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活动 多彩语言
朱晓玲
苏州市姑苏区南环实验幼儿园 215000
一、有效提问的定义
(1) 提问的基本概念与特征
在探讨中班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提问设计策略时,提问的基本概念与特征是不可忽视的核心要素。提问不仅是教师与幼儿互动的桥梁,更是激发幼儿思考、引导语言发展的关键工具。根据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的认知领域分类,提问可以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每个层次的提问都对应着幼儿认知发展的不同阶段。例如,在中班幼儿的语言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基础的“知识”层次问题,如“这个故事里有哪些动物?”来检测幼儿对故事情节的记忆和理解。随着幼儿语言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逐步引入更高层次的问题,如“为什么小兔子要帮助小乌龟?”来促进幼儿的批判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此外,有效提问还应具有开放性,鼓励幼儿自由表达,而不是仅仅回答“是”或“不是”。例如,教师可以问:“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小主人公,你会怎么做?”这样的问题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促进其语言表达的流畅性和多样性。通过精心设计的提问,教师能够更好地引导幼儿深入思考,从而达到提升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教学目标。
(2) 有效提问的核心要素
在中班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的设计是激发幼儿语言潜能、提升语言表达与理解能力的关键。有效提问的核心要素包括针对性、激发兴趣和层次性。针对性原则要求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与教学目标紧密相关的提问,如在教授新词汇时,教师可以提出“这个新词和我们之前学过的哪个词意思相近?”的问题,引导幼儿进行比较和思考。激发兴趣原则则强调提问应富有创意,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例如通过设置故事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寻找答案,从而提高他们参与语言活动的积极性。层次性原则要求教师根据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问题,如先从简单的“是什么”、“在哪里”开始,逐步过渡到“为什么”、“怎么样”的深层次问题,帮助幼儿逐步构建语言逻辑思维。通过这些核心要素的综合运用,教师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二、中班幼儿语言教学活动的目标
(1) 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在中班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幼儿处于前运算阶段,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正在迅速发展,但尚未完全成熟。因此,教师设计的有效提问策略应当能够激发幼儿的思考,引导他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例如,通过提问“你最喜欢的故事书是哪一本?为什么?”可以鼓励幼儿描述自己的喜好,并解释原因,从而锻炼他们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此外,教师可以运用布鲁姆的认知领域分类,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从记忆、理解到应用,逐步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水平。
(2) 语言理解能力的提升
在中班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提升语言理解能力是核心目标之一。有效提问设计策略在此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幼儿处于前运算阶段,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正在快速发展,但尚未完全成熟。因此,教师的提问需要设计得既具有挑战性,又能够适应幼儿的认知水平。例如,通过开放式问题,如“你认为小猫为什么会害怕?”来激发幼儿的思考和语言表达,同时促进他们对故事情节的理解。研究表明,开放式问题能够有效提升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因为它们鼓励幼儿进行深入思考,并用自己的话来解释和阐述问题。此外,教师可以运用布鲁姆的认知领域分类,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从记忆到分析,逐步引导幼儿深入理解语言材料。例如,先从简单的记忆性问题开始,如“故事中出现了哪些动物?”然后过渡到理解性问题,如“为什么小兔子要帮助小猫?”最后提出评价性问题,如“你认为小兔子这样做对吗?为什么?”通过这样的提问策略,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得以逐步提升,同时也能增强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有效提问设计的原则
(1) 针对性原则
在中班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针对性原则是设计有效提问的关键。针对性提问要求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设计能够直接触及教学目标的问题。例如,针对四岁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而具体的描述性问题,如“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这样的问题既能够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又能够鼓励他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四岁左右的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他们开始使用符号和语言来表达自己,因此,教师的提问应与这一阶段的认知特点相匹配。此外,针对性提问还应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如有的孩子可能对动物感兴趣,而另一些孩子可能对交通工具更感兴趣。教师应灵活调整问题,以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在自己的兴趣点上得到发展和提升。
(2) 激发兴趣原则
在中班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激发兴趣原则是设计有效提问的关键。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幼儿处于前运算阶段,他们对直观、具体的事物更感兴趣。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点,提出能够引起他们好奇心和探索欲的问题。例如,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动物的故事,然后提问:“小猫为什么喜欢捉老鼠?”这样的问题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能激发他们对动物行为背后原因的好奇心。此外,引用名人名言或使用数据和案例也能增加问题的趣味性和深度。
(3) 层次性原则
在探讨中班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提问设计策略时,层次性原则显得尤为重要。层次性原则要求教师根据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语言能力,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问题,以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逐步提升。例如,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班幼儿处于前运算阶段,他们的思维具有直观性,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直观性问题,如“你看到了什么?”来引导幼儿描述他们所观察到的事物。随着幼儿语言能力的增强,教师可以逐渐引入更复杂的提问,如“为什么你觉得那样做是对的?”来激发幼儿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结语:在探讨中班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提问设计策略时,我们不仅需要关注提问的技巧和方法,更应深入理解其背后的教学哲学和实践意义。有效提问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他们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考虑到幼儿的这一认知特点,提出能够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操作和讨论来解决问题的问题。一项研究显示,当教师使用开放性问题时,幼儿的回答往往更加丰富和创造性,这表明开放性问题能够有效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幼儿语言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王志敏; 查捷. 成才,2022(20)
[2] 三问三聚:农村幼儿语言“创意表达”三重奏. 曹惠丽. 教学月刊小学版 ( 综合 ),2021(Z1)
[3] 幼儿语言活动中有效提问之我见 . 汤樱 . 作文成功之路( 下 ),2016(05)
[4] 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策略探讨 . 韩冬梅 . 课外语文 ,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