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前磨牙区全瓷修复-左上第二前磨牙临床研究

作者

揭安琪 黄双燕

天津天狮学院 天津武清 301700

引 言

牙体缺损作为临床常见的牙体硬组织疾病,主要表现为牙齿正常解剖形态的丧失和生理功能的障碍。在后牙缺损的治疗方案选择上,现代口腔医学提供了多种修复方式:从传统的直接充填治疗,到更符合生物力学要求的嵌体修复,直至能提供全方位保护的全冠修复。其中,全冠修复又经历了从铸造金属全冠、金属烤瓷冠到全瓷冠的技术演进。值得注意的是,全瓷修复技术的临床应用不仅提升了修复体的美学品质,更重要的是通过材料科学的进步和制作工艺的革新,实现了修复体在机械强度、边缘适合性以及长期稳定性等方面的全面提升。这种技术革新为口腔临床修复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修复治疗从单纯的 " 补牙 " 转变为综合性的 " 牙齿重建 " 工程。

1 病例分析

1.1 病史

患者左上第二前磨牙 2 周前于完成根管治疗术,现要求冠修复。患者否认全身系统性疾病,否认药敏史,否认重大手术史及输血史,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

1.2 临床检查

#13 颌面暂封完好,叩痛(-),远中牙体部分缺损,无松动,牙龈未见异常 X 线示:#13 已根治,根充良好,根充物恰到根尖孔,根尖及牙周未见异常。

1.3 治疗计划

#13 牙体缺损,患者选择做#13 全瓷冠修复。

2 修复体制作流程

2.1 模型设计以及 3D 打印

导入口扫数据,生成数字化模型和数字化 3D 模型打印对前端数据处理后,进行模型设计,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 ComputerAidedDesign,CAD) 软件对模型数据进行休整,编辑,加底,支撑杆等。

随后导入模型设计数据,然后将设计完成的数字化模型排版,排版完成后把数据发送至相对应的 3D 打印机进行 3D 打印。打印完成后对模型进行超声波二次清洗,时长各一分钟。最后进行 1-2 分钟光固化处理完成数字化模。

2.2CAD(计算机辅助设计)

一是确定边缘线;二是设定间隙材料;三是氧化锆内冠形成。

2.3CAM(计算机辅助制造)

一是CAM 和烧结;二是形态修整及调色上釉。

2.4 内冠就位

检查基底冠能否顺利戴入小代型,如果未能完全就位就检查内冠清洁,其次使用印油或铅笔找出顶到高点用专用车针慢慢磨除,直至顺利就位无翘动短边隐裂。用铅笔描出边缘线,用打磨手机低速 45 °斜型修边。修至无明显台阶,然后用抛光轮打磨顺滑,内冠不可压边短边,基牙不可崩边。最后使用陶瓷研磨器依据正确的咬合,弧度,长度等解剖形态回切出上瓷空间,厚度不能低于 0.5mm 。

2.5 上瓷

2.5.1 修复体瓷

检查遮色体瓷的生产日期及保质期;掌握瓷层结构;按照工单要求牙色选择相应的体瓷;选取磁粉放于玻璃板上,滴入蒸馏水。

2.5.2 检查修复体瓷并回切

构筑好的牙体解剖形态确保牙体形态要独立,构筑好体瓷形态的效果图;用无尘纸巾轻轻吸取构筑好的体瓷形态中多余的水份边振动边吸水,从舌侧吸水不能太过用力,时间不能过长,吸水时间在 10 秒左右;通过对颌牙做侧方颌运动检查咬颌关系,需要时可添减瓷粉,调整颌面形态,确保侧方颌运动无干扰;用回切刀把切端 1/3 牙体瓷粉回切,预留切端瓷空间回切约 0.2mm 左右体瓷预留颊侧釉质瓷层空间;用回切刀根据牙体牙弓弧度回切修复体舌侧,回切约 0.2mm 体瓷,预留舌侧釉质瓷空间;用回切刀倾斜 45 °角回切近远中体瓷,回切约 0.1mm 体瓷,相比邻接低约0.1mm。

