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大单元教学复习课教学设计研究

作者

董炤宏

长春吉大附中实验学校 吉林长春 130000

引言: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中生物学核心素养是教育教学重要的教学目标。复习课是生物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以及提升学生的素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单元复习课教授过程,只是知识点的罗列堆砌,不能体现大概念教学,缺乏情境,很难满足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复习课是实现生物大概念教学和大单元教学的优秀载体。如何利用大概念教学和大单元教学模式来开展生物学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单元复习课,是生物教学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生物学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单元复习课的意义

(一)促进知识系统化

单元复习课可以让学生把学到的东西好好整理、归类,这样就能组成一张完整的大网,高中生物课本里的各种知识点之间有很紧的联系。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和细胞》,将细胞的各种结构、功能以及物质代谢等知识都联系到一起。通过单元复习课,学生可以将知识点连成线,织成网,去领会细胞这个最基本的结构层次的整体性。这种系统的知识结构,能让学生们在解答题目的时候很快找到用得上的那些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1]。大单元教学在复习课上的实施是响应教育改革,更是解决高考考查知识整体性的最佳教学方式。

(二)强化技能训练

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学科。为培养创新性人才,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技能、数据分析技能及科学思维都极为重要,通过大单元教学,在单元复习课上,教师能给予学生更多进行技能练习的机会。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里的遗传规律实验当中,在单元复习课里,教师可以通过软件,让学生再做一次模拟实验,熟悉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并提升实验技能,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剖析、讨论,学生的数据分析技能、科学思维技能能够得到有效提升。此种技能训练,既可以增进学生的生物成绩,也可以为学生将来的科学研究奠定根基。

(三)提升生物学核心素养

生物学核心素养由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这四部分组成。单元复习课可以通过安排各种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在复习有关生态系统的知识时,教师可引领学生剖析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培育学生的生命观念,让学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及探究活动,探究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等内容,可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水平,引导学生留意生态环境的问题[2]。

二、生物学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大单元教学在复习课中的实施策

(一)构建知识网络以强化生命观念

构建知识网络是单元复习课中的重要策略之一,对每个知识进行整合和关联,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的概念与原理,有利于加强生命观念。生命观念是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主要包括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等。在构建知识网络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命观念的角度去理解、分析相关知识,使学生认识到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是不断转化和循环的。

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的单元复习课上,教师可以围绕细胞这一中心,建立知识网络。从细胞的结构方面介绍细胞膜、细胞器、细胞核等细胞结构的特点和功能,让学生形成结构与功能观。同时结合细胞的代谢过程,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讲授物质和能量在细胞中的转化和利用,强化物质与能量观。以此来建立知识网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细胞的生命活动,形成生命观念。

(二)构建问题情境以培育科学思维能力

创设问题情境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好办法。单元复习课上,老师可针对复习内容设立有启发性又具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探寻。科学思维涵盖归纳和概括、演绎并推理、批判性思维等方面,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时会训练那些科学思维本领,加强处理问题、解决麻烦的能力[3]。

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和进化这个单元的复习课中,教师设置如下的问题情境。有一个父母正常的家庭,他们的儿子患上了红绿色盲,思考一下这个病是属于哪种遗传呢?然后根据我们之前学习过的遗传规律,来对这个问题进行推理,思考这个病的遗传规律,需要学生们用归纳和概括的方式,总结出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又需要用到演绎和推理,推出父母可能的基因型。还需要进行批判性的思考,想一想是否还存在其他的遗传方式。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学生们能够有效地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通过实践活动提升科学探究与社会责任能力

开展实践活动是单元复习课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包含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等环节,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能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有效提高自身的科学探究能力。同时,开展实践活动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如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生物与环境》单元复习课,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研究”活动。引导学生提出探究问题,如不同土壤层中土壤小动物的种类有何差异;作出合理假设,推测哪些环境因素可能影响不同土壤层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精心设计实验方案,挑选适宜的调查工具和科学方法;开展实地调查,对不同土壤层进行采样并收集相关数据;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系统分析,最终得出结论。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学生能够提升科学探究水平,深入了解生态环境,进而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三、结论

生物学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复习课采用大单元教学模式,对改善学生学习效果并培养生物学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依靠构建知识网络、营造问题情境和参加实践活动等办法,可以促进学生的生物学知识变得系统化,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并提升生物学核心素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按照教材和学生的现实情况,灵活使用这些办法,制订出具备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复习课教学设计,并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手段,来提升单元复习课的品质,为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将来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与教学方法的持续改变,生物学核心素养导向的能体现大单元教学的高中单元复习课的教学设计将会不断成熟与发展起来,给生物教学带来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 汪思 .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简析高中生物学单元教学方法 [J].工业微生物 ,2025,55(03):216-218.

[2] 苏小倩 , 王丽娟 , 程晓妍 . 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生物学课堂理答的优化改进 [J]. 生物学教学 ,2025,50(06):28-30.

[3] 汪正华. 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生物学情境套题的命制探索[J].生物学教学 ,2025,50(07):59-63.

注: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4 年度课题《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聚焦大概念的高中生物学单元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课题编号 : GH24778) 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