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童趣化视角下的低年级班级制度文化建构

作者

郭玉怡

广州市番禺区钟村奥园学校

引言:学生成长的第二个家当属班级,而滋养学生心灵的沃土便是班级文化。对于那些正处在天真烂漫且好奇心强阶段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抽象思维尚不发达,自控能力较弱,枯燥乏味的说教以及严苛刻板的管理方式,是很难唤起他们的兴趣并引发共鸣的。因此,班主任在构建班级制度文化时,必须充分顾及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并秉持童趣化的理念,一方面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更能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遵循建构主义学习理念,在师生互动、亲身实践中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促使学生将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进而推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一、童趣化角色设计:让制度“ 活” 起来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这一阶段的儿童喜欢扮演游戏,容易接受角色认同。在构建低年级班级制度文化方面,童趣化角色设计不可或缺,其既能激发学生兴趣与参与度,又能让班级制度于角色扮演中“ 活” 起来,班主任可依班级实际状况设计各具特色的角色,如“ 图书小管家” “ 卫生小督察” “ 纪律小卫士” 等,且这些角色要与班级制度紧密结合,明确各自职责任务。

在角色扮演进程中,班主任需充分发挥引导监督作用,当学生表现出色、认真履职就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以巩固积极行为,当学生有所懈怠、违反制度便适时提醒指正来帮助其改正错误,通过这种正向激励与纠偏并重方式,使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不断进步,逐渐养成自律自觉的良好习惯[1]。此外,角色扮演还可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与主人翁意识,通过轮流担任不同角色,能让学生切身体会维护班级秩序的不易,进而更加珍惜集体荣誉,自觉约束言行,如此一来,遵章守纪的良好氛围便会在班级蔚然成风,师生共建美好班级的理想图景也就徐徐展开。

二、游戏化规则渗透:让学习“ 趣” 起来

在构建童趣化的班级制度文化方面,游戏化规则的渗透能够把原本枯燥乏味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起来,进而充分调动起低年级学生参与其中的热情。班主任在着手设计班级规则的时候,应当充分地借鉴游戏元素,巧妙地把纪律要求、学习任务等融入到游戏情境当中去,让学生能够在玩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在学的过程中享受玩的乐趣,真正实现寓教于乐。

在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方面,班主任可以设计“ 小红花行为积分”的游戏。先制定好积分标准,如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乐于助人等这些行为,每次只要表现良好就能获得一朵小红花,等到周末或者月底的时候,对积分榜进行统计,给那些获得小红花数量排名靠前的学生给予物质方面的奖励或者精神上的表扬[2]。游戏化规则的渗透不单单是给低年级学生营造出了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更为重要的是能够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出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

三、可视化环境创设:让文化“ 看得见”

在构建童趣化的低年级班级制度文化进程中,可视化环境创设能把抽象的文化理念与行为准则直观呈现于学生面前,使学生时刻受班级文化熏陶与感染,加深他们对班级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故而班主任应充分利用班级物理空间让班级文化“ 看得见” ,使其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背景。

可视化环境创设里的重点在于墙面文化建设,班主任可组织学生共同制作班级公约的漫画版,用学生喜爱的卡通人物形象将每一条公约内容生动演绎后张贴于显著位置,这种视觉化呈现方式能增强班规的吸引力与感染力,让学生更乐于接受并遵守,同时精心设计励志标语并配以趣味十足的插图以时刻激励学生奋发向上,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除墙面文化外,课桌文化亦是可视化环境创设的另一重要方面,班主任可引导学生自制独一无二的课桌牌,在牌面上写上自己的目标和座右铭以时刻提醒自己为梦想而努力,小组成员还可发挥创意为课桌进行趣味装饰,增强团队凝聚力与向心力[3]。此外,班主任还可因地制宜打造班级“ 微剧场” 等文化阵地,让学生自编自导,通过小品、情景剧等形式生动演绎文明礼仪、助人为乐等班级文化主题,在参与创作、表演过程中,学生对班级文化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与体悟,良好行为习惯也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培养。可视化环境创设能让班级文化“ 看得见” ,使每一面墙壁、每一张课桌都充满教育的力量,学生于这样的环境中浸润成长,文明向上、积极进取的品格定会根植心中,绽放最美的光芒。

四、情感化反馈机制:让成长“ 有温度”

情感化反馈机制能让学生于遵守制度、践行班规时感受到师长与集体的关爱温暖,进而更坚定地沿正确道路前行[4]。对于处于情感发展敏感期的低年级学生,及时恰当的情感反馈可极大激发其进步动力,让成长每一步都满含温度与力量,故而班主任执行班级制度时需高度重视情感因素,构建富有人文关怀的反馈机制以使学生真切感受集体温暖支持。

班主任要做到奖惩分明且及时反馈,对于遵守制度、表现优异的学生,需第一时间给予物质或精神奖励并在班会等公开场合予以表扬,比如为表现进步学生颁发奖状、组织全班合影留念,既肯定他们的努力付出,又以其为榜样激励更多学生自觉遵从班级制度。针对偶尔违纪学生,班主任要给予提醒并耐心教导,让学生感受到老师“ 严” 背后的“ 爱” ,以激发其改过自新决心。此外,班主任可建立学生荣誉称号评比制度,设置“ 进步之星” “ 最佳品德奖” 等奖项并每周或每月进行评选表彰,引导学生在向榜样看齐的过程中更加自觉地遵守班规。获奖学生既是全班学习榜样又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带领帮助后进生共同进步,在此过程中学生既能收获集体认可又能感受帮助他人、与他人共同进步的快乐,班级凝聚力与向心力定会大大增强。通过具体生动的评优评先及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可让班级制度充满温情底色,从而帮助学生在争当优秀的过程中逐渐内化遵规守纪的良好品行。

结束语:

构建童趣化的班级制度文化是低年级班级管理的必由之路,需班主任在角色设计、规则渗透、环境创设、反馈机制等方面狠下功夫,用心营造契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成长环境。在此过程中,班主任要充分发挥自身创造力与爱心且应与学生一道探索成长乐趣、共同挥洒班级天地色彩。相信在师生共同努力下,低年级班级定能成为学生心中最温暖且最向往之美好家园,为其未来人生筑牢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桂丽.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J].天津教育,2024,(30):34-36.

[2] 宋英河. 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班级文化制度[J]. 华人时刊( 校长),2022,(06):94-95.

[3]欧阳芳.小学低年级班级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试题与研究,2021,(24):129-130.

[4] 白 彩 霞 . 班 级 良 好 文 化 氛 围 的 营 造 策 略 [J]. 知 识 窗 ( 教 师版),2021,(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