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解析矿用电缆护套检测方法

作者

许强

新疆矿安矿山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引言:煤矿行业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产业,其安全生产至关重要。矿用电缆作为煤矿供电线路的主要设备,在恶劣的井下环境中,经常受到煤石、矿车的挤破、压坏,容易引发漏电及短路等故障,甚至造成火灾,严重威胁着作业人员的安全。所以,需要对矿用电缆护套进行严格检测,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一、矿用电缆护套性能要求

煤矿井下作业环境具有高温、潮湿、易燃易爆及化学腐蚀等显著特征,这对矿用电缆护套材料提出了特殊的技术要求。作为电缆系统的关键防护层,护套需要同时满足物理防护和化学稳定双重功能,其性能指标直接关系到煤矿生产安全及设备使用寿命。以下从材料科学角度对矿用电缆护套的核心性能要求进行技术性解析。

(一)高温环境下的材料稳定性

根据 GB/T 12972《矿用橡套软电缆》标准要求,护套材料需在长期80% 至 125℃的井下高温环境中保持结构稳定性。这种高温耐受性主要通过高分子材料的交联密度和热稳定剂体系实现。氯丁橡胶(CR)和氯化聚乙烯(CPE)等材料因具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分解温度,能够在高温下保持弹性模量和抗张强度。其分子结构中的氯元素可有效提升材料的热稳定性,配合添加氢氧化铝等无机填料,可使材料在 125℃环境下持续工作5000 小时以上不发生明显软化或变形。

(二)阻燃性能的化学机理

依据MT 818《煤矿用阻燃电缆》的严格规定,护套材料必须达到V-0级阻燃标准。这要求材料具备自熄特性,其技术实现依赖于多重阻燃机制的协同作用:1)气相阻燃通过释放惰性气体稀释氧气浓度;2)凝聚相阻燃通过形成炭化层隔绝热量传递;3)冷却效应通过无机填料吸收燃烧热量。典型配方中,氢氧化镁( Mg(OH)2 )和氢氧化铝( Al(OH)3 )等无机阻燃剂含量通常达到 50-60wt% ,在高温下分解释放结晶水吸收热量,同时与三氧化二锑( Sb2O3 )形成协同阻燃效应。这种复合阻燃体系可将氧指数提升至 32% 以上,确保电缆在明火环境下60 秒内自熄。

(三)化学腐蚀防护的分子屏障

井下环境中的酸性物质( pH 值 3-5)、矿物油及甲烷等介质对护套材料构成化学侵蚀威胁。热塑性聚氨酯(TPU)等材料因其致密的分子结构和低表面能特性,能有效阻隔腐蚀介质的渗透扩散。材料中极性基团(如氨基甲酸酯基)与腐蚀介质间的低亲和性,配合交联网络结构,可将介质渗透率控制在 0.5mg/cm2 ·day 以下。针对强酸环境,配方中通常添加 3‰ 的纳米二氧化硅(SiO₂)作为抗腐蚀增强剂,通过填充材料微孔结构降低介质渗透路径。

二、矿用电缆护套检测方法

(一)外观检测

外观检测是最基本的检测方法之一,主要检查电缆护套表面有无裂纹、油渍、毛刺,表面是否圆滑等缺陷。通过目测或借助简单的工具,如放大镜等,对电缆护套进行仔细观察。外观缺陷可能会影响电缆护套的防护性能,例如裂纹可能会导致水分、灰尘等杂质进入电缆内部,加速电缆的老化和损坏。

(二)尺寸检测

尺寸检测包括对电缆护套的偏心度、扇形高度、截面、节距、外径、厚度和密度等相关参数的检测。这些参数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电缆的安装和使用性能。例如,护套厚度过薄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绝缘和防护性能,而厚度过厚则可能会增加电缆的重量和成本,且不利于电缆的弯曲和安装。尺寸检测通常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使用卡尺、千分尺等测量工具进行精确测量。

