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关键要点探讨
张廷映
成都中交凤凰湖实业有限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 610011
引言
在建筑工程行业中,项目成本控制是保障工程顺利推进并达成预期经济目标的关键因素。伴随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工程体量的持续增长,工程造价全周期管控的关键作用愈发显著。
1 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要点
立项阶段是工程项目的初始环节,此阶段的成本管控将直接决定全过程的资金投入与经济收益。在此阶段,核心任务在于完善可行性论证与资金预估。可行性论证需综合评估项目的建设背景、市场前景、技术路线及经济价值,为最终决策提供可靠支撑。资金预估则依托可行性分析,对工程所需投资额进行测算,这一环节同样是项目审批的关键参考。在进行投资估算时,要充分考虑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标准、技术方案、设备选型以及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确保投资估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为后续的造价管理奠定基础。
2 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要点
2.1 设计方案的优化
设计阶段是工程成本控制的核心环节,设计成果的科学性将直接决定项目投资的多少。在此阶段,应重点优化设计方案,通过多方案对比论证,选取技术可靠、经济可行的最优方案。在优化设计方案时,要充分考虑项目的功能需求、建设标准、施工条件以及经济效益等因素,在满足项目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此外,需强化设计团队与成本控制人员的协同配合,确保设计方案实现技术可行性与经济性的最优平衡。
2.2 限额设计的实施
限额设计作为工程成本管控的重要方法,强调在设计环节依据审定的投资估算约束设计概算,参照批准的设计概算限定施工图设计,保证各环节支出不突破既定限额。执行限额设计时,需将投资限额按专业细分,确立各专业成本管控指标,促使设计人员在创作过程中主动控制工程支出。同时,要建立健全限额设计的考核机制,对设计人员的工作进行严格考核,确保限额设计的有效实施。
2.3 设计变更的管理
在方案设计环节,受多方因素影响,难免发生设计调整。这类变更通常会引起成本上升,故需强化变更管控力度。对于必要的设计变更,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批,对变更的原因、内容、工程量以及造价影响进行详细分析和论证,确保设计变更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同时,要建立设计变更台账,及时记录设计变更的情况,为后续的造价结算提供依据。
3 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要点
3.1 招标文件的编制
招标文件作为招投标过程的核心文档,既是投标方制作标书的基准,也是后续缔约的根本依据。拟定招标文件时,必须清晰界定工程体量、技术规范、质量标准、施工周期及计价模式等关键要素,以保证文件的全面性与精确性。同时,要在招标文件中明确工程量清单的编制要求和计价规则,避免因招标文件的不明确而导致投标报价的偏差和合同执行过程中的纠纷。
3.2 工程量清单的编制
工程量清单作为招投标阶段成本控制的关键资料,既是承包商投标报价的基准,也是竣工结算的重要凭证。编制过程中需严格遵循国家及地方现行规范与标准,保证清单项目完整、计量精确。需对清单项目特征进行详尽说明,确保投标方能准确把握工程内容与技术规范,据此做出合理报价。同时须强化清单审核机制,防范项目遗漏或计量错误等问题的发生。
3.3 投标报价的评审
投标报价的评审是招投标阶段造价管理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中标人的确定和项目的造价控制。评标阶段需运用科学的评审体系,对各投标方的报价进行系统化评估与审核。除考量报价金额外,更应着重分析其构成合理性与项目覆盖度,甄别是否存在非均衡报价等异常情况。评审过程中还需综合考量技术实施方案、施工组织规划等要素,最终遴选出综合性价比最优的中标单位。
4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要点
4.1 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是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基础,需以合同条款为核心构建全过程管控体系。首先应建立合同台账,对合同中的计价方式、付款节点、变更条款等关键内容进行分类梳理,确保管理人员全面掌握造价控制要点。在履约过程中,需严格执行合同约定的工程量计量规则与价款支付流程,对进度款申请进行逐项核查,重点核对已完工程质量是否达标、工程量计算是否准确,避免超付或错付情况。同时要密切关注合同外费用的产生,如因业主方原因导致的停工窝工损失、设计缺陷引发的返工费用等,需依据合同索赔条款及时收集证据并发起索赔,维护项目造价的合理性。
4.2 工程变更的控制
工程变更在施工阶段具有必然性,但其合理性与经济性需通过严格管控加以规范。首先应建立分级审批制度,根据变更对造价的影响程度划分审批权限,如 minor 变更可由监理单位审核,重大变更则需经业主、设计、造价等多方联合评审,避免变更审批的随意性。在变更提出阶段,需对变更原因进行充分论证,区分技术必要性变更与非必要变更,对因施工方施工失误或材料采购偏差导致的变更,应明确责任主体并拒绝费用追加。变更审批过程中,应当基于技术可靠度与经济可行性两个层面进行综合论证,着重考察变更对施工周期、成本投入及使用效能的潜在影响,经多方案对比筛选后确定最佳变更决策。对于批准实施的变更,要及时更新工程量清单与造价预算,建立变更台账记录变更内容、审批流程及费用增减情况,为结算提供清晰依据。同时需加强变更实施过程的监督,确保变更内容按审批方案执行,防止施工方擅自扩大变更范围或提高变更标准。
4.3 工程价款的结算
施工阶段成本管控的关键在于工程款结算,其直接影响项目最终投资额与收益水平。结算工作应当依据合同条款、清单工程量、变更文件及现场签证等资料,严格执行计价规范与结算流程。首先应核对实际完成工程量,对比清单工程量与变更签证量,剔除虚报或超算部分;其次审查综合单价适用性,对新增项目按合同约定组价原则核算。同时要重点审核材料价差调整、措施费计取是否符合合同条款,避免因条款理解偏差导致费用争议。结算过程中需建立多方复核机制,造价人员与监理、施工方共同确认结算数据,确保依据真实、计算准确。此外,要关注结算时效,按合同约定节点推进,防止拖延影响资金流转与项目收尾,最终通过规范结算流程实现工程造价的精准闭合。
5 结语
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需把控各阶段要点以控成本、提效益。未来应持续总结经验、创新方法,强化各环节协同,推动管理水平提升,为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周梓健 . 建筑工程管理中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应用 [J]. 建材发展导向 ,2025,23(10):43-45.
[2] 乔慧 . 全过程工程造价在现代建筑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J]. 建材发展导向 ,2025,23(09):67-69.
[3] 李 昕 . 探 究 建 设 工 程 项 目 全 过 程 造 价 管 理 和 控 制 [J]. 居业 ,2025,(04):16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