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叶惠芳
博罗县龙溪白莲湖小学 516121
引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言能力培育的关键载体,也是推动学生思维发展、综合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 . 当前迫切需要冲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借助丰富的阅读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认知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育价值。
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现状
1.1 学生缺乏思维兴趣
思维兴趣作为促使个体积极探究、深入思考的关键因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不少学生对于阅读以及由此带来的智力挑战缺乏积极性,常常把阅读当作枯燥无味的任务来对待,当思维兴趣缺失的时候,学生很难在阅读活动当中做到专心致志并且持久地充满热情,从而使得阅读变成一种机械化的形式主义行为,无法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1.2 阅读教学模式单一
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模式重视基础词汇、语法、句法记忆训练,轻视对文本整体结构的系统性解读和深层意蕴的深度挖掘,教师多采用填鸭式讲授,把核心知识点一一拆解,强迫学生被动接受。再加以讲解、提问和练习巩固知识点,虽能一定程度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和应试能力,但这种低效、机械的教学方式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传统教学模式还存在方法论固化的问题,有些教师惯用固定的教学程序,这种程式化的教学方式最后造成阅读课堂空洞无物,缺乏生气。
1.3 教师培养意识薄弱: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受阻
当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对于培养学生成长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充分,他们重视的往往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很少会去关注思维品质的培养。在实际授课时,教师大多侧重于知识点的讲解以及应试技巧的训练,而没有注意到对学生认知过程的引导与反思,这样一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阅读活动当中难以获得充分的思维锻炼机会,这也就限制了他们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发展。要想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就务必加强教师对学生思维发展重要性的认识。
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
2.1 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思维兴趣
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常会忽视对学生学习兴致和情感体验的培育。不过,情境创设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愉悦的气氛里积极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如果学生对于文本内容充满了浓厚的兴趣,那么他们的思维就会变得更加活跃,探究的意愿也会增强,由此,他们的认识能力也就会得到发展。在讲到《秋天的雨》这堂课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展现出关于秋季雨景方面的动态视频材料,像秋雨轻柔的画面,雨点打在各种物体上的声音效果,还有雨后清新空气以及丰收画面等等,这样一些直接的音频和视频资料,能让学生们更好地感受到秋天雨季的魅力所在,激起他们强烈的情绪共振,从而加深对文本的领会程度。利用多媒体工具营造出的这种完全浸入式的教学环境,既能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很好地调动起他们的内在知识渴望力量,促使他们全神贯注地投身于阅读活动当中。教育者可以依靠课文内容,凭借具象的语言表达给学生塑造一个富有想象空间和情感体验的秋雨情境,教师可以模仿秋雨的声音特性,用温婉而饱含情感的语气去描述秋雨带来的改变。比如树叶慢慢变黄,果实渐渐成熟,人们的心情变得愉快等等,还要引导学生闭上眼睛,好像自己身处真实的秋雨当中,感受那种清新又宁静的感觉,这样的语言表达可以引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促使他们在脑海中形成具体的图像,这同样是重要的思维训练途径,有益于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培养形象思维能力。
2.2 关联生活,培养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不是指脱离现实场景的随意想象,而是指学生在阅读期间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展开拓展思考的能力。生活经验是知识构建的关键根基,通过同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师可以有效地削减阅读难度,充实学生的阅读感受,促使他们认识到日常生活中的学习活动同样具备重要意义,进而激起自主阅读的兴趣和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慢慢学会各种各样的解题方法,在遇到阅读障碍的时候,不会拘泥于一条途径,而是积极探寻多种可能的选择,这对于提升他们将来独自阅读的能力有着长远的意义。
2.3 整合多媒体资源,优化学生阅读体验
多媒体辅助资源成了改善学生阅读学习体验的关键途径。在小学教育阶段,学习者自身的感受对他们的参与积极性有着明显的影响,而且容易造成学业表现上的分化状况。针对那些传统学习兴趣不高的人群,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地调动他们内心的积极性,而对那些自主探究意识比较强的个体来说,借助现代设备可以更加高效地获取知识。在此期间,教师应当合理地挑选多媒体工具,并且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即时反应,灵活改变教学方法,进而达成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目的。
2.4 开展读后创编活动,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潜能
阅读是学生汲取知识、阅读实践对于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依然属于单向的信息输入过程,而读后创编活动却给学生给予了表现自己个性化的理解,情感体验以及革新思维的机会,促使他们依照已有的知识积淀和想象冲破既有的认知范围,激发潜在的创造力,考虑到个体之间存在差别,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文章进行解读并做到创造性的转化,既可以培育他们的探究意识,又可以有效地推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结语
培育小学生的重点思维能力是一项既有长久意义,又具有战略性价值的关键事情,想要达到该种目的,既涉及眼下学习成果的好坏,又深深联系着日后各方面品质以及创新才能是否能更好地展现出来。通过营造场景化的学习氛围,嵌入日常生活里的案例分析,整合各类多媒体信息资源,并鼓励孩子们动手写作阅读后的创造性发言等形式,可以有效促进思维潜能被挖掘出来并整体提高批判性思考与革新意思。上述各种教学手段不但增添了教室中的互动方式,而且给全面发展的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支撑平台。
参考文献
[1] 魏彩凤.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群文阅读意识策略[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4(09):162-164.
[2] 崔朦 . 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实践路径 [J]. 华夏教师,2024(24):90-92.
[3] 吴桂香 .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开展路径分析 [J]. 华夏教师,2024(24):93-95.
[4] 张松. 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有效路径[J]. 华夏教师,2024(24):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