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幼儿园自主游戏中教师对幼儿受挫能力的引导与培养》

作者

张辉

徐州市公园巷幼儿园

一、引言

幼儿园自主游戏是幼儿在园期间重要的活动形式,它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去探索、创造和互动。然而,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挫折,如搭建积木时结构倒塌、角色扮演中被同伴拒绝等。这些挫折体验对于幼儿心理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教师在其中起着关键的引导和培养作用,关乎幼儿心理受挫能力的提升以及整体心理健康。

二、幼儿在自主游戏中常见的挫折及心理表现

(一)游戏任务失败带来的挫折

在自主游戏中,幼儿可能会给自己设定一些游戏任务,比如用拼图拼出完整图案、用彩泥捏出特定造型等。当他们经过努力却无法完成任务时,往往会产生挫折感。此时幼儿可能会表现出沮丧、生气,甚至可能会扔掉手中的玩具,不愿再继续尝试。

(二)同伴交往冲突引发的挫折

幼儿在自主游戏里进行同伴交往时,可能会因为争抢玩具、角色分配不均等问题产生冲突。例如在玩过家家游戏中,两个幼儿都想当“妈妈”,如果协商无果,被拒绝的幼儿可能会感到难过、委屈,觉得自己不被喜欢,进而可能会选择退出游戏,独自在一旁哭泣。

(三)自身能力局限导致的挫折

每个幼儿的发展速度和能力水平存在差异,在自主游戏中,一些幼儿可能会因为自身动作不够协调(如在体育游戏中跑不快、跳不高)或认知能力有限(如在棋类游戏中理解不了规则)而遭遇挫折。他们可能会因此产生自卑心理,在后续的游戏中表现得退缩、不敢积极参与。

三、教师在幼儿自主游戏中引导和培养幼儿受挫能力的重要性

(一)促进幼儿心理韧性发展

当教师引导幼儿正确面对游戏中的挫折时,幼儿能够逐渐学会在困难面前不轻易放弃,培养出坚韧的心理品质。这种心理韧性将伴随他们一生,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未来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二)提升幼儿社交能力

通过处理游戏中因同伴交往引发的挫折,幼儿能够学会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协商和妥协。教师的引导能让幼儿明白如何在冲突中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尊重他人,从而提升他们的社交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人际交往中更加得心应手。

(三)增强幼儿自信心

教师帮助幼儿克服游戏中的挫折,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哪怕只是小小的进步。这有助于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使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对困难并解决问题,从而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种活动中。

四、教师在幼儿自主游戏中引导和培养幼儿受挫能力的策略

(一)营造安全、包容的游戏氛围

1. 创设温馨的游戏环境

教师要精心布置游戏场地,确保环境整洁、舒适且富有童趣。比如在建构区铺上柔软的地毯,在美工区摆放色彩鲜艳的材料等,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到放松和愉悦,降低因环境因素可能带来的额外压力。

2. 建立包容的规则

制定游戏规则时要注重灵活性和包容性,允许幼儿在一定范围内犯错。例如在玩球类游戏时,规定只要不是故意用球砸人,偶尔不小心碰倒其他幼儿可以被原谅,让幼儿知道即使出现一些小失误也不会受到严厉批评,从而敢于大胆尝试。

(二)提供适时、恰当的指导

1. 观察先行

教师要在游戏过程中仔细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了解他们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比如在观察幼儿玩拼图游戏时,注意他们是否在某一块拼图上花费了过长时间,是否出现了烦躁情绪等,以便能及时介入。

2. 针对性指导

当发现幼儿遇到挫折时,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给予针对性指导。如果幼儿在搭建积木时结构总是倒塌,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观察积木的形状和搭建方法,提示他们可以先从底部搭建得更稳固些,而不是直接动手帮他们搭建,培养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鼓励幼儿积极面对挫折

1. 肯定努力而非结果

当幼儿在游戏中遭遇挫折但依然努力尝试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例如幼儿虽然没有成功捏出想要的彩泥造型,但一直在认真地揉、搓、捏,教师可以说:“你这么努力地在做,已经很棒了,我们再试试说不定

就成功了。”让幼儿知道努力的过程同样重要。

2. 分享挫折故事

教师可以在游戏结束后,和幼儿一起分享一些自己小时候或者其他小朋友遇到挫折后如何克服的故事,让幼儿明白挫折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关键是要勇敢面对。比如讲一个小朋友在学骑自行车时摔倒了很多次,但最后还是学会了的故事,激励幼儿在游戏中也勇敢面对挫折。

(四)引导幼儿正确归因挫折

1. 内部归因与外部归因相结合

当幼儿遇到挫折时,教师要引导他们正确分析原因。既不能一味地把责任归咎于自己(内部归因),比如幼儿在和同伴发生冲突后认为都是自己不好;也不能完全把责任推给别人或环境(外部归因),如认为是玩具不好才导致自己没搭好积木。教师要帮助幼儿客观地分析,可能是自己技巧不够熟练,但同时也可能是环境有一点干扰等,让幼儿全面认识挫折产生的原因。

2. 强调可改变因素

在引导幼儿归因时,要着重强调那些可改变的因素。比如幼儿在体育游戏中跑不快,教师可以和他们一起分析可能是因为平时锻炼少,那以后可以多锻炼就会跑快了,让幼儿明白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现状,从而更有动力去克服挫折。

五、教师引导和培养幼儿受挫能力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一)尊重幼儿的情绪体验

当幼儿遇到挫折时,他们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反应,教师要充分尊重这些情绪,不能简单地说“别难过了”“这有什么好哭的”之类的话。而是要陪伴在幼儿身边,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等他们情绪稍微平复后再进行引导。

(二)避免过度保护

教师不能因为担心幼儿受到挫折就过度干预游戏,替他们解决所有问题。那样幼儿永远无法真正学会面对挫折,要给予幼儿足够的自主空间,让他们在适度的挫折中成长。

(三)保持一致性

教师在引导和培养幼儿受挫能力时,无论是在游戏时间还是在日常活动中,都要保持策略的一致性。不能今天鼓励幼儿勇敢面对挫折,明天又因为幼儿的一点小挫折而批评他们,让幼儿无所适从。

六、结论

在幼儿园自主游戏中,教师对幼儿受挫能力的引导和培养至关重要。通过营造良好的游戏氛围、提供适时恰当的指导、鼓励积极面对挫折以及引导正确归因等策略,教师能够帮助幼儿在游戏的小世界里逐步提升心理受挫能力,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同时,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也要注意尊重幼儿情绪、避免过度保护和保持策略一致性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真正受益,为他们未来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希望教师们能够充分重视在自主游戏中对幼儿受挫能力的培养,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在充满爱与引导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勇敢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