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地理课堂探究式教学模式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作者

谭媛元

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第二中学 663416

初中数学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重要阶段,其知识体系的复杂性和逻辑性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导致部分学生学习困难,部分学生则“吃不饱”。分层走班教学模式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该模式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进行分层,让学生到不同的班级上课,使教学更具针对性,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1 科学分层定级,精准规划走班路径

科学分层定级是实施“分层走班”教学模式的基础。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学情分析。可以通过入学测试、平时作业、课堂表现、阶段性考试等多种方式,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包括知识掌握程度、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方面。例如,在入学测试中,设置不同难度层次的题目,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在日常作业中,观察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了解其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其次,根据学情分析结果,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一般来说,可以分为基础层、提高层和拓展层。基础层的学生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学习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更多的基础巩固和辅导;提高层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能够较好地完成常规学习任务,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提高;拓展层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强,对数学知识有较高的兴趣和追求,需要更具挑战性的学习内容。最后,根据分层结果,精准规划走班路径。合理安排不同层次学生的课程表,确保他们能够到适合自己的班级上课。同时,要考虑到学生的意愿和兴趣,尽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例如,对于对某一数学领域有特别兴趣的学生,可以提供相关的拓展课程或兴趣小组,让他们能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得到更好的发展。此外,分层并非一成不变,要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分层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 优化教学管理,保障分层走班有序

优化教学管理是“分层走班”教学模式顺利实施的关键。在教学组织方面,要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明确各层次班级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确保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例如,基础层班级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巩固,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逐步掌握知识;提高层班级要在巩固基础的前提下,适当增加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拓展层班级则可以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数学问题。同时,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分层教学的意识,使教师能够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参加相关的培训和学习活动,分享分层教学的经验和方法。例如,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让教师们交流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邀请专家进行讲座,介绍分层教学的最新理论和实践成果。在学生管理方面,要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的考勤、纪律和学习情况的管理,确保学生在走班过程中不出现混乱现象。可以为每个学生建立学习档案,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长轨迹。例如,记录学生在不同层次班级的学习表现、考试成绩、作业完成情况等,以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调整教学策略。此外,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学生适应走班教学模式带来的变化,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3 动态评估调整,提升分层走班实效

动态评估调整是“分层走班”教学模式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估体系,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除了传统的考试成绩外,还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能力等。例如,在课堂表现方面,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发言质量、思维活跃度等;在作业完成情况方面,不仅关注作业的正确率,还要关注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分层。评估周期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确定,一般可以设置为一个月或一个学期。对于进步明显的学生,可以将其调整到更高层次的班级;对于学习出现困难的学生,要及时给予帮助和辅导,必要时将其调整到更低层次的班级。例如,某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成绩有了显著提高,且在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都表现出较强的学习能力,经过评估后可以将其从提高层调整到拓展层;相反,如果某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成绩下滑,且学习态度出现问题,可以将其从拓展层调整到提高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同时,要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根据他们的学习需求和特点,调整教学内容的难度和深度,采用更适合的教学方法。例如,对于基础层的学生,可以采用直观演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对于拓展层的学生,可以采用探究式学习、项目式学习等教学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课堂“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创新教学模式。通过科学分层定级、优化教学管理、动态评估调整等实施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科学分层定级能够让学生进入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激发学习潜能;优化教学管理可以保障分层走班教学模式的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效率;动态评估调整能够使教学模式更加适应学生的学习发展变化,提升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 李灏安. 智慧教学背景下初中地理活力课堂建设研究——以“中国的地形和地势”一课为例 [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2025, (01): 52-54.

[2] 马群琪 , 向颢 . 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初中地理课堂实验设计与应用——以“世界地形”为例 [J]. 地理教育 , 2025, (02): 18-23.

[3] 李珍 , 董丽萍 . 巧设情境,助力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J]. 甘肃教育研究 , 2024, (21): 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