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任务群中“ 教学评一致性” 的实践研究

作者

王雪雅 邢伟娜 卢志彬

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第三小学 065500

引言: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育提出了更高阶的能力要求,促使教学实践必须超越单纯的知识传递,在这一背景下,“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成为培育学生深度思维的核心场域,然而如何确保教学过程的有效性与目标达成的精准性,则成为教师面临的现实难题。教学评一致性原则为此提供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其强调学习目标的确立应当先于教学设计,而评价方式则必须紧密围绕既定目标展开,从而形成一个逻辑自洽的闭环。本项研究将致力于建构一套严密的教学实践蓝图,其着力点也在于厘清思辨品质发展的具体策略,并将其与教学评各环节进行内在耦合,最终为一线教师提供一种可观摩且具迁移价值的教学范式。

一、融合路径的设计:建构“ 思辨阶梯” 与“ 一致性” 教学的对接图谱

为实现教学评三者间的深度契合,教师需要精心设计一套能够清晰映射学生思辨能力发展层级的教学体系,并且这一体系的构建应始于对思辨性阅读核心素养的精细拆解,将抽象的思维品质转化为可观测和可评估的具体指标,从而形成一个由浅入深的“ 思辨阶梯” 。在此基础上,教学目标的确立便直接锚定于该阶梯的特定层级,确保每一堂课的教学意图都具有明确的思辨发展指向性;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活动与评价任务,其设计也必须紧密围绕这些目标展开,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估都服务于同一个思辨层级的达成。例如,为使《草船借箭》的教学真正实现“ 评” 对“ 教” 的精准引领,教师必须首先将诸葛亮“ 神机妙算” 这一抽象的赞誉拆解为一系列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思辨行为,这便构成了设计教学路径的逻辑起点。基于此,教师可以架构一个从事实梳理到因果探究再至价值权衡的思辨任务序列,即引导学生先绘制出借箭事件的完整流程图以夯实事实基础,继而深入文本探寻诸葛亮能“ 算” 准天时、地利、人心的关键细节,最后将其推向一个更高阶的认知冲突——“ 诸葛亮的成功究竟是智慧的必然还是利用对手弱点的偶然” ,并要求学生形成书面论证。如此一来,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变成了对特定思辨层级的训练,而最终的评价则直接指向学生在这一系列认知活动中所能达到的最高阶梯,从而确保了教学过程的效度与思辨力培养的深度。

二、课堂实践的探索:开展基于“ 大概念” 统领的思辨任务群教学实验

在具体的课堂实践环节,“ 大概念” 的引入为思辨任务群的组织提供了高阶的思维统领,教师可围绕某一具有统摄性的语文大概念来构建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阅读与表达任务,使学生的学习不再停留于对单篇课文的零散解读。与此同时,教师设计的任务群也应呈现出逻辑上的递进关系,驱动学生从信息提取走向观点评价,并最终形成个性化的表达;而学生在完成系列任务的过程中,其思辨能力也将伴随着对大概念的认知建构而获得螺旋式上升。以《少年闰土》这一课为例,教师不妨将“ 社会变迁中的个体命运” 这一“ 大概念” 作为统摄全局的引擎,让整个教学过程都聚焦于这一宏大命题的深度探究。对此,课堂不应由人物的今昔对比直接切入,反倒是先要通过展示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影像,激活学生对“ 变迁” 的感性认知;然后才将“ 闰土与‘ 我’ 的隔阂是个人选择还是时代烙印” 这一核心问题抛出,让学生的思考有了明确的方向。凭借这一概念的牵引,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其任务便不再是寻找童年趣事,而是搜寻那些暗示阶级固化与人情疏离的隐秘线索,后续的戏剧扮演、情景续写等所有活动都将紧密围绕“ 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无力与坚守” 展开,最终使得课堂的学习成果不再是单薄的人物评价,而升华为对历史与人性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

三、育人效能的检验:剖析一致性教学对学生思辨品质提升的实证影响

检验“ 教学评一致性” 的最终育人效能,教师必须把评价的焦点从传统的知识性考核转向对学生思维过程与思维成果的综合考察,这也就要求教师善于运用多样化的评估工具来捕捉学生思辨能力的真实发展轨迹。例如,对学生课堂发言的质性分析,以及对其书面表达中所体现的论证严密度与见解深刻性的长期追踪等,共同构成了评价的主要数据来源;并且经由对这些过程性与终结性证据的系统梳理与深度诠释,教学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育效果才得以被清晰地揭示。最后,这种基于证据的效能检验,为教学模式的优化与个体学生的精准指导供给了可靠的实证依据,也确保了教育研究的科学性。

结束语

综合上述,教师在“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任务群中推进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使得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获得了更为坚实的支撑,并且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把控也因评价的合理嵌入而变得更具针对性,学生的表达能力更是在动态反馈中逐步增强,教学效能的提升已成为可观的现实,进而这种严谨的教学闭环设计最终确保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深度培育。

参考文献

[1]陈玉蓉.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教学探析[J].中小学班主任, 2024:83-84.DOI:10.3969/j.issn.2096-3742.2024.12.028.

[2]颜金丽.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实践[J].电脑校园, 2023:1397-1398.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 十四五” 规划一般课题:“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404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