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互助教学模式实践探寻
马新
白城师范学院 吉林 白城 137000
摘要:近年来,在计算机不断普及的背景下,社会生产和管理模式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计算机学科越来越重要。作为高校计算机教师,通过在教学中合理应用互助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将一些计算机教学问题得到解决,使学生充分掌握各项计算机技能。因此,当前我国各大高校计算机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是如何高效开展互助教学,这是尤为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学习计算机带来的乐趣,加强学生计算机学习能力,而且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基于此,本文以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互助教学模式实践为研究对象,主要从互助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和特征、互助教学模式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互助教学模式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措施以及互助教学模式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应用的注意事项四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教学;互助教学模式
在21世纪,人们进入信息化时代,如今在人们的生活中处处都能见到计算机的身影,使人们的生产生活模式都发生很大的变化,通过学习计算机知识可以加强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其中包括信息处理能力,还有技术应用能力等等,这对学生将来迈进社会和就业都有一定的帮助。但是由于计算机技术学习是十分难的,而且该学科有着很强的实践性以及理论性,所以作为高校计算机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应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调整教学措施,解决教学难题,积极引入不同的教学模式,比如:互动教学模式等等,这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互助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1.1 基本内涵
就互助教学模式来讲,主要是指教学模式构建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此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之间彼此学习,合作探究,进而实现扬长避短的学习目标,获得显著的教学效果。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来说,互助教学模式有明显的区别,其利用互助式学习方法,将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困难有效克服,能够促进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激发其学习兴趣,让其可以积极参与到探究学习中。具体来讲,在高校积极开展互助教学,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学习成长,其既可以加强学生的学习竞争观念,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品德,又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学习价值,对加强学生专业能力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都是极其有利的。
1.2 基本特征
在互助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引导者,利用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学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助沟通,做到资源共享,营造轻松活跃的教学气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课堂可以真正活起来。一般来将,互助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1)互动性;(2)多样化评价;(3)教学的多样化。
2 互助教学模式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2.1 有利于创新计算机教学方法
现阶段,大部分高校计算机教学都不复杂,相当简单,也就是在教学中运用灌输教学模式,如果教师很长时间都运用该教学模式,就难以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不利于学生长时间的学习。但是当高校计算机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互助教学模式后,就能使该教学现状明显改善,利用互助式教学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促进课堂教学的创新,使教学技巧更加多样化。
2.2 有利于强化课堂主体之间的合作
众所周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通常是将教师作为主体,课堂教学效率较低。如果师生之间有效的交流,不能建立良好的学习关系以及教学关系,就不利于相互交流,首先,让教师不能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充分掌握,不能结合学生的情况,合理制定有效的教学措施,造成教学效果不显著。其次,让学生不好意思向教师请教,就算学生在学习中碰到难题或者有疑问,也害怕请教老师。但是如果高校计算机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互助教学模式,就能改变该教学情况,进一步夯实师生之间的教与学关系,让师生可以有效交流,让学生和学生之间也能展开高效讨论,将自己的学习想法进行交换,一起进步,加强学生计算机学习能力。
3 互助教学模式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措施
3.1 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通常是将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学生长期属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学习相当吃力。但是互动教学模式出现后,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计算机教学中不可以仅仅向学生讲授计算机操作程序以及课本内容,此教学方法过于被动,学生很难积极参与到教学中,造成学习效率很低。因此,作为高校计算机教师,必须要彻底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与学生加强在课堂上的互动沟通,建立教师和学生互相帮助、一起学习的气氛,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更加深厚的情感。在教学中运用很多与学生进行互动的方法,结合每个问题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课程内容,不断创新,在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使学生在任何时候都以主体地位,积极参与到学习中,进而将互助教学模式的显著优势真正实现,大幅度提升教学效率。
3.2 认真做好互助小组分组工作
教师将课堂教学原则和有关教学流程进行明确后,接下来必须要合理划分小组。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分配时,必须要遵循组外同质和组内异质的基本原则,否则学生之间就很难有效交流,做到扬长避短,让学生可以获得良好的学习过程,积极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如:对计算机语言进行讲解时,教师能够以组为单位,将班级学生分成多个小组,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每个小组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能基本相似,应该有很大的不同,既有学习成绩好的,又有学习成绩差的。然后,教师需要结合本课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计算机语言有哪些特点?学习计算机语言有哪些方法等等。使学生利用协作互助学习,独立思考,将问题有效解决。在教师将每个小组的成本进行确定后,可以从小组中选出责任感强且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作为小组组长,保证小组可以正常交流。
4 结语
总而言之,互助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和心理成长,而且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和学习。作为高校计算机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时必须要严格遵循互动式教学原则,不能使教学方法过于形式化,不能只是应付态度来做好教学任务,应该将自身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积极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可以更加进一步的掌握和了解计算机知识。
参考文献:
[1] 胡秀浩.互助教学模式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06):166+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