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古诗词朗读教学策略与实践研究

作者

蔡晓娜

长垣市蒲东街道实验小学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历经岁月沉淀,以其凝练的语言、优美的韵律和深远的意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民族精神。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精心编排了大量古诗词,旨在让学生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提升语文素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古诗词朗读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学生往往难以体会诗词韵味,无法深入理解诗词内涵。有效的朗读教学策略能帮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古诗词的音韵美、节奏美,理解诗词内容,体会诗人情感,进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研究小学古诗词朗读教学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激发朗读兴趣,点燃热情之火

学生的内在动机由自主感、胜任感和归属感构成的,当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时,会主动寻求自主探索的机会,在完成朗读任务中获得胜任体验,并通过课堂互动形成学习归属感。适宜的兴趣激发策略能帮助学生跨越现有能力与潜在能力之间的鸿沟。古诗词的语言与现代口语存在差异,若教学方式单一,易使学生产生距离感。因此,教师需通过多元手段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让他们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在教授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这一课时,可借助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先播放精心剪辑的朗诵视频,视频中激昂的古典音乐与无人机航拍的庐山瀑布实景相结合,从飞流直下的动态水流到水雾氤氲的磅礴气势,让学生在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冲击下产生朗读欲望。接着开展 “ 班级诗词朗读小能手” 评选活动,给学生 10 分钟时间准备,期间鼓励小组内互相指导。然后设置个人朗读与小组接力两种形式,由师生共同从情感表达、节奏把控等维度评选,为优胜者颁发古风书签等小奖品。整个过程在一课时内完成,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在轻松氛围中主动投入朗读,有效激发了对古诗词朗读的热情。课后还可布置创意作业,让学生录制朗读音频并配以简单音效,上传至班级学习平台,开展线上投票评选 “ 最佳声音奖” ,进一步延伸课堂学习效果,让古诗词朗读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

二、掌握朗读技巧,提升朗读水平

朗读技巧是将文字转化为富有感染力的声音的关键,是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准确传达情感的基础。朗读过程需要学生通过调动听觉、动觉等多感官参与,才能有效强化记忆痕迹与情感联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主动建构的过程,朗读技巧的学习也不例外,需要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内化。小学阶段是朗读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朗读技巧,不仅能提升当下的朗读水平,更能为其后续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在《山行》这一课时,重点引导学生掌握朗读技巧。首先解决字音问题,针对 “ 远上寒山石径斜” 的 “ 斜” ,结合古代诗词押韵规则,讲解其在古音中读 “ xiá ” 以符合韵律,通过领读、开火车读、小老师带读等多样化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读准字音。然后处理节奏,引导学生按 “ 二二二一” 的节奏划分 “ 远上 / 寒山 / 石径 / 斜” ,通过拍手打节奏、敲击节拍器等方式强化感知。最后把握语调,此诗描绘秋日美景,语调应轻快上扬,带领学生对比不同语调的朗读效果,通过分句练、分组赛读等反复练习,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此外,还引入配乐朗读环节,选取古筝、竹笛等古典乐器演奏的轻音乐作为背景,让学生在悠扬旋律中沉浸式朗读;并组织角色扮演,让学生化身诗人,带着情境代入感诵读。一课时内,学生通过针对性练习,基本掌握了该诗的朗读技巧,朗读水平有了明显提升。

三、创设朗读情境,深化诗词理解

真实、生动的情境能激活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搭建起新旧知识的桥梁。在教育心理学范畴内,情境教学能有效降低认知负荷,激发学习动机,促进知识迁移。具体到古诗词朗读教学,情境教学理论指出,在特定的情境中,学生的认知活动会更活跃,情感体验会更深刻。古诗词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画面和情感,但其语言的凝练性使得这些画面和情感较为抽象。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创设与古诗词内容相关的情境,能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帮助他们更好地进入诗词的意境,加深对诗词内涵的理解。

在《村居》这一课时,教师精心创设沉浸式朗读情境。课程伊始,教师以充满诗意的语言描绘:"春天到了,绿草如茵,黄莺在天空中欢快地飞翔,河堤上的杨柳被春风吹拂,仿佛在轻轻地抚摸着地面。村里的孩子们放学后,赶忙趁着东风放风筝。" 同时配合舒缓的古典音乐,播放江南春日风光的视频,让学生在视听结合中勾勒画面。播放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闭眼冥想,用语言引导他们想象自己身处画中,感受春风拂面、纸鸢高升的惬意。随后,教师拿出提前准备的五彩风筝道具,邀请几位学生上台模仿放风筝的动作,其他学生边看边朗读。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更能体会诗中描绘的春日乐趣,朗读时情感更加饱满,对诗词内涵的理解也更为深刻,且整个过程在一课时内顺利完成。

结语

小学古诗词朗读教学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激发朗读兴趣,让学生主动走进古诗词的世界;掌握朗读技巧,使学生能够准确展现古诗词的韵律与情感;创设朗读情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综合运用这些策略,结合一课时的教学安排,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不断探索创新,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随着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小学古诗词朗读教学将取得更丰硕的成果,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安会.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朗读教学策略 [J]. 亚太教育,2025, (01): 186-189. DOI:10.16550/j.cnki.issn.2095-9214.2025.01.057.

[2]石婧枫. 基于古诗词的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探究 [J]. 学周刊, 2022,(24): 121-12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24.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