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班级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李静
湖北省襄阳市第二十七中学 湖北省襄阳市 441000
引言:小学班主任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最为频繁的教师,作为他们人生的第一任导师,肩负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班主任教师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深远影响。要想成为一位优秀合格的班主任,在班级日常管理中,既要有孔子的仁爱精神,又要有打破传统教学管理模式不足的魄力,在班级管理中不断更新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以培养学生自主能力为核心,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一、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意义
班级管理是一种具有集体性、计划性、和目的性的社会活动,这一活动的目的是实现对学生管理,达到教育的目标,让学生能够在集体氛围下全面发展自己的综合素养。班级是学生成长学生的主要场所,班级的整体氛围对学生影响极为关键。而班主任的工作是贯彻落实基本教育方针,确保教学任务顺利进行。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与班级整体的发展密切相关,学生学习成效的高低与班主任的引导有着直接的关系。就小学阶段而言,良好的班级管理模式可以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无规矩,不成方圆。一所学校的管理工作是由一个个班级小单元构成的,而班主任是各班级联系沟通的纽带,是多方沟通的桥梁。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其日常工作的开展,不仅涉及学生的学习,还包括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除此之外,班主任作为家校沟通的重要桥梁,帮助家长客观地了解到孩子的情况,为实现家校教育的配合奠定基础。
二、小学班主任班级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1.构建民主管理架构,唤醒学生主体意识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尊重学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一起讨论的方式制定班级公约。将课堂纪律、课件活动规范等内容以开放的议题呈现,引导学生结合日常学习生活,提高具体可行的规则和建议,如发言前举手示意,桌椅摆放对齐标线等。这种由学习参与制定的管理制度,不但能够符合班级实际需求,又能增强认同感与遵守自觉性。
在岗位设计方面,教室要突破传统班委框架,开发多样化的班级管理岗位,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增加不同的班级管理岗位,除了班长、学习委员等常规职务外,还可以增设,绿植养护员,护眼提醒员,节能监督员等特色岗位,这样不但能够让每一位学生找到与自身特点符合的岗位,还能增强他们的责任心,班主任教师也可以从一些细小的管理中抽身出来,研究和创新更多的班级管理办法。例如,将班级图书管理工作分配给责任心强的学习,学生能够在整理书籍、登记借阅中,逐步培养责任意识与基础管理能力。通过这样的搭建的班级民主平台,能有效唤醒学生主人翁意识,将班级管理责任逐步拓展到由班主任单向管理转变为全员共同参与。
2.实施分层递进式指导,促进管理能力发展
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在不断的变化成长,所以班主任教师要根据每个阶段学生认知水平,制定差异化班级管理策略。在低年级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一些基础的管理技能。通过示范教学、情境模拟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班级卫生的打扫,物品整理中。例如,将扫地步和班级物品的整理骤编排成顺口溜或者儿歌,帮助学生快速熟悉班级的日常管理要领。还可以联合高年级班级,设立“ 学长导师制” ,安排高年级学生与新生结对,指导其完成书包整理、课桌摆放等日常事务,在互助实践中形成规则意识。
进入高年级后,学生自主能力进一步发展,这时教师可以逐步弱化自身管理班级的主导地位,进入转向为学生提供方向性指导。例如,开展主题班会,校园文化等活动时,将策划、分工、执行等环节交由学生自主完成。当集体内部出现分歧时,教师不直接介入决策,而是通过班集体民主投票,小组辩论等方式协商解决。这种从手把手指导到学习自主实践的过程,能有效提升学生组织协调、沟通谈判等综合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自主管理能力。
3.建立多元评价激励机制,强化自主管理动力
为更好的提高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激发学生的集体意识,提高班级管理水平,班主任教师还需要构建多角度、多主体的评价体系,来提高学生参与管理的热情。在评价主体上,要打破,教师为主导的评价模式,引入学习自评、同伴互评及家长评价。例如,每周开展管理任务复盘会,学生选对照自己的岗位职责进行自我评价,再由同学进行相互点评,最后班主任老师再结合日常进行总结反馈。同时,通过家校联系平台,收集学生在家中参与家务管理、自主学习的表现,形成完整的成长记录。
在激励方式上,教师班主任教师可采用,物质奖励和精神表彰的双轨并行策略。设立班级管理积分兑换银行,学生通过完成岗位任务,可以或者提出具体策略班级管理建议来获取积分,并兑换,优先选座权、心愿实现券等个性化奖励。定期评选出管理之星,金点子奖等荣誉称号,通过班级文化墙展示优秀案例,邀请获奖学生分享经验。这种既关注过程又重视成果的评价机制,能够让学生在认可与鼓励中持续提升自主管理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结束语:小学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班集体氛围能够为学生更好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集体和社会责任。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教师作为第一责任人,要多接触先进管理经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实现班级的自主管理。未来,教学教育实践中,班主任教师要不断探索和创新班级管理自主能力培养的新策略,以此来满足学生发展和时代进步的需要。助力学生能够良好的班级氛围中不断提升和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桂霞,宋艳芳.小学班主任如何落实班级自主管理[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8,(02):106-107.
[2]高志娟,贾永新.浅议小学班级自主管理体系的建构[J].新课程(上),2017,(03):192.
[3]王宇.浅谈“ 小学班主任” 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A]全国智慧型教师培养体系建构模式学术会议二等奖论文集[C].吉林市东方智慧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吉林市东方智慧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