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高效提升小学音乐教育质量的路径
姚良珍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龙正镇小学校
在现阶段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课堂的教学发生了极大地变化。为了提升小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音乐课堂的教学中融入创新来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音乐知识的学习,从而达到高效的学习目的。采用多样性教学模式进行音乐的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拉近与音乐的距离感,实现小学音乐教学的目标顺利完成。本文将讲述开展小学音乐学习的方式与路径。
一、创建情景课堂,引入游戏教学
在音乐教学中贯彻落实音乐游戏教学,具体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有效的莫过于情境教学。音乐教材中的歌曲都是专家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精心挑选的,许多内容的表现主要是童真和童趣,并且会引入一些小动物来激发学生对于歌曲的了解欲望。音准是唱歌过程中必须关注的点,音准对于歌曲演绎的好坏起到了直接影响作用。而小学阶段的学生们一般对音准没有特别深入的理解,在此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习简谱,并且在唱每一首歌之前都先唱谱,这样能够锻炼学生的音准水平。此外,当学生对音高、音阶、音程、和弦等内容有所了解之后,为学生设计一些与五线谱有关的小游戏,让他们能够认谱,在这种充满挑战性的教学环节中,学生会想要不断地突破自己的极限,并且发现自己在音乐方面擅长的部分。教师们需要做的是利用一些亲切的语言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样才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在课后时间,学生也愿意自己去探索其他类型的音乐。
二、微课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由于年纪较小,注意力很难长时间保持集中,在课堂上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专注力是教师一直探寻的问题。微课具有时间短、内容丰富的特点,教师借助视频形式,将知识声情并茂地呈现出来,通过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艺术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学习兴趣。
比如,在学习《糖果仙人舞曲》时,首先上学生初听歌曲,让学生们感受音乐中的梦幻色彩,然后可以通过播放《胡桃夹子》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梦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聆听和观看过程中,感受童话色彩歌曲中轻松活泼的情绪。
三、评价学生兴趣,增强课堂氛围
教学评价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而兴趣就是学生学习的最好启蒙老师。因此,在教学中应以学生兴趣为基础,将音乐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而让学生对生活有更深层的理解。首先教师需在音乐课程教学中穿插生活相关的实例,通过生活所见降低学生对音乐的陌生感,更加亲近音乐、深入了解音乐,有利于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其次对于例子的使用要更加通俗易懂,与小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学生能理解并且接受的范围内,将生活中一些片段融入音乐中,使得两者之间产生共鸣,促使小学生对音乐产生独特的感情。兴趣是让学生更容易接触音乐课程内容的大门。
比如,在学习《月亮的故事》时,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以学生的生活兴趣入手,备课时多准备与月亮有关的日常话题。如:晚上天上挂的月亮,大家觉得好看吗?月亮的形状是什么样的?月亮给我们提供了什么呢?教师提前做好准备,课上先请同学们从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讲述自己心中的月亮,再让学生讲述自己熟知的月亮故事、朗诵月亮的歌谣及歌唱关于月亮的歌曲。从学生日常生活中“ 抬头就能见的月亮” 这类贴切主题的话题入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把经典音乐背后隐藏的真实故事讲述给学生,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拉近音乐与生活的距离。
总之,核心素养理念下,为了提升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应用在教育实践中。小学生正值活泼好动的年纪,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思维不够活跃,很难掌握复杂的音乐知识。教师采用多样化进行音乐的教学,能有效地丰富教学的内容,使教学内容以形象、生动的形式表现出来,学生要被教师吸引,主动跟随教师的教育节奏投入到音乐艺术的欣赏和学习中。学生要凭借有趣的教学实践达成音乐艺术的体验和学习,在此过程中实现艺术表现能力的提升。学生感受到音乐的趣味性,积极性的参与,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实现教学内容的高效掌握。
参考文献:
[1]陈静菁.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新课程导学,2022(35):46-49.
[2]张宇.探讨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科幻画报,2022(10):279-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