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小学语文渗透德育教学的策略研究
康萌希
陕西省商南县城关小学
在教育改革持续深化的背景下,课程思政理念备受关注。小学语文作为基础学科,是落实德育的关键领域。本文深入剖析在课程思政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意义,并从教学目标、教材挖掘、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多方面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旨在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引言
课程思政强调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中,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小学语文蕴含丰富的人文内涵,是开展德育的优质载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既能丰富语文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又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意义
1. 助力学生思想道德发展
小学生正处于思想道德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育,通过学习课文中蕴含的道德故事、人物品质等内容,如《司马光》中司马光的机智勇敢、《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中雷锋的乐于助人,可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理解和吸收其中的道德养分,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认知和行为习惯 。
2. 丰富语文课程教学内涵
德育的融入为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传统语文教学侧重于知识技能传授,而渗透德育后,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课文背后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价值,如学习古诗词时体会古人的家国情怀和人生智慧。这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还能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使语文课程的教学内涵更加丰富多元。
3. 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小学语文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渗透德育,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具体体现。通过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引导,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基于课程思政的小学语文渗透德育教学策略
1. 明确德育目标,优化教学设计
教师应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明确每节课的德育目标。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将德育目标与语文知识技能目标有机融合。例如,在教授《富饶的西沙群岛》时,除了让学生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外,还应设定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增强民族自豪感的德育目标。在教学环节中,通过展示西沙群岛的美丽风光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感受祖国的富饶与美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 深入挖掘教材,提炼德育元素
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大量的德育元素,教师要善于挖掘。一是挖掘课文主题中的德育内涵,如《落花生》通过讲述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特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二是关注文中人物的优秀品质,如《梅兰芳蓄须》中梅兰芳的爱国气节,可作为培养学生爱国精神的素材;三是重视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如古诗词、民间故事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3. 创新教学方法,融入德育理念(1)情境教学法
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和体验德育内容。例如,在教授《圆明园的毁灭》时,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被毁灭后的残垣断壁,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国家落后就要挨打,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小组合作学习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在小组讨论中,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如在学习《将相和》时,让学生分组讨论蔺相如和廉颇的人物形象,以及他们身上所体现的顾全大局、知错能改等品质,促进学生对德育内容的理解和思考。
(3)角色扮演法
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深入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和情感。如在学习《西门豹治邺》时,学生分别扮演西门豹、巫婆、官绅等角色,在表演过程中感受西门豹的智慧和为民除害的精神,同时也能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苦难,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同情心。
4. 开展实践活动,强化德育体验(1)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结合课文内容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如学习完《大自然的声音》后,组织学生开展“走进大自然”的活动,让学生观察自然、聆听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课外阅读活动
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推荐具有德育价值的书籍,如《爱的教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汲取精神力量,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组织读书分享会,让学生交流阅读心得,加深对德育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将所学的德育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 完善教学评价,关注德育成效
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还要关注学生的德育发展。一是在课堂表现评价中,观察学生在讨论、合作学习中的态度和行为,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道德品质;二是在作业评价中,除了批改语文作业的对错,还可针对学生的作文、阅读笔记等进行德育评价,鼓励学生在写作中表达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三是开展学生自评和互评,让学生在评价中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促进自我成长。
四、结论
在课程思政理念下,小学语文渗透德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明确德育目标、挖掘教材德育元素、创新教学方法、开展实践活动和完善教学评价等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小学语文德育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在语文素养和思想道德方面的全面发展。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实践,将课程思政理念深入贯彻到小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课题名称:基于课程思政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
课题批准号:SGH24Y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