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教学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李锡芬
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福慧学校 云南省丽江市 674100
正文: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便利性和高效性,然而,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实践运用中,仍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有限,数字化教学资源虽然体量庞大,内容多元,但是质量良莠不齐,教师对于优质教学内容的筛选能力不足,反而导致数学课堂教学不够集中。其次,教师对于数字化资源的利用程度不够,未能找到最合适的方式融入课堂,导致教师难以发挥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优势。再次,教师在设计课堂时经常忽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导致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严重脱节。最后,教师未能结合数字化教学资源搭建起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难以及时给予学生定向反馈。
一、挖掘数字化教学资源,丰富数学课堂内容
数字化教学资源能够将抽象知识可视化,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动画和模型,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数学抽象概念,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提高教学效率。其次,教师应挖掘体量庞大的数据库中丰富的教学资源,从中挖掘关联教材内容,紧贴生活实际的教学资源,作为对教材内容的补充,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广度和深度。包括讲解精炼独到的大师课,针对重难点的记忆口诀等,教师帮助学生提升学生质量和效率。最后,教师可以借助数字化手段为学生搭建具体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锻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迁移运用能力。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时,教师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丰富课堂内容,提高课堂质量。首先,在课前导入部分,教师借助数字化手段设计动画演示,将一个圆切割为四等分,标注出相应的份额大小,帮助学生对于整体一和分数建立起初步感知,将抽象分数概念可视化,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其次,在课堂教学模块,教师积极创设虚拟现实场景丰富课堂内容,教师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为学生创建具体情境。如教师创建“ 分披萨” 的具体情境,借助数字化技术,将披萨切割为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等。通过情境化的教学,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理解分数的含义,并且将分数的知识和实际生活关联起来,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最后,教师挖掘数据库中丰富的教学资源,以重难点和易错点为导向,筛选出讲解简洁精炼的大师课,供学生自行复习和巩固。除此之外,教师也可引导学生观看具有启发性的数学纪录片,鼓励学生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分数知识的拓展,培养创新思维。
二、借助数字化技术,创新课堂教学环节
当前教师往往局限于单方面讲授的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课堂参与度低,课堂气氛低迷,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教学难以高效推进。基于此,教师应充分发挥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智能性和交互性,打造学生广泛参与的,富有创新性和趣味性的课堂环节,活跃课堂氛围,打造高效课堂。首先,教师利用虚拟动画,绘图技术等,创造学生能够动手参与的实践环节。将抽象知识可视化,帮助学生降低理解难度。学生亲身实践,能够提升课堂参与度,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习兴趣,同时能够在实践中深化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其次,教师基于数字化教学资源为学生创造交流讨论平台,学生基于教师的提问进行小组讨论和自由发言,教师巡堂检查,及时给予反馈和鼓励,坚持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主思考。最后,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富有趣味性的课堂环节,用竞赛类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教师紧贴教材内容,依托数字化技术,为学生创造形式活泼的课堂环节,极大提高课堂质量。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节《三角形的特性》时,教师利用数字化技术,创新课堂环节。首先,教师在课前导入部分播放数字化资源库中“ 斜拉桥结构” 的纪录片片段,向学生提问“ 大家知道为什么大桥的支架是三角形的吗?” 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对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形成初步认知。其次,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利用数字化技术中的绘图工具,向学生展现随着参数的修改,三角形形状的变化,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出三角形的共性。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巧妙利用数字化工具化抽象为具体,降低学生理解难度,同时激发学生自主思考,踊跃发言,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利用数字化教学平台设计富有趣味性的小游戏,邀请学生在教学白板上就三角形的特点进行判断正误,累计积分进行排名,着重考察学生对于三角形特点的理解以及三角形特性在日常中的运用。通过竞赛类游戏,学生不仅深化了对三角形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迁移运用能力。
三、立足数字化教学资源,搭建科学高效的反馈体系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与反馈往往存在滞后性与平均化,导致学生可能长期存在学习误区,难以得到及时纠正,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数学基础的夯实和数学思维的培养。基于此,教师应充分挖掘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丰富内涵,弥补现有反馈体系的不足,提升反馈与评价的高效性和针对性。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节《两位数加两位数》时,教师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带来的高效性与交互性,为学生打造及时,复有针对性的反馈模式。首先,数字化教学平台能够在课堂上实时监控学生的课堂表现,记录课堂回答问题情况,给予过程性评价数据,优化评价体系。教师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对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及时约谈,提供改进意见,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其次,教师利用数字化平台采集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结合答题数据生成共性和个性问题报告,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力求契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数字化教学平台基于学生的个性化问题,如学生对于进位理解不足,及时向学生推出个性化巩固和查缺补漏的学习方案,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提升。
结束语:综上所述,数字化教学资源在数学课堂越来越广泛,教师在优化课堂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实现高效反馈等多个维度融入数字化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思维,达到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博.数字化教学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论坛,2025,(14):27-29.
[2]田晓博.数字化教学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5,(01):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