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跨学科素养融合的农村小学数学项目化作业设计探究
徐爽
德惠市布海镇升阳中心小学 130300
一.农村小学数学项目化作业设计的现状
1. 资源与师资的限制
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条件有限,教学资源相对匮乏,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也存在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跨学科项目化作业的深入开展。例如,一些农村小学缺乏必要的教学设备和信息化工具,影响了项目化作业的实施效果。
2. 学生个体差异
农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如何在项目化作业中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是教师面临的一大挑战。康波兰在研究中指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和需求,设计具有差异化的作业,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作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挑战。
3. 评价机制的不完善
项目化作业的评价往往较为复杂,如何科学、公正地评价学生在项目中的表现,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目前,许多农村小学在项目化作业的评价方面仍以结果为导向,忽视了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性。
二.跨学科素养融合的农村小学数学项目化作业设计探究策略
1、问题情境化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突出数学的应用,加强对数学与其他学科关系的认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趣味数学”项目化作业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参与热情,使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形成认知冲突。例如在“生活中的统计”项目化作业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笔者创设了“种一棵树”“我来做导游”等活动情境,让学生通过调查、统计、采访等方式了解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和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日常生活。在完成任务时,学生要学会观察、记录、整理和分析数据。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与实施过程,不仅让学生巩固了知识、形成了技能、提高了素养,而且还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师在设计“趣味数学”项目化作业时要注重情境创设的多样性和趣味性。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又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项目化作业设计与实施过程。
2. 整合多学科知识
跨学科项目化作业设计强调多学科知识的整合,通过将数学与其他学科(如科学、艺术、信息技术等)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在“乡村小农场规划师”项目中,数学学科负责计算农场的面积、比例和统计,科学学科负责分析农作物的生长条件和土壤成分,艺术学科负责设计农场的美化方案,信息技术学科负责制作农场的规划图和展示材料。通过这种多学科的整合,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在实践中提升综合素养[1]。
3. 注重实践与合作
项目化作业设计强调实践与合作,通过小组合作和共同探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例如,在“乡村小农场规划师”项目中,学生可以分成小组,每组负责不同的任务,如一组负责计算农场的面积,另一组负责设计农场的美化方案,第三组负责制作农场的规划图。通过这种合作,学生不仅能够提升团队协作能力,还能在实践中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4、过程可视化
过程可视化是指通过将学生的学习过程转化为可视化的学习成果,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知知识生成和发展的过程,进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数学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数学学习不仅需要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还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获得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和培养数学能力。但长期以来,由于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普遍较差,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要在项目化作业设计中注重引导学生将学习过程转化为可视化成果,帮助学生了解知识形成和发展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内驱力。
5、评价多元化
评价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激励和诊断功能。教师要改变过去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数学学习成果。
项目化作业作为一种新型作业类型,其评价体系应该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着重于学生数学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等方面的综合发展。因此,在项目化作业评价中,应该注重过程性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完成作业的结果,还应该关注作业过程中的表现。
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如教师可以采用等级制,也可以采用成长档案袋等方式进行多元化评价。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既能够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又能促使其更好地发展自己,还能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多元化评价方式的研究与探索[3]。
6. 选定项目主题
教师在选择项目主题时,应深入挖掘农村资源,寻找那些既能体现数学应用价值,又能激发学生探索兴趣的农村元素。例如,“乡村小农场规划师”便是一个融合了数学、地理、农业等多学科知识的理想主题。该主题要求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如面积、比例、统计等)来规划农场布局,同时考虑农作物的种植周期、土壤条件等农业知识,以及地形地貌对农场规划的影响等地理因素。
三、结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跨学科素养融合已成为一线教师的共识。然而,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科间融合仍存在较多问题,学科素养的培养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对此,笔者结合自身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和反思总结,基于跨学科素养融合理念,从项目化作业设计与实施、问题情境化、内容多样化、过程可视化和评价多元化等方面进行了跨学科素养融合下农村小学数学项目化作业设计与实施的探索实践。研究结果表明,项目化作业设计与实施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同时也能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项目化作业设计与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更多一线教师参与进来;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更多个性化指导;还需要学校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因此,笔者将在今后的研究中继续深入探究跨学科素养融合下农村小学数学项目化作业设计与实施的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1] 张琪 .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教学探析 [J]. 学苑教育 ,2025,(08):46-48.
[2] 陈娇. 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高年级数学跨学科融合教学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4,(24):44-46.
[3] 袁敏 . 小学数学新课标中跨学科素养融合的教学模式研究 [J]. 学苑教育 ,2024,(21):91-93.
作者简介:姓名 徐爽,性别 女,出生年 1981,民族 汉,籍贯 吉林德惠,职务 小学教师,职称 一级教师,学历 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