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数感培养视角下小学低年级“数与代数”教学的实践探索

作者

徐笑炎

320721200407220023 泰州学院 江苏省泰州市 225300

一、引言

简而言之,数感是指个人对数字的直接感知、理解及运用的能力。这不仅仅局限于对数字的辨认和算术运算,更深入到了对数字间关联性的领悟、数学问题的应对策略以及数学在日常情境中的实际应用。在小学低年级这一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增强学生的数感培育尤为关键。即便如此传统的“数与代数”教学模式常常偏向于知识的灌输与技能锻炼,而忽略了对数感的培养。本文致力于探索在小学低年级“数与代数”课程中,如何高效地提升并优化学生的数感培养策略。

二、数感培养的重要性

数感构成了学生后续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石具备优秀的数感能助力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各项概念,提升其解决复杂数学问题的能力,并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此外,数感在现实生活中同样不可或缺,它是学生未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广泛应用于诸如购物决策、个人理财、投资规划以及时间管理等多个方面。

三、教学策略与实践探索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可以设计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场景,诸如模拟购物、分配糖果等情境,以此引领学生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以教授加减法运算为例,教师可以构想一个“小卖部”的场景,让学生分别扮演消费者和收银员的角色,在模拟购物的实际操作中体会并领悟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二)操作活动,直观体验

小学阶段的学生倾向于运用形象思维进行认知,动手操作能让他们更直接地感受数学。譬如,在进行数字分解与组合的教授时,教师可以采用具体物品,比如小木棍、珠子等可视化的材料,让学生通过亲手拼摆、组合这些物品来深入理解数字的概念。

(三)游戏化学习,寓教于乐

小学生通常对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表现出浓厚兴趣我们可以把数学知识巧妙融入游戏中,使学生在愉快放松的环境中展开学习。可以策划“数字连环传递”、“猜数字谜”等活动,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锻炼并提升数感。

(四)问题解决,培养思维

构建富含挑战性的数学题目,激励学生应用已掌握的知识去攻克难题,以此锻炼并增强他们的数学逻辑思维和数感。举个例子,可以提供一些源自日常生活的数学情境题,诸如核算家庭耗电量、安排个人零用钱的使用计划等,鼓励学生动手尝试解答这类问题。

(五)多元评价,关注个体

教师应当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手段,不仅倾向于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需密切关注其数感的培养进展。细致的观察、深入的访谈以及对学生作品的专业分析等多种途径,教师可以更全面地把握学生的数感现状,进而提供更为精准和有效的个性化指导。

四、教学案例与分析

案例一:情境教学在数感培养中的应用

在讲授“100 以内加减运算”的过程中,教师设计了一个“森林运动会”的情景模拟。学生们化身成各式各样的小动物,参与跳远、赛跑等竞赛项目。每位小动物赢得的分数各异,学生们需利用加减运算计算出总分,以判定最终赢家。借助这一情境设计,学生们在掌握加减运算的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了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价值。

解析 , 情境教学策略能够有效联结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场景,使学生在应对实际问题时自然而然地发展其数感。

案例二:操作活动在数感培养中的效果

在教授“数字分解与构成”的内容时,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充足的小木棍和珠子。学生们通过亲自动手拼装、拆分这些具体物品,直观地领悟了数字的分解与构成原理。举例来说,他们认识到数字 5 既可以分解为 2 和3 的组合,也可以由1 和4 相加而成。

解析 , 动手操作活动恰好契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征,能让他们借助直接的感官体验来深化对数学概念的认识,进而高效地促进数感的培养。

五、教学反思与建议

反思:

在教学实践环节中,我们注意到有一部分学生在数感培养上面临挑战。这可能与他们的个人生活经验积累、当前的认知水平及学习兴趣的高低等因素紧密相关。教师需实施个性化教学,针对每位学生的独特情况采用灵

活多样的教学策略。

建议:

(一)加强家校合作

父母在孩子数感的培养过程中同样扮演着关键角色教师可以主动与家长进行交流,携手推进家校合作教育。双方应共同关注孩子数感的成长情况,同时,教师也可向家长提出建议,鼓励他们在家庭环境中营造一个有益于数感发展的氛围。

(二)开展跨学科教学

数学与诸多其他学科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推行跨学科的教学模式,将数学思维方式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之中。这种做法能够使学生在不同学科领域内体验到数学的运用,进而深化他们对数感的领悟与理解。

(三)持续专业发展

教师应当持续汲取新兴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不断提升个人的专业能力,以便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数感培养。

六、结论与展望

上述教学方法的实地试验与研究,我们发现小学低年级学生在“数与代数”的学习中,其数感得到了显著且有效的提升。他们对数学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领域的问题。不过,需要明确的是,数感的培养是一个伴随学生成长全程的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持续探索与尝试,不断提升个人的综合能力。展望未来,我们期盼能有更多创新的教学策略被发掘并实施,以便更有效地推动学生数感的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史宁中 . 数感及其培养 [J]. 数学教育学报 , 2013, 22(2): 1-4. 来源 :https://www.cnki.net/ ( 中国知网 )

[2] 吴正宪 .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改进 [J]. 中小学数学 ( 小学版 ), 2016(1): 1-4. 来源:https://www.cnki.net/ ( 中国知网 )

[3] 张奠宙 . 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核心素养 [J]. 中小学数学 ( 小学版 ),2016(1): 5-8. 来源:https://www.cnki.net/ ( 中国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