(三)机械性能检测体系

电缆护套材料的机械性能直接决定其在复杂工况下的可靠性,主要涵盖四大核心测试模块:(1)弯曲性能试验:通过等速往复弯曲试验机模拟实际工况,以恒定角速度对试样实施正反向连续弯曲。关键指标为试样断裂前的总循环次数,该数值反映材料抗疲劳断裂能力。井下巷道等动态敷设场景要求护套材料具备 ⩾10γ4 次的高循环寿命,防止因反复弯折导致的结构性失效。试验需控制弯曲半径与线速度的匹配关系,消除试验参数偏差对结果的影响。(2)机械强度试验:采用电子拉力试验机进行准静态拉伸测试,重点监测断裂伸长率和抗拉强度两个参数。优质护套材料应同时具备 ⩾200% 的断裂伸长率和≥ 15MPa 的抗拉强度,形成 " 高弹性模量+ 大形变能力 " 的组合特性。这种力学特征可有效缓冲外力冲击,在电缆受挤压或拉伸时通过塑性变形吸收能量,避免脆性断裂。(3)卷曲性能试验:依据 GB/T 244-2020 标准,将金属增强层线材在标准芯棒上进行密排缠绕。试验后通过三维形貌仪分析表面起皱度、裂纹扩展深度等参数,要求经 8 圈缠绕后表面粗糙度变化率 ⩽5% 。该测试验证护套 - 线材复合结构的协同变形能力,确保电缆在卷盘收放时各层材料保持力学一致性。(4)扭曲性能试验:运用双向扭转试验机实施正反向交替扭转变形,记录出现层间剥离或线材断裂时的总扭转次数。合格试样需承受 ⩾20 次完整扭转循环,且断面收缩率变化 ⩽3% 。该性能指标对架空电缆的抗风振能力和移动设备供电电缆的耐久性具有决定性作用。

(四)电气性能检测体系

电气性能是电缆安全运行的核心保障,包含三级递进式检测:(1)直流电阻检测:采用四线制开尔文电桥法测量,消除接触电阻对微欧级测量的干扰。护套导电层电阻率应 ⩽0.0175Ω⋅mm2/m (铜等效标准),导电不均匀度控制在 ±5% 以内。异常电阻值可能预示材料杂质偏析或界面氧化,可能引发局部过热形成热击穿点。(2)绝缘电阻检测:在 500V 直流极化电压下,使用数字式高阻计测量体积电阻率,测试环境需保持温度23±2C 、湿度 50±5%RH 。合格标准为绝缘电阻 ≥100MΩ⋅km ,极化指数( 10min/1min 电阻比) ⩾2.0 。该指标反映材料介质损耗特性,低绝缘电阻将导致容性泄漏电流超标。(3)工频耐压试验:按照 IEC 60502-2 标准搭建试验回路,以 2.5U0+2kV (U0 为额定电压)的工频电压持续施压15 分钟。检测系统需配置局部放电监测仪,要求局部放电量 <5pC ,且无可见电痕和碳化通道。试验电压的波形畸变率应 <3% ,升压速率控制在1kV/s 以内以保证电场均匀建立。

三、检测技术发展趋势

(一)智能化检测

在智能化的背景下,矿用电缆护套的智能化测试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引入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算法,对监测结果进行自动化分析与处理,达到智能化评价与失效预报的目的。比如,通过对电缆护套图像的识别与分类,可以迅速、准确地发现护套表面的缺陷及异常状况。

(二)在线监测技术

在线监控是实现对电缆护套工作状况的实时监控,并能对其进行检测和诊断。通过在电缆套管内加装传感器,对套管的温度、湿度、应力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将相关数据传送至监测中心,进行分析、处理。当检测到系统中的参数出现异常时,就会给出报警信号,使其能够及时地进行检修或替换。

(三)多参数综合检测

在今后的测试中,测试方法将由单参数测试向多参数集成测试发展。通过对护套的形貌、尺寸、力学和电学等多方面的分析,构建一套完整的评价模型,实现对护套质量的全面准确评价,对电缆护套的工作状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提高测试的可信度和准确度。

结语:

矿用电缆护套的检测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通过不断研发和应用新的检测技术和方法,提高矿用电缆护套的检测水平,能够有效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促进煤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侯芳 . 矿用电缆护套热解与燃烧特性研究 [D]. 安徽理工大学 ,2024.

[2] 袁树杰 , 侯芳 . 矿用电缆护套热降解动力学与火灾危险性探究 [J].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 2024, 31 (01): 100-106.

[3] 陈汉金 . 船用电缆护套温升计算的研究 [J]. 江苏船舶 , 2020, 37 (02):32-33.

[4] 蒋琪, 刘景光. 矿用电缆护套用氯化聚乙烯配方设计优化与应用[J].电线电缆 , 2014, (06): 12-14.