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音乐游戏,寓教于乐

作者

李雪玲

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文庙小学 635600

一、案例背景·教材链接

遵循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 年版)》,聚焦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新教材“第三单元·快乐的一天”中的《音乐游戏:请你像我这样做》,践行寓教于乐的音乐学科育人理念,尝试通过认识两种音符、四分音符 ΔX 和 ΔX 八分音符,玩由四分音符和八分音乐组合的节奏游戏、响板赋能歌曲伴奏等游戏化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初步体验节奏感,感受音韵之美。

二、案例导向·育人目标

1. 审美感知:感受音乐的魅力。

2. 艺术表现:能够正确表现音乐的节律。

3. 创意实践:学会用简单的肢体动作配合乐器表达音乐节奏

4. 文化理解:学习乐器,激发兴趣,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三、案例实录·寓教于乐

(一)认识两种音符

课堂伊始,先引领学生通过情境导入认识“X”四分音符,“X”八分音符。同学们,早上见到老师你们怎样给老师打招呼?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老师您早”!我们有节奏的给老师打招呼吧:那我们用不同的节奏表示出来:出示PPT 人物步态“走”来表示时值的长短,告诉“X”唱一拍”学生全体学生站起来,随老师敲击的鼓点节奏“X X X X”走起来,学生边走边感受四分音符的时值,在课堂中践行了新课程核心素养。同学们通过律动对“X”四分音符有了深入的认识,让同学们开动脑筋,自己创编动作来表示“X”,小组讨论,积极行动起来,拍手、点头、脚尖点等动作来表示四分音符的时值。分组展示,让学生边听老师的鼓点节奏边律动,学生在乐中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来边沿年地和掌握 感受教师通过图示法讲解,邀请全体学生一起跟随老师讲授的思路,以节奏为例,练习手打四分音符。我们在班上尝试教育教学创新,让学生的全身心跟着音乐节拍一起律动起来,通过“头部点头”、“脚尖轻点地面”等多样化的游戏方式来表示四分音符,作为本节课的“暖场”。学生们愈发进入状态,课堂参与感、体验感相较于传统课堂而言明显提升,“小脑袋”跟随教师指令齐齐点头,“小脚尖”轻触地面将音符用肢体动作表现出来。

之后,教师继续带领学生从“XX”两个八分音符学起,告诉他们“两个八分音符一共唱一拍”,询问学生“所以一个八分音符唱多少拍呢?(半拍)”,教会学生写八分音符,比较音符的长短。学生在跟唱和手打音符后,这次我们换用了其他方式用来表示八分音符。比如,班上有学生提出了“快速眨眼默数节奏”的课堂游戏新玩法,很快得到了小伙伴们的一致认可,“此处无声胜有声”,学生们尝试用这种无声的方式,在眨眼代替拍打八分音符节奏的同时,心中默默记下了八分音符的特点。还有学生想到了“轻耸肩膀打音符”的小妙招,如果哪位同学一不小心打错了音符,很快就能从前桌或周围同伴的动作中纠正过来。

(二)玩节奏游戏

学生们已经掌握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接下来我们组织学生“闯关游戏”。

第一关“拍手打出强弱节奏”,以第一拍为强拍、第二拍为弱拍的“二拍子”节奏(强 XX 弱 X)为例,让班上的学生根据男女生性别分组,找到音符的强弱规律,通过课堂游戏巩固先前所学的音符知识。

游戏的第二关继续加大了挑战性,要求班上的学生“用走路的步态变化打节奏”,慢走表示慢节奏,快走表示快节奏,大家站起身来,一个接一个整齐地排好队伍,后面的同学将手掌轻轻搭在前面的同学肩膀上,分成六个小组开始“闯关”,“以赛促学”看看哪个小组用步态打节奏最正确、最整齐。

游戏的第三关是“用跺脚的不同速度表示不同的音符节拍”,学生们安静坐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稍事休息后继续游戏,遇到节奏快的八分音符就快速跺脚,到了四分音符节奏慢下来也随之放缓跺脚的速度,大家经过刚才的学习,已经有了心照不宣的默契度,打出了如同“雨点”般的音乐节奏。

(三)响板赋能伴奏

随着音乐课堂持续深入,学生们寓教于乐玩得意犹未尽,我们将打击乐器——“响板”带进课堂,让学生们将其拿在手中细致观察、尝试体验,之后开启正式的教学之旅。

本环节玩的第一个课堂小游戏是“读歌谣,打节奏”,播放提前准备好的PPT 课件,邀请班上的学生们一同使用响板为《其多列》、《跳绳》等曲目伴奏,这次的游戏挑战难度稍大,初次尝试时有不少学生看错了节拍、

打错了节奏,班上的响板声音此起彼伏、不够统一。于是,我为学生们演示了正确的做法,鼓励他们不怕出错、多次练习,终于用响板打出了整齐划一的曲目节奏。

课堂最后,我们通过师生互动的形式为这节课画上“圆满的句号”,现场编写几段音乐节奏,学生根据黑板上写的符号,使用响板分组打节奏,教师为学生提出指导意见。

四、案例小结·教研启迪

(一)寓教于乐·遵循学生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游戏化教育理念为寓教于乐的音乐课堂建设提供了土壤。教师要基于班级学情、遵循学生兴趣,积极探索更多趣味化的、游戏化的教育教学方式,从传统教学手段中跳脱出来审视课堂,通过“以赛促学”、“闯关式教学”、“全身心融入韵律”等多种方法践行教育创新,以学生为主体激发鉴赏音乐、学习音乐的潜在动力,培养学科学习兴趣。

(二)立足教材·践行课标理念

人音版小学音乐新教材中有很多诸如《请你像我这样做》的音乐游戏课,符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提出的教育教学要求。音乐学科教师要深研悟透新课标理念,立足教材挖掘课堂教学的“生长点”,在不背离课标导向、不脱离教材内容的前提下开展教学活动,丰富课堂教学的创新举措,鼓励学生自主研学、分组参与,从学生视角出发寻找音乐游戏课建设的新思路、新角度、新理念。

(三)师生互动·赋能音乐课堂

这次课堂教学案例很好的运用了师生互动理念,通过教师循循善诱的引导,带领一年级学生从最基础的认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开始,调动全身各个部位参与到肢体动作律动的游戏体验中去,让学生们的身心与韵律真正融为了一体。“闯关游戏”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三个关卡,也大大提升了音乐课堂参与度,覆盖全班全体学生。最后引入响板工具为曲目正式伴奏,则是一次“学习大检阅”的契机,师生协同配合实现了“以练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