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任务驱动为引领构建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模式
万鹏
德惠市第二十九中学 130300
一、构建单元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学习的内容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会将每一个知识点或者问题作为教学的重点,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强化自己对知识点或者问题的掌握,这种教学模式虽然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但是也会使学生陷入对知识的过度记忆,而对知识的运用则较少。因此,在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模式中,教师应当基于核心素养要求和学科特点来构建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学习的内容。例如,在进行“分数加减法”这一知识点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分数加减法与除法进行对比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以知识为核心构建单元目标,并根据单元目标来确定学生应该学习的知识点以及对应的知识储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以任务为核心,引导学生形成学习动机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以知识为核心,不断地向学生灌输知识,但在这种教学方法的作用下,学生往往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述的内容,从而使学生失去了主动探索新知识的欲望。而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模式则不同,它以任务为核心,由教师或学生提出任务,并围绕任务展开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能够主动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教师需要转变传统教学中以单个知识点为核心的教学思路,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
例如在学习《分数四则运算》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常见的分数来设计教学任务。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设计任务:第一个方面是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所学过的知识来描述生活中存在着哪些分数现象[1]。
三、以任务为线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大单元教学模式下,教师将问题作为单元的主线,形成对知识的系统性学习,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有针对性的学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设计好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并在任务的引领下展开对知识的学习。通过这种以任务为线索来进行教学的方式,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认识分数”这一单元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身边分数进行分类。通过这个任务,学生能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对“1”有更多的认识,并能进一步了解分数是怎么来的。再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任务:学生要找出生活中哪些物体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通过这个任务,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中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与公式的理解[2]。
四、以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梳理与整合
以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梳理与整合,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通过梳理与整合,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更快地进入状态。因此,在数学大单元教学模式中,教师应当将任务作为驱动,将学生的学习置于一个整体的知识框架之下,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梳理与整合。
例如在“多位数乘一位数”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学具先对一个大题进行解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大题的理解来进行解答,从而了解到大题涉及到了哪些知识点。在完成解答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归纳总结自己解答的内容。之后教师可以将这个归纳整理后的大题拿给学生看,让他们一起来探讨其中涉及到了哪些知识点。通过这样的任务驱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梳理自己在解决大题时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解题思路与方法[3]。
五、以任务为线索,引导学生进行方法与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存在这样一个误区,即将数学知识的学习与教学当成一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观念往往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学习效率低下、效果不佳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进行单元教学时,应当以任务为线索,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图形的认识》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小组内每个人的特点选择一个主题展开研究活动。然后让小组成员根据自己选择的主题,围绕主题展开讨论和研究。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总结经验教训,进而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4]。
六、以任务为驱动,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数学思维
问题意识是学生基于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而提出的一种基于自身需要的疑问,是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具备的一种能力。通过任务驱动,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产生问题,并带着问题去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如在教学“除法”时,教师可以布置这样的任务:“我想利用一个上午的时间做一套手工作品。我先将所有的圆画出来,再将所有的三角形画出来。请问我需要多长时间能做好?”这道题其实就是一个关于时间管理与时间分配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与分析,学生可以发现如何高效地解决这一类问题,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悟数学思维的过程。
七、以任务为引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大单元教学模式中的任务驱动,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通过知识的学习与应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并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中,教师需要以任务为引领,设计出能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学习任务,并将这些任务贯穿于整个单元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达成学习目标。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实践活动、开展社会实践等活动来拓展学生的视野。
结束语
以任务驱动为引领构建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深人理解和综合运用。通过明确单元教学目标、整合数学教学资源、强化数学实践操作、开展数学团队探究、评价数学任务成果等方式,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和实践中深人理解数学概念,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未来,教师应继续深化这一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不断优化教学策略,以期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郭晓明 . 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研究 [J]. 新教育 ,2025,(08):59-61.
[2] 赵强 .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新探 [J]. 华夏教师 ,2025,(07):111-113.DOI:10.16704/j.cnki.hxjs.2025.07.014.
[3] 周欣 . 小学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探索 [J]. 读写算 ,2025,(06):97-99.
[4] 李凤珍 . 大单元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课程设计策略分析 [J]. 考试周刊 ,2025,(06):82-84.
作者简介:姓名 万鹏:性别 女:出生年 1998 :民族 汉:籍贯 吉林德惠:职务 小学教师:职称 二级教师:学历 本科:研究方向 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