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空预器低电压穿越装置性能研究与应用分析

作者

张恩溥

河北建投沙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省邢台市 054000

1. 引言

新版《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规定》等技术标准明确要求火力发电机组必须具备强大的故障穿越能力,其中就包括重要的低电压穿越(LVRT)能力。

空预器是锅炉尾部烟道中的关键换热设备,对提高锅炉热效率至关重要。现代大型燃煤机组的空预器普遍采用大功率交流变频器驱动。然而,当电网侧或厂用电系统发生故障时,会引发瞬时电压跌落。若空预器变频器因电压过低而保护跳闸,导致空预器停转,将在极短时间内引起锅炉风烟系统失衡、排烟温度急剧升高等一系列恶性连锁反应,最终迫使机组停运,严重威胁电厂与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因此,为空预器变频控制系统加装或升级具备低电压穿越功能的装置,确保其在电网电压瞬时跌落时不停机、不脱网,并能在电压恢复后快速平稳地回归正常运行,已成为保障现代火电机组“零非停”目标的核心技术举措之一。本研究立足于发电厂生产实际,聚焦于空预器 LVRT 装置的内部机理与外部表现,系统性研究其性能,具有重要的工程实践价值。

2. 空预器低穿装置技术原理

空预器低电压穿越能力的核心思想是:在检测到电网电压跌落时,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为变频器内部的直流母线电容提供能量补充,维持其电压稳定,从而保证变频器控制单元和功率单元的正常工作,使电机能够持续获得驱动转矩。

目前主流的空预器LVRT 技术方案主要为:

后备电源型方案(AFE+储能)该方案属于主动式能量补充方案,是目前高性能 LVRT 装置的主流选择。其系统构成更为复杂,主要包括:

1. 有源前端整流器(AFE): 取代传统的二极管整流桥,能够实现网侧电流的正弦化,降低谐波污染,更重要的是具备四象限运行能力,可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

2. 储能单元(通常为超级电容): 作为装置的能量核心。超级电容具有功率密度极高、充放电速度快、循环寿命长的突出优点,非常适合应对短时、大功率的能量需求。

3. 双向DC/DC 变换器: 连接在储能单元和直流母线之间,用于精确控制能量的双向流动。

其工作原理为:电网正常时,AFE 在为负载供电的同时,为超级电容组充电储能。当检测到电压跌落时,控制系统立即动作,DC/DC 变换器将超级电容中储存的电能快速释放至直流母线,精准地补偿因电网输入能量不足导致的功率缺额,从而稳定直流母线电压。在此过程中,变频器几乎不受电网电压波动的影响,确保空预器转速恒定,实现 “不间断穿越”。电压恢复后,系统又自动切换回为储能单元充电的模式。

3. 空预器低电压穿越装置性能评估体系

衡量一个LVRT 装置的性能优劣,需建立一个多维度的、量化的评估体系。主要评估指标包括:

3.1 电压耐受范围与持续时间 这是最核心的指标。根据国家标准,装置必须能在并网点电压跌落至额定压的20%时,维持至少0.625 秒不脱网运行。高性能的装置甚至可以在电压降至 0%的情况下,支撑0.5-1 秒。3.2 动态响应时间 指从电压跌落发生到LVRT 装置检测到故障并完全投入工作的滞后时间。该时间越短,对直流母线电压的支撑就越及时,系统稳定性越好。

3.3 直流母线电压稳定度 在穿越过程中,直流母线电压的波动范围是关键。优秀的装置能将波动控制在额定电压的±10%甚至±5%以内,避免因过压或欠压触发变频器内部保护。

3.4 转矩维持能力 直接反映了空预器运行的稳定性。高性能的主动式方案能实现100%额定转矩输出,保证空预器转速无任何下滑;而能耗型方案则难以避免转矩和转速的下降。

3.5 自恢复能力 电压恢复正常后,装置应能平滑、无冲击地切换回正常运行模式,储能单元能自动完成再充电,整个系统无需人工干预即可进入待命状态。

4. 典型案例应用与性能分析

以笔者所在的某电厂#1 机组(600MW 超临界空冷机组)空预器LVRT 项目为例进行分析。

4.1 测试方案 利用专业的电压跌落发生模拟装置,在空预器变频器进线侧人工模拟不同深度的电压跌落故障,通过录波装置记录电网电压、直流母线电压、空预器电机转速、输出转矩等关键波形。

4.2 结果分析

·工况一:电压跌落至 65% ,持续0.5 秒。 装置在 2ms 内迅速响应,超级电容组瞬间放电。录波显示,直流母线电压仅在初始时刻有轻微波动(从675V 暂降至645V),随后立即被稳定控制在670V±5V 范围内。空预器电机转速曲线为一条平滑直线,转矩输出保持 100%恒定。电压恢复后,系统切换平稳。

·工况二:电压跌落至 20% ,持续 0.8 秒。 装置同样快速响应。直流母线电压稳定度依然良好,波动范围控制在±15V 内。电机转速和转矩保持稳定,实现穿越。

·工况三:两相短路,电压跌落至 0% ,持续 。 这是最极端工况。装置成功实现穿越,直流母线电压虽有较大波动(最低至 600V),但始终高于变频器欠压保护阈值(540V),确保了系统不停机。电压恢复后,转速无变化。

5. 存在的问题

尽管LVRT 技术已相当成熟,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可优化之处:

1. 成本与空间问题: 高性能的主动式方案初投资较高,且超级电容柜需要额外的安装空间,对老机组改造的工程设计提出了挑战。2. 散热问题: 大功率充放电会产生大量热量,尤其在高环境温度的厂房内,需要可靠的冷却系统保障,否则会影响设备寿命和可靠性。

3. 状态监测与预警: 目前对超级电容的健康状态(如容量衰减、内阻增大)缺乏有效的在线监测和预警手段,多依靠定期检修,存在潜在风险。

6. 结论

空预器低电压穿越装置是保障大型火电机组在电网故障下安全稳定的“压舱石”。本文研究表明:

1. 基于“AFE+超级电容”的主动式能量回馈方案在技术性能上显著优于传统的能耗制动方案,是实现高标准LVRT 的理想选择。

2. 建立的以电压耐受范围、响应时间、直流电压稳定度、转矩维持能力为核心的性能评估体系,能够全面、客观地衡量LVRT 装置的优劣。

3. 通过600MW 机组的成功应用案例证明,高性能的LVRT 装置能有效应对各种严苛的电压跌落工况,确保空预器连续不间断运行。

4. 未来,该技术将朝着更高集成度、更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持续为构建坚强可靠的新型电力系统贡献力量。参考文献

[1]国家能源局. GB/T 36995-2018 风电机组、光伏发电站并网技术要求[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8.

[2]王兆安, 刘进军. 电力电子技术[M]. 第 5 版.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3]李建林, 田立亭, 来小康. 储能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状与分析[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3, 37(1):1-8.

[4]张崇巍, 张兴. PWM 整流器及其控制[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