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关于提升初中体育与健康的教学质量研究

作者

伍长刚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坝达初级中学校

引言: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假如兴趣缺失,在课堂上难以集中精力去听讲时,往往会造成学习效果低下的状态。很多初中生认为,体育课就是运动,运动就会造成身体累,很多学生不愿意参与初中体育与健康的学习,因此,兴趣是提升学习效果的关键,足够的兴趣才能提升体育与健康的教学质量。

一、掌握基本动作,划分小组训练

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技能,为后续的技战术训练打下基础。基本动作训练是体育教学中基本的教学内容。

例如,排球教学中,通过系统训练学生的传接球、发球、扣球、拦网等基本技术动作,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动作习惯。通过基本动作训练,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排球的基本技能,培养出良好的动作习惯和基本功底。这对于学生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和参与比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引导,帮助学生正确地传接球、发球或扣球等动作。可以通过分组练习和定点传接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实践,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排球运动是一项需要集体协作的运动项目,运动员所处的位置不同,以于技术要求和能力要求都存在不同的差异。因此,除了一些基本功训练以外,绝大多数后排球技能训练都需要以双人、多人甚至是群体的方式完成,这就涉及到对小组成员的合理划分。这不仅是实施合作学习的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因为分组之后,需要依据各小组实际情况为其分配相应的学习训练任务,推动排球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结合趣味游戏,拉近师生关系

首先对于学生的整体参与来说,采取趣味游戏的形式,不仅仅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和谐的环境,同时在整体的教学过程中视听之间的融洽的感情也是培养激发学生兴趣的条件,实践证明部分学生对于体育学科失去兴趣是从对教师的不信任开始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善于利用趣味性的游戏,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带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只有在教学的过程中把握住了学生学习的特点,在整体的教学过程中,才可以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主动。

例如,在进行“ 舞蹈” 这一节内容中,在体育课堂中教授与学生相关的舞蹈内容,实际上也是与体育课堂紧密相关的,因此在课堂开展中,教师不妨可以先调查学生对哪方面的舞蹈比较感兴趣,而且课堂中也可以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展示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在这个年龄阶段也渴望受到他人的关注。因此教师给予了学生这个机会,实际上也是一种娱乐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相互交流相互表演的过程中,从而能够有效积极参与,那么学生在进行体育项目相关练习过程中,可以带动学生的参与活力。

三、开展教研活动,分享教学经验

每一位老师在教学方法上都是有所不同的,体育教师可以定期的开展教研活动,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相互学习探究,并提出在教育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教师们可以共同提出自己的观点解决问题。也可以在教研活动时,共同商议出初中体育的教学目标大纲,初中体育教师根据每个阶段学生的身体素养以及心理特征,设计出合理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任务。体育运动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不可抗因素,体育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将学生的身心安全健康列入其中,针对其突发事件作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可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以达到开展教研活动的目的,激发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身体素养,为中考体育打好基础。

总之,新课标的改革下的素质教育强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教育的改革,现阶段提倡大力实施学生德育体美的发展,也将体育课也纳入了中考科目,这使得体育科目在学生们,老师们和家长们的心目中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升,以往都将体育指为是副科不给予重视,那么现如今体育作为一项中考项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身体健康和身体素质的发展。随着体育中考的落实,体育课程得到了重视的同时,也提升了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体能,初中体育教师应依据中考的改革,对教学策略进行优化,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体育运动意识,培养学生发展体育技能,遵从以学生为课堂主体,鼓励学生用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增强身体素质,挖掘学生身上蕴藏的巨大体育潜能,开拓学生的思维逻辑的全面发展,并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刘琴. 基于体育中考制度下的初中体育教学探究[J]. 赢未来, 2018,(017):260.

[2]李蓉.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中的应用研究[J].东西南北:教育,2018(19):447-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