2.5.3 追加釉质瓷

根据工单上要求的牙色选择相应的釉质瓷。

用湿润的上瓷笔将回切后有菱角的体瓷抹平滑,瓷层表面要顺滑保证体瓷的湿度。用上瓷笔取少量釉质瓷恢复近中颊侧颊尖嵴。根据牙弓弧度用上瓷笔取适量釉质瓷构筑远颊尖,控制好瓷粉层次感。根据牙弓弧度用上瓷笔取适量釉质瓷构筑舌侧近远中舌尖尖嵴,颊舌侧发育沟构筑。用无尘纸巾轻轻吸取瓷粉水分吸水时压力不能过大,时间过长吸水时间在 10秒左右,避免构筑好的形态变形。

2.5.4 烧结牙体瓷

将推好的瓷的修复体,平稳摆放到烧付盘的钉上。用烤瓷炉专用镊子夹烧付盘,将其平稳放入烤瓷炉膛内,炉温小于等于 400C ,选好烧结程序烧结修复体。烧结结束时,烤瓷炉会自动打开,等温度小于等于400℃时,再用镊子取出瓷牙。将瓷牙戴入模型检查邻接与牙弓弧度,确保完全就位模型。检查咬颌,确保上下咬颌有接触,不能顶高咬颌,检查颊舌侧高点。

2.5.5 追加釉质瓷

重复上述步骤,烧结第二遍釉质瓷。

2.6 车瓷

该操作包括以下步骤:阅读工作单,清洁基牙,标记邻牙邻接面,检查边缘间隙,修整邻接部位,标记边缘嵴,修整边缘嵴,检查邻牙上下颌之间的间隙,修整正中颌,标记和修整近远中三角外展隙,标记并修整颊舌侧外形高点,标记出点隙和分解沟,标记和修整边缘嵴,刻画中央分解沟,修整出龈外形即颈部浮出外形,完善磨牙的咬合平面和嵴(颌面的初始平面),刻画副沟,过滑。

2.7 上釉

清洁牙齿;根据工单要求给牙齿外部整体上色,确保表面的光滑度和美观;烧结。最后进行打磨抛光,确认牙齿的邻接、就位状态、表面的光滑度。

2.8 全瓷冠修复完成

检查工单要求,确认牙位、咬颌、邻接、就位状态、表面光滑度等,确认无误后出货。

结 论

1. 全瓷冠的适应症广泛

适用于因龋坏、外伤等原因而导致前牙缺损,采用充填治疗效果不佳或不宜选用树脂冠、金属烤瓷冠的修复者;牙冠大面积缺损的后牙经充填治疗后需要美观的修复者;前牙由于牙髓失活、四环素牙、氟斑牙等原因导致变色影响美观的患者。不宜或或不愿进行正畸治疗的错位、扭转牙、发育畸形以及前牙发育不良的患者。以及对金属过敏者或对美观要求的患者。

2. 全瓷冠的优点

全瓷修复体颜色与天然牙颜色协调,且色泽稳定、美观;金属烤瓷冠因为其内冠金属离子的游离使得牙龈变色,全瓷修复体生物相容性好对牙龈无刺激;氧化锆不会引起细胞的转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会导致牙龈变黑、红肿、出血;全瓷修复体表面光滑,不易附着菌斑,研究发现,瓷表面所粘附细菌在各种牙科修复材料中是最少的,其自洁作用好;全瓷修复体因其热膨胀系数小,修复体边缘与基牙预备体密合,不易形成微渗漏。

临床实践表明,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和修复工艺的进步,全瓷修复技术已趋于成熟。其卓越的美学表现、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可靠的机械性能,使其成为现代口腔修复的首选方案。特别是在前牙美学区和后牙高应力区的修复中,全瓷修复体展现出独特的临床优势。未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深度整合和新型陶瓷材料的研发,全瓷修复技术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马轩祥 . 口腔修复学 .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6,129,386.

[2] 张富强口腔修复基础与临床 [M]. 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248-261.

[3] 孟玉昆 . 全瓷冠桥修复材料的临床选择 [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037(1):1-6.

[4] 周国兴. 四种全瓷材料的透光性研究[J].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2010,19(4):183-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