐技能与审美情趣、创新意识等,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悟。如可设计即兴伴奏、自编肢体动作等任务,考查学生对音乐节奏感知和表现的能力。评价还要建立常态化的反馈改进机制。教师要及时分析评价结果,诊断共性问题,对症下药,改进教学得失。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改进,扬长避短。同时要注重学生评价后的反思总结,引导学生明确目标,找准努力方向。
结语:
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是音乐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优化大单元教学要在整体设计、联动实施、反馈评价等环节精准发力。教师要树立整体音乐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健全评价机制,引导学生在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中提升音乐素养,感受音乐之美,在美的沐浴中健康快乐成长。相信在广大音乐教师的不懈努力下,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必将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 王舒婷 .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的实践策略研究 [J].教师 ,2024,(11):93-95.
[2] 郭炎孙 . 围绕目标任务,遵循“逆向设计”——基于逆向设计理论的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的优化策略研究 [J]. 新校园 ,2023,(06):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