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文化强国背景下新时代检察文化建设的方略

作者

刘刚 高丽

南京市六合区人民检察院

引言

文化强国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战略目标,检察文化作为司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法律精神和价值理念,还对提升检察队伍整体素质、推进法治建设与社会治理发挥着独特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检察文化建设面临理念认同不够、制度体系不完善、实践创新不足等挑战,亟需通过科学系统的策略加以完善,实现文化价值与法治实践的深度融合。通过梳理检察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分析现状问题及提出建设方略,可为检察文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法治文化与文化强国建设协同发展。

1 当前检察文化建设现状

当下检察文化建设在实践里有所推进,不过总体水平仍旧存在欠缺,一些地区和部门在检察文化理念认同,制度构建,文化革新等方面存在差距,文化建设大多只是停留在形式化的宣传和经验总结上,缺少系统性以及长效机制,检察人员对于文化的价值和职责认识不够深入,文化活动与办案实际联系不多,致使文化建设对于队伍的凝聚力和社会公信力的实质提升比较有限,而且制度保障和考核评价体系也不完备,创新型文化传播载体和办法运用得不够充分,限制了检察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全面展开。

2 文化强国背景下新时代检察文化建设意义

文化强国战略之下,新时代检察文化建设肩负着推进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的重任,而且对于提升检察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司法公信力有着重大意义。在制度层面上,检察文化建设有益于健全内部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给检察机关依法履职给予有力支撑;在精神层面上,通过塑造检察人员的职业认同感和价值观,可以增进队伍的向心力,责任感以及使命感,优化职业道德培养;第三,在实际操作层面,检察文化可以引领办案,社会服务,法治宣传等工作形成一致的价值导向,让文化理念同日常执法行为紧密结合。检察文化建设可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司法领域落地生根,推动法治文化和社会文化的交融发展,提高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的认可度和信任度,在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中担当起战略性支撑作用,助推检察工作科学化、规范化、高质量发展。

3. 文化强国视域下新时代检察文化建设方略

3.1 坚持党的领导,推动党建在检察文化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新时代检察文化建设的根本政治原则和核心保障,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和理论创新为检察文化发展提供根本指导,把党建工作与检察文化建设紧密结合,才能保证文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在实际工作中,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制度建设、思想引导和队伍建设的全过程,形成党建引领文化建设的工作机制,把党的政治理念、法治理念和核心价值观融入检察文化体系,加强党内教育培训和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检察人员的政治认同感和职业荣誉感,使党的核心理念在检察文化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通过党建引领,可以建立起文化建设的责任体系,把文化建设的目标同队伍考核、绩效评价以及日常的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做到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的管理,从而推进检察文化建设的科学发展和制度保障,使得文化建设能够在新时代的大环境下与国家战略保持高度契合,形成起以政治引领为主导、实践支撑为依托、价值导向为引导的系统性建设模式,给检察机关履行职能和法治建设给予强有力的支撑。

3.2 坚持联系群众,推动群众在检察文化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检察文化建设既是对内部队伍的建设需求,也是对社会治理价值的体现,要通过联系群众促进文化建设深入发展,在新时代法治和文化强国背景下,检察机关要把群众需求、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纳入文化建设之中,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服务活动,增进公众对检察文化的认同度和理解能力,可以借助普法宣传、案例解析和公众咨询等方式,把检察文化理念传达到社会各个阶层,让群众在实际法律服务和文化认知中参与到文化建设当中,依靠群众参与,既可以加强检察文化的社会影响,又可给检察工作给予外部回馈,助力检察机关改进文化建设策略和实施途径。同时,要重视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把群众的需求、意见融入到文化体系建设和日常管理当中,让检察文化更贴近社会实际、更贴近法治实践,形成上下互动、上下结合的双向互动,使检察文化和社会治理良性互动,为促进法治文化和社会文化深度融合提供制度化保障和实践经验,提升文化建设的社会认同感和可持续性 [1]。

3.3 增强文化自信,突出检察人员在检察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新时代检察文化建设要以提升文化自信为主导,以检察人员为依托,把文化认同感、价值认同感与职业使命感相融合,文化自信是打造法治文化强国的精神支柱,它可引领检察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自觉承担文化建设的责任以及社会使命,在实施过程中,应该依靠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塑造以及培训体系,来加强检察人员对检察文化的认识与体会,让检察人员变成文化理念的践行者和宣传者,还要尊重检察人员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针对办案,社会服务和内部管理等方面提出新想法,把文化理念转变成实际行为。通过建立激励机制、评估体系和表彰制度,让文化建设成果体现在检察人员日常工作的绩效和职业发展中,成为内生动力,提升队伍凝聚力和创新力,还要重视在典型案例分析、经验总结和工作交流中,凸显检察人员在文化建设中的示范作用,使整个队伍在思想上、能力上达成统一,做到检察文化建设与队伍建设的深度融合,形成以人为本的文化建设。

3.4 总结经验教训,推动新时代检察文化大融合、大繁荣、大发展

检察文化建设的持续发展要依靠系统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通过科学评价,案例剖析,机制改良,塑造起可流传,可模仿,可延续的创建模式,实际操作中,需定时开展检察文化建设成果评定,针对文化活动,制度执行,队伍认识等展开量化和质化剖析,找出成功经验及缺少之处,给创建策略改良给予科学支撑,而且要把地方经验同中央指示意见融合起来,流传优秀做法,防止重复低效创建,带动全国检察文化的整体进步。在大融合上,要将检察文化与法治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共服务文化相融合,做到文化建设既有政治性又有专业性、社会性。在大繁荣、大发展上,要创新文化载体和传播方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手段扩大文化影响,也要让文化理念在办案、队伍和社会服务中深植厚植,实现文化建设的系统化、规范化、创新化,为建设文化强国提供坚强支撑和制度保障[2]。

4 结论

通过坚持党的领导、联系群众、增强文化自信、总结经验教训,新时代检察文化建设可以做到制度化、规范化、创新化发展,检察人员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加强,文化理念同办案实践、社会服务、法治宣传紧密结合,队伍凝聚力和司法公信力提升,通过科学总结经验、推广先进做法、改良建设机制,检察文化在新时代法治和文化强国建设中得以系统推进,给检察机关高质量发展和法治文化繁荣赋予了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柳盘龙 . 文化强国背景下新时代检察文化建设的方略——以贵州省检察机关文化建设为视角 [J]. 人民检察 ,2024,(18):48- 50.

[2] 郎显成 .新时代检察文化建设要点探析 [J].人民检察 ,2024,(1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