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全冠蜡型堆塑在上颌牙齿美学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王烁 李雨杰

天津天狮学院 天津武清 301700

1. 引言

随着口腔医学美学理念的不断发展,前牙区修复体的美学效果日益受到医患双方的重视。研究表明,修复体的最终美学效果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个体审美差异、技师操作水平以及修复材料选择等 [1] ]。半口全冠蜡型堆塑技术通过在最终修复体制作前建立可视化模型,有效统一了患者期望、临床医生要求和技师理解之间的差异,成为现代美学修复的重要技术手段 [2]。

该技术起源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最初应用于前牙美学修复领域[3]。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完善,目前在上颌前牙美学区修复中展现出独特优势,获得了国内外口腔修复专家的广泛认可 [4,5]。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技术创新和材料改进两方面,旨在不断提高修复效果并延长修复体使用寿命 [6]。本研究通过系统分析半口全冠蜡型堆塑技术在上颌牙列修复中的应用,重点探讨上颌前牙、侧切牙及第一磨牙的形态和功能特点,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2. 材料与方法

2.1 病例资料

本研究选取一例上颌 13-26 牙列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半口全冠蜡型堆塑技术进行美学修复设计。通过制作诊断蜡型,使患者和医生能够直观评估修复效果,从而选择最优修复方案。

2.2 蜡型修复原理

蜡型修复技术基于熔蜡逐层堆塑原理,通过精确塑造牙齿形态,经包埋铸造工艺制作各类修复体,包括但不限于烤瓷冠、纯钛桩核、铸瓷嵌体及超薄贴面等 [7]。美学蜡型作为该技术的延伸应用,在修复前牙美学区时表现出显著优势。

2.3 技术特点

精确复制天然牙的形态和功能特征适用于多种牙体缺损的修复,包括龋损、牙折、牙髓治疗后修复等兼具优良的美学表现和力学性能,确保长期稳定性与邻牙协调一致,保持口腔功能与美观的统一性 [8]

2.4 工作模型制备

采用高精度硬质石膏灌注工作模型,要求:

牙体形态完整无缺损表面光滑度达到临床标准咬合关系准确,正中咬合稳定

在进行全冠蜡型堆塑前,需对模型进行系统观测和测量,详细记录牙弓形态特征及尖窝沟嵴等解剖标志的分布规律,为后续蜡型制作奠定基础。

3. 技术操作流程

上颌第一磨牙作为牙弓的关键功能单位,其形态和功能对咀嚼效能和口腔稳定性具有决定性影响。本研究以第一磨牙为例,详细记录蜡型制作流程:

3.1 术前准备

模型处理:使用精密雕刀去除两个前磨牙及第一磨牙临床牙冠的咬合面1/3,形成标准堆塑平台

表面处理:采用高温熔融的无色粘蜡均匀涂布平台表面,增强蜡与石膏的结合力

3.2 颊尖构建

定位:根据解剖标志准确定位牙尖位置

堆塑:构建颊尖蜡锥至生理高度,使用咬合平面板进行高度验证:

前磨牙颊尖与尖牙牙尖保持同一高度

第一磨牙远中颊尖低于前磨牙颊尖 0.5mm

第一磨牙颊尖与咬合平面板轻接触

3.3 舌尖构建

近中舌尖:高于近中颊尖 1.0-1.5mm 远中舌尖:与近中颊尖等高

3.4 三角嵴塑形

在维持牙尖高度的前提下,精确塑造各牙尖三角嵴的形态和斜度,确保功能运动的引导斜面准确。

3.5 动态咬合调整

重点构建近中颊尖的滑动导向结构,确保在侧方运动时下颌牙尖能沿生理轨道顺畅滑动,符合组牙功能原则。

3.6 最终完成

完善所有功能斜面形态

确保各向运动无干扰

精细雕刻沟裂系统

表面抛光处理

4. 质量控制标准

成品蜡型需满足以下质量标准:

解剖形态准确,符合生理特征

表面光洁度达到临床要求

无杂质、无缺陷

整体美学效果良好

5. 技术优势分析

5.1 主要优势

厚度精确控制:可灵活调整蜡层厚度,确保关键区域尺寸精确,有效防止后续工序中的变形风险

操作灵活性高:蜡材的柔软特性便于形态调整,能最大限度减少修复体间隙,提高患者舒适度

结构完整性好:整体成型工艺可降低修复材料破损风险,增强修复体机械强度和使用寿命

美学效果优异:能精确控制接缝位置,将视觉敏感区的接缝隐蔽化处理

5.2 注意事项

材料选择:严格使用专用嵌体蜡或铸造蜡,避免材料污染温度控制:熔蜡温度适中,雕刻器械温度不宜过高,防止内应力累积适合性检查:确保蜡型与代型完全密合,无缺陷

厚度均匀性:避免局部过薄或出现菲边全面验证:需多次就位检查咬合关系、邻接关系和边缘适合性

6. 结论

本研究通过系统分析半口全冠蜡型堆塑技术在上颌牙列修复中的应用,得出以下结论:

1. 该技术在上颌前牙美学修复中具有独特优势,能同时满足功能恢复和美学要求;

2. 技术适用范围广,可应用于单一牙修复、复合体修复等多种临床情况;

3. 对于上颌第一磨牙等后牙修复,该技术同样能实现理想的形态和功能恢复;

4. 精确的厚度控制、灵活的操作性、良好的结构完整性和优异的美学表现是该技术的核心优势;

临床实践中,医生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修复方案,充分发挥蜡型堆塑技术的优势,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半口全冠蜡型堆塑修复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牙体修复方法,在上颌牙齿形态和功能重建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沃昊钟萍, 程祥荣. 前牙种植修复体美观效果的影响因素和评价方法 [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 2009, 36(4): 482-484.

[2] 于秀彬 , 邢鹏 . 桩核蜡型制作方法介绍 [J].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05, 6(2): 112.

[3] 洪军 , 樊铎 . 美学蜡型在与患者沟通中重要性 [J]. 中国卫生产业 ,2013, 10(12): 178-179.

[4] 李长义, 李水根. 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4.

[5] 姚江武 . 口腔技工工艺学 [M]. 北京 :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6.

[6] 赵三军 , 吕尧 . 诊断蜡型在前牙美容修复中的应用 [J].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 2010, 26(5): 719-722.

[7] 钟惠兰 , 朱晓斌 , 周丽航 . 诊断蜡型在美学修复中的应用 [J]. 口腔疾病防治 , 2012, 20(10): 546-549.

[8] 孟玉坤. 诊断蜡型及其延伸技术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应用[C]// 中国国际口腔器材展览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上海,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