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强化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

石林

德惠市布海镇升阳中心小学 13030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强化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和情感支持,容易出现情感缺失、孤独感、自卑敏感、焦虑回避和心理抑郁等心理问题。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学生语言表达、情感交流和价值观塑造的重要途径,必须在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以帮助留守儿童建立健康的人格和积极的心理状态。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特点

这些孩子因为不能经常和父母见面,缺乏交流,容易产生自卑、恐惧心理。有些孩子性格孤僻、内向,不喜欢和别人交流,即使在学校里也很少和同学进行沟通。这些孩子因为缺乏父母的关爱,性格比较孤僻,他们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不愿意主动和同学沟通,这就容易导致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差。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不能像其他学生那样向老师或同学求助,而是自己默默承受。

其次,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差。有些留守儿童因为父母外出务工比较早,他们的学习基础比较差。加上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方面也比较薄弱,有些留守儿童甚至连自己的学习用品都没有保管好。当遇到困难时,他们不知道向谁求助、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同时,留守儿童的心理素质比较差,遇到挫折时往往无法承受打击、承受压力。当这些孩子受到委屈或打击时就容易产生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最后,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普遍较差。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和陪伴,这些孩子在学习上往往比较吃力、不认真、不努力、学习成绩较差。同时他们的家庭教育也比较薄弱。有些孩子不喜欢学习或者很少学习;有些孩子由于长期受到父母的批评和训斥而产生了逆反心理;有些孩子受到家长的溺爱或过度保护而缺乏独立性;还有些孩子因父母长期外出而导致性格孤僻、自卑、孤僻等[1]。

二、积极与家长沟通,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积极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意识到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不足,并督促家长转变教育观念,让家庭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例如,我曾经对班上一个比较内向、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进行了家访。在家访过程中,我了解到该学生家庭非常贫困,其父母都是农民,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而孩子也比较内向,不喜欢与人沟通。了解情况后我及时与该生的父亲进行了沟通,希望他能够抽出时间来辅导孩子的学习。在我的帮助下,该生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提升。另外,我还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与该生家长保持联系,希望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和学习情况。

在与学生家长沟通时我经常会问他们:“你在家是怎么辅导孩子学习的?有没有对孩子进行心理辅导?”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表现和学习情况,了解到他们缺少父母关爱和陪伴。另外,我还会把学生在学校表现情况和学习成绩反馈给家长。例如,我曾经向班上一个比较内向、成绩比较差、经常与同学发生矛盾的学生家长发出过警告:“你儿子如果再这样下去不好好学习,就别指望他考上大学!”了解情况后我告诉该生家长:“如果你想让孩子好好学习的话,就要对他进行心理辅导。但是从目前来看你做得还不够。”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家长意识到自己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

在与家长沟通时我还会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给家长发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例如:“您应该怎样和孩子沟通?”“您应该怎样关心孩子学习?”“您应该怎样教育孩子正确地与同学相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家长了解到学生在学校里的表现和学习情况。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还可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乐于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是提高他们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措施。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教师要根据他们的这种心理特点,利用多媒体、音乐、绘画等多种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中国石拱桥》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看动画视频《中国石拱桥》,然后让学生从视频中找出课文中描写中国石拱桥的语句。当学生找出了文中描写中国石拱桥的语句之后,教师再让学生运用所学过的语文知识来理解课文中描写的内容。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语文知识,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也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四、加强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陪伴,缺乏家庭的关爱,很容易产生自卑、孤僻等心理问题。为了使留守儿童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共同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与家长交流过程中,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到家里做客,给他们讲一些优秀的学生事迹,让孩子从优秀的同学身上感受到榜样的力量,同时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和他们一样是父母的希望和骄傲。这样可以使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情况,同时也可以让家长意识到孩子在家庭中的重要性。通过教师与家长共同努力,可以使留守儿童尽快地从心理上脱离“留守”状态,尽快融入到正常、健康的学习生活中来。

综上所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且艰巨的问题,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来解决。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利用网络平台和多种沟通方式来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和引导,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3]。

五、结语

在小学阶段,教师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来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消除他们内心的孤独、自卑心理,让他们能够在学习上积极进取,健康成长。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与留守儿童开展“手拉手”活动、成立“留守儿童之家”、建立班级 QQ 群等方式来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也要定期开展一些活动,如家访、主题班会等,让教师和家长之间多沟通、多交流,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是语言学习的载体,更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建立健康的人格和积极的心理状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抗压能力,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在爱与关怀中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 汪玲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强化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J].文科爱好者 ,2025,(02):154-156.

[2] 张丽珂.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强化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J].读写算 ,2019,(25):42.

[3] 张福英 .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强化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 .2020 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 .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流顺镇新力小学 ;,2020:2556-2558.DOI:10.26914/c.cnkihy.2020.041523.

作者简介:姓名:石林,性别:女,出生年月:1992.04,民族:满族,籍贯:吉林四平,职务:教师,职称:一级